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傳:曹德旺說“一百對夫妻中,沒有一對是幸福的”,對嗎?

心學傳:曹德旺說“一百對夫妻中,沒有一對是幸福的”,對嗎?

在當前的社會語境下,曹德旺先生的說法,是有事實依據的,但是,這並不是說,中國人一向如此。其實,過去並不如此。

從我們陽明心學的修習者看來,這種情況,是比較可悲的。它證明:結婚以後的國人,普遍不幸福、不快樂,都是勉強地湊合著。

連夫妻都是勉強湊合,那麼這種人生,可以說是苟活的人生。

苟活的人生,是陽明心學所反對的。陽明心學倡導積極的、向上的、不斷進步的婚姻生活,鼓勵每一對夫妻,通過“致良知”,獲得現世的快樂與幸福。

王陽明本人的婚姻生活,就是如此。

王陽明反對佛教的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佛教主張信徒要離開家庭。

王陽明說:“佛教徒擔心父子連累他,就離開父子;擔心君臣連累他,就離開君臣;擔心夫妻連累他,就離開夫妻。……我們儒家,有個父子,就給他仁愛;有個君臣,就會對他忠義;有個夫妻,就給他禮節。”

對於王陽明來說,世俗的人倫,是必須遵守、依從、享受的。

這裡面,既有儒家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也有“格物正心”的心學理想。

心學傳:曹德旺說“一百對夫妻中,沒有一對是幸福的”,對嗎?

王陽明本人,一生只愛原配夫人,在夫人無法生育的情況下,也堅決不另娶,這在當時官員普遍納妾的時代環境裡,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體現了心學宗師的責任心。

有些書竟然說王陽明有六房夫人,這是胡編亂造。中國從來是一夫一妻制,說他有六個夫人,是極無知的表現。要說他有六個夫人,不如說他有一妻五妾。可是,若他真的有一妻五妾,他就不至於到四十四歲還沒有一個孩子,需要過繼人家的孩子。

事實是,按陽明先生年譜,王陽明十七歲娶了表妹諸氏為妻。諸氏是江西佈政參議諸養和的女兒,諸王兩家是表親。由於諸夫人始終沒有生育,王陽明就在四十四歲那年,把表弟的兒子正憲過繼為兒子。後來,王陽明五十四歲時,諸夫人去世,他為夫人守喪一年後,於次年二月,續娶了張氏。當年十一月,張氏生下一個兒子,取名正聰。

王陽明一生在外為官,顛沛流離,與諸氏離多聚少,但仍夫妻恩愛。而且,妻子不能生育,他也始終沒有另納小妾。

王陽明一生的工作主題,就是為官一任,負責一任,並四處征戰,立下戰功。而他的生活主題,就是修習心學並講課。

通過陽明心學的修習,通過格物正心,通過致良知,王陽明和心學弟子們的生活都是充實而愉悅的,夫妻家庭都是快樂而美滿的。

所以,良明心學中,有夫妻相處之道、家庭幸福之道,我們應該學會格物正心、學會致良知。

現在再想想,當我們看到曹德旺先生說“一百對夫妻中,沒有一對是幸福的”這句話時,有沒有為現在這樣的生活而悲哀呢?我們在走向現代社會的過程中、在走向經濟富裕的過程中,真的沒有丟失什麼嗎?

心學傳:曹德旺說“一百對夫妻中,沒有一對是幸福的”,對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