這些施肥誤區你還犯!提高肥料施用效率,試試這種方式……

這些施肥誤區你還犯!提高肥料施用效率,試試這種方式……

在農業生產過程中需要定期施肥以滿足農作物生長髮育的需求以達到豐產增收的效果。在眾多肥料種類中化肥是人們最常使用的一種肥料,因此在化肥在農業施用上也存在許多誤區,如過量施肥、盲目施肥、肥料利用率下降,造成土壤質量退化、生態環境汙染等問題。

化肥使用的誤區 

1.化肥用量不斷提高、過量施用現象較為突出

化肥大量乃至過量投入造成肥料施用效果逐漸下降。我國水稻、小麥、玉米三大作物氮肥農學效率、(每kg純氮淨增產量)、分別從20世紀80年代的20、kg左右下降到21世紀初的10.4kg、8.0kg和9.8kg;磷、鉀肥的增產效率也呈現類似下降趨勢。化肥的增產量遠不及化肥使用量的增加幅度且部分高肥力田塊已出現施肥不增產甚至減產的現象。過量投入的化肥因不能得到充分吸收利用導致大量流失或被固定在土壤中,不僅浪費了肥料資源、增加了生產成本還造成了環境汙染和耕地質量退化。

2.有機肥施用不斷減少導致土壤質量退化

80年代以前有機肥一直佔據肥料的主導地位,而後隨著化肥工業發展及化肥的推廣化肥以其在肥效、施用方面與有機肥的比較優勢為眾多農民所偏愛,在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的同時有機肥施用量則急劇下降,許多農民完全忽視了有機肥在改善土壤結構、培肥地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化肥連年大量施用加劇了土壤酸化、鹽漬化、土壤團粒結構被破壞,從而造成土壤板結、通透性差、微生物群落改變,對農作物生長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同時大量的糞便、秸稈等有機肥資源由於得不到利用成為環境汙染的重要來源。

3.施肥結構不合理導致養分投入比例失調

一是有機肥與化肥投入比例失調。化肥養分的單一性無法彌補土壤中微量元素養分的虧缺,化肥高含量中量元素無法得到有效補充。二是化肥投入養分比例失調。重氮輕鉀、重大量元素輕中微量元素、過量偏施氮肥現象尤為突出。由於施肥結構不合理導致養分供應不平衡,從而影響了肥效的發揮和作物的健壯生長。

4.施用方法不科學、施用時機不適宜

在生產中存在一下幾個不合理施肥現象:一是不能根據肥料的特性選擇適宜的施肥方法,如氮肥撒施、磷鉀肥表施、有機肥生施等;二是不能根據土壤性狀特點選擇適應的施肥方式,如砂質土壤基肥比例過重等;三是不能根據作物的營養特點和生長狀況確定適宜的施肥時機和數量,一次性施肥現象仍然較為普遍。不合理施肥使得肥料利用率不高、肥效低下,甚至給作物生長造成不利影響。

節肥增效途徑與分析

針對當前施肥存在的上述突出問題,農業部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以遏制盲目、過量施肥對耕地質量和生態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要實現上述目標就要從施肥的各個環節入手,如調整施肥結構、優化肥料資源配置、改進施肥方法,融合農機農藝措施從而提高肥料施用效率。

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協調養分供應

施肥過量是我國肥料利用效率低的最主要原因。在氮肥用量小於4kg/667m時水稻、小麥和玉米的氮肥利用率分別為49.0%、55.4%和40.2%,當氮肥用量大於16kg/667m時水稻、小麥和玉米的氮肥利用率分別降至15.0%、11.3%和14.4%,所以隨著氮肥用量的增加三大作物氮肥利用率均在逐漸下降。測土配方施肥能針對土壤養分供應狀況、作物需肥規律、肥料肥效特點確定適宜的施肥用量、養分比例、施用方法,實現節肥增產增效。據遂平縣土肥站2006——2015年調查統計,測土配方施肥較農民習慣施肥平均增產32.81kg/667m,節肥、(折純)、1.15kg/667m。

1.化肥與有機肥配合施用

有機肥富含有機質具有養分齊全、肥效持久、改善土壤性狀的優點,化肥與農家肥配合施用緩急相濟、優勢互補,起到補充中微量營養元素,培肥地力、減少化肥損失,提高作物抗逆性、改善品質、減輕環境汙染的作用。有機肥的替代作用還可以減少一部分化肥用量。有機肥施用量以維持土壤有機質含量不降低為原則,並根據農家肥品種、腐殖化係數、土壤有機質礦化率以及秸稈還田情況等來確定。

2.減過控多增缺、優化施肥結構

針對當前全縣氮肥用量偏大、土壤有效鉀普遍缺乏、速效磷穩步上升、部分中微量元素含量較低的狀況,應遵循減過控多增缺的施肥原則,優化施肥結構。根據全縣各施肥分區耕地土壤及其養分含量狀況、生產水平、作物佈局及肥料效應制定相應的施肥配方。針對汝河流域潮土、泥砂質黃褐土區保肥能力差、嚴重缺鉀的狀況,應採取穩氮增鉀補微施肥策略;對於土壤肥力較高、生產條件好、化肥用量大的中東部平原區,應採取減氮穩磷增鉀補微措施,對於西部崗、丘低產區應注重地力的培肥,充分利用養殖業有機肥資源豐富的優勢,增加有機肥施用量。

3.改進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

選擇適宜的肥料、適宜用量、適宜施肥時期、適宜施肥位置是IFA提出的4項平衡施肥原則。改進施肥方法就是要根據作物階段營養特點、肥料的特性、土壤的保肥性能、作物生長狀況確定適宜的施肥方式、基追比例、追肥時期以及肥料的施用位置和方法,使作物在不同生長階段都能得到所需養分的有效供應、減少養分固定與損失、提高利用率。在生產上要堅持氮肥深施、磷肥集中分層施、鉀肥分層早施、緩效有機肥腐熟基施,融合農機農藝措施,推廣機械深施和水肥一體化等新技術。

推進新型肥料的生產應用實現節肥增效

新型肥料是針對常規肥料在肥效、功能方面存在的不足,採用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藝生產,這一類肥料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農業研究和推广部門要做好新型肥料在肥效、安全和施用技術方面的研究與示範並加快新型肥料在生產上的推廣應用,以緩解盲目施肥給生態環境、肥料資源所造成的壓力。

1.緩控釋肥料

通過包裹包膜、微溶變性、添加緩釋劑等手段延緩或控制肥料的釋放速率,減少肥料固定與損失。研究結果表明施用緩控釋肥料具有明顯的增產、節肥、省工、提高肥料利用率等作用。

2.微生物肥料

通過有益微生物的活動固定氣態氮素、解析土壤無效態磷鉀、加速有機物質腐解等作用,改善土壤環境與養分狀況。施用根瘤菌、固氮菌可使大豆、花生增產率達10%以上,施用複合菌肥一般可使農作物增產10%以上,施用硅酸鹽細菌菌劑可使作物增產5%——10%。

3.水溶性肥料

它是一類可以迅速完全溶解於水的多元複合肥料,其養分更容易被作物吸收利用,為葉面噴施、灌溉施肥等高效施肥技術應用提供了保證。通過水肥一體化施用,達到省水、省肥、省工、高產、高效的作用。

4.土壤調理劑

通過調節土壤酸鹼度、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和生物學狀況,優化作物賴以生活的土壤環境。

融合農機農藝措施,創新施肥技術

1.機械化深施肥技術

是指使用農業機械在耕翻、播種和作物生長中期將化肥按農藝要求的種類、數量和化肥位置效應施於土壤表層以下一定的深度。機械化深施可以起到減少化肥損失、提高化肥利用率、節省成本、增加效益的作用。據試驗玉米種肥同播可提高氮肥利用率15%左右並增產10%左右。

2.水肥一體化技術

是將肥料溶液通過專用施肥器輸入輸水壓力管道,混合稀釋後以較小流量均勻、準確地直接輸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層中,一次完成灌溉、施肥兩項作業。可根據作物生長需求精確地控制灌水量和施肥量、靈活掌握灌施時間,從而大大提高水肥利用率。與傳統灌溉、施肥方法相比蔬菜節水30%——35%、節肥40%——45%、增產15%——22%;果園節水40%、節肥30%、增產9%——15%。

3.添加腐熟劑秸稈機械粉碎還田技術

添加秸稈腐熟劑:通過機械粉碎翻壓能加快秸稈腐解提高還田效果,秸稈分解產生磷、鉀等養分還田從而節省了化肥投入,腐殖化合成的腐殖質對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地力培肥、增強植物抗逆性具有重要作用。一般還田秸稈200kg/667m可以少施20%的磷肥和鉀肥,節省化肥投入15元/667m。

4.沼渣沼液施用技術

沼液和沼渣是有機物料在沼氣池經厭氧發酵後產生的廢渣廢液,含有豐富的礦質營養、腐殖酸、未完全分解的有機物料和微生物菌體,是一種優質、安全、高效的有機肥料。沼渣可作基肥底施或溝施,沼液作為追肥兌水澆施或衝施,實現資源高效利用。

改進耕作方式,調整種植結構

一是通過土壤深耕深松、秸稈機械翻壓、覆蓋還田等耕作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增強土壤微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肥力和肥料利用效率;二是通過不同作物或品種間的合理輪作、間作、套種,利用作物間對營養元素的需求差異對土壤養分進行調節、協調土壤養分平衡、減少化肥使用量,如糧菜輪作、糧豆輪作等;三是優化種植結構適當擴大耐瘠薄耐旱小雜糧、固氮豆科作物的種植面積;四是選用水、肥利用係數高的高產優良品種從而達到節省肥料的作用。

總而言之施用化肥要採用科學的方法,並輔以施用其他肥料保護土壤和生態環境以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