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經濟學人》:加密資產監管需要回應的三個問題

最新出版的《經濟學人》關注的是數字貨幣與加密資產監管問題,毫無疑問這是目前擺在全世界金融監管機構面前的挑戰,《經濟學人》的巨大影響力與專業性一如既往地為監管者提供了富有啟發性的思考,確實值得一讀。

最新《經濟學人》:加密資產監管需要回應的三個問題

根據CoinDesk的統計,今年第一季度通過初始代幣發行(ICO)形式的融資達到63億美元,超過2017年全年ICO融得的資金總額。上個月,學生貸款報告(Student Loan Report)這家網站發現,接受調研的美國學生中有1/5曾將部分貸款投入加密貨幣市場。

難怪監管機構希望對加密領域施加更強的控制。通過ICO進行融資這一機會,吸引的騙子數量與真正的企業家一樣多。歐洲刑警組織估計,目前3-4%的區域犯罪所得通過加密資產洗白。很多業內人士認為,監管將有助於加密貨幣合法化。然而,加密愛好者也擔心,類似中國禁止加密交易所和ICO,過度監管可能扼殺一項有前景的技術。為實現平衡,監管者必須找到三個問題的明智答案:什麼是加密資產?如何管理日常風險?以及加密資產對金融穩定的威脅是什麼?

1)什麼是加密資產?

對於加密資產,目前還沒有形成共識。甚至在有些國家內部,監管機構之間也沒有對如何分類達成一致。

2)如何管理日常風險?

對加密資產的定性決定了如何處置日常風險,比如從反洗錢到消費者保護等領域。犯罪分子是最早採用加密貨幣的人之一。通過納入加密領域,擴大現有反洗錢規則,監管可以將犯罪從加密貨幣領域趕出來。顯而易見的目標就是交易所,在交易所普通貨幣交換為加密貨幣,反之亦然。監管者應該要求這些交易所適用與銀行類似的標準。包括獲取所有消費者身份,以及保存異常交易記錄。包括澳大利亞和韓國,已經有幾個國家這樣做了;幾個月以前歐盟也通過一項法令規定了相同的內容。為防止非法資金流入加密海灣,我們需要採取適當的措施。

至於在消費者投資加密資產時需要何種程度的保護,一些人建議將市場限制在受到認可的投資者中,因為相比普通投資者他們可以更好地識別風險,也對損失有更好的承受能力。但是,為了禁止人們拿自己的錢冒險,應該設置較高的門檻。許多國家當局關於加密投機相關風險發佈了明確的警告;一些當局正在限制ICO廣告。與現有的規則相結合,來懲罰徹頭徹尾的的欺詐,已經足夠了。

3)加密資產對金融穩定的威脅?

此時此刻,第三個問題較容易回答。加密資產還未對全球金融穩定造成風險;所有加密資產的累計價值不足美國、英國、德國和日本央行負債表的3%。但是比特幣價格的劇烈波動在警示我們,事情可能很快發生改變。監管機構必須密切關注可能增加系統性風險的因素,例如加密貨幣投資者的借款額。

監管加密資產並非易事。過多的條條框框可能會阻礙創新。例如,一些人認為ICO產生了一種新的“加密合作”形式,在這種形式下數字令牌為創始人提供,僱員和用戶從其成功中獲得收益。與此同時,一個詐騙者和犯罪分子自由漫遊其中的市場阻礙了誠實的參與者參與其中。所有這些都是新技術領域為監管者展現不尋常的靈活性所增加壓力的事實。只要加密領域仍具有狂野西部的景象,監管機構就需要保持他們的探索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