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進城子女沒有樊綱說的六個錢包做首付

一個很遠的親戚,老兩口沒兒女,後來領養了十來歲的男孩,但那時候男孩已經什麼都知道了,也很難培養出親情。一起生活到20多歲,男孩娶了媳婦也走了,斷絕了聯繫,還是老兩口自己生活。

老兩口也沒有直系侄子,至多有些堂侄,就是堂兄弟的兒子。記得我舅舅給他們幾百塊錢,我還去送了下,當時都八十多歲了。每天是老頭擔水,老頭彎腰駝背挑兩桶水,看著讓人揪心,老頭做飯,老太太高血壓,做不了飯,勉強吃飽沒問題。老太太要是先死可能會好點,畢竟老頭自己可以做飯。

不幸的是,過了幾年老頭先死了,老頭好歹是自己家族的人,家族幫忙處理了下後事,只剩下老太太一個人,老太太本來是嫁過來的,這些堂侄子更是懶得關心。實就是自己親生父母,農村的兒女也都不上心,何況這些。

後來聽說老太太也死了,死的很慘。因為老頭死了,沒人擔水做飯,老太太也沒人管,就這麼活生生餓死了。鄰居說經常聽到老太太在哀嚎,那些堂侄子看著天冷了,至多扔個破被子進去。後來不哀嚎了,進去發現已經死了,手指都被自己咬出骨頭來了,是餓的沒辦法了。

現在沒子女老人好像有安排,但農村老人還是很慘的,吃飽可能沒問題,但看病還是很難,新農合也只是報銷部分,這個可能還是和傳統孝道崩塌有關,子女都忙著掙錢,不全是社會責任。

農村進城子女沒有樊綱說的六個錢包做首付

農村進城子女沒有樊綱說的六個錢包做首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