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只到3600只,瀕臨滅絕的大獨角犀牛又回來啦!

從200只到3600只,瀕臨滅絕的大獨角犀牛又回來啦!

印度犀牛曾經只剩下200只,如今種群數量已恢復,可謂保育工作的成功。

撰文:SARAH GIBBENS

英國的切斯特動物園裡,新誕生了一隻印度犀牛,飼養員表示,這是一隻有個性的犀牛。

動物園哺乳動物館的館長Tim Rowlands稱:“很早以前,它就表現出了一些跡象:我是非常自信的小犀牛。它好奇心強,又愛冒險,‘不合作’(bolshie)這三個字最適合它。”

動物園方面將根據它的個性發展情況,來為它取名字。

從200只到3600只,瀕臨滅絕的大獨角犀牛又回來啦!

小犀牛生於5月,母親是Asha,剛出生的小傢伙重達60公斤,非常健壯。成年後的體重可能會超過2噸。因為長有一隻像獨角獸一樣的角,它們也被稱為大獨角犀牛,學名Rhinoceros unicornis即由此而來。它們的犀牛皮非常厚,就像盔甲一樣。

我們的攝像機從小犀牛邁出第一步時開始記錄,不到一個月,它飛快地生長著。在視頻裡,小犀牛跟在母親身後,頑皮地跳躍著。在未來的一年半時間裡,Asha會繼續撫養它;之後Asha將回歸單身生活。母犀牛大多獨居。

動物園的飼養員十分激動,他們表示這將成為推動種群數量增長的助力。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認定印度犀牛為易危物種,它們面臨著被偷獵的危險。通過銷售利潤豐厚的犀角,偷獵們獲取暴利。野外的印度犀牛生活在印度西北部附近,但隨著棲息地的喪失,它們也面臨著不小的生存壓力。

“雖然這隻犀牛可能不會重回野外,但在瀕危物種繁殖項目中,它將起到重要作用,”Rowland說。切斯特動物園參與了瀕危物種項目(EEP),參與這個項目的動物園和水族館會轉移瀕危物種,用以繁殖。等到9歲,這隻公犀牛性成熟後,可能將被送往歐洲的另一座動物園。

“如果野生環境裡不再有威脅,棲息地變得安全,那麼它的後代將返回(大自然),”Rowland補充說道。

儘管目前仍處於易危狀態,但大獨角犀牛種群的恢復仍被認為是保育工作的勝利。20世紀末,大獨角犀牛不到200只,瀕臨滅絕。根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的數據,今天的種群數量已超過3500只(視頻中的數字是2600只,理論上來說數量應該已經超過3000只),這很大程度歸功於印度和尼泊爾政府的保護工作。

從200只到3600只,瀕臨滅絕的大獨角犀牛又回來啦!

因為偷獵問題和人類入侵,很多犀牛都面臨著可怕的威脅,大獨角犀牛隻是其中之一。去年3月,最後一隻雄性北方白犀牛離開了這個世界,只剩下兩隻雌性。保育人員正在加緊研發人工授精方法,希望能在實驗室裡培育出北方白犀牛。研發費用達100萬美元。

從200只到3600只,瀕臨滅絕的大獨角犀牛又回來啦!

雖然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本月早些時候,聖地亞哥動物園的科學家們已經為一隻南方白犀牛完成了人工授精,這意味著一切都有可能。

(譯者:Sky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