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核桃大小年結果的原因及克服山核桃大小年措施

山核桃大小年結果的原因及克服山核桃大小年措施

1 山核桃大小年結果的原因及克服技術措施

1.1 山核桃大小年結果現狀及其危害

山核桃大小年結果現象,是樹體生長和結果、養分積累和消耗不協調,表現在年際間果實產量上的差異。山核桃大小年結果現象,往往是相間出現的,這是在該產區氣候相同、栽培水平不高的情況下,樹體自動調節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平衡的一種生理反應。有的由於樹勢特別衰弱,或接連數年遭受病蟲、旱澇等自然災害,會連續出現幾個小年,再來一個大年;有的則因連續數年風調雨順管理得法,連續幾個大年後再出現一個小年。大年時產量雖高,而小年時產量極低,甚至無收,大年加小年合計年平均產量,遠不如年年穩產的高。大小年現象不僅給林農直接造成經濟上的損失,而且生產工具、儲藏庫及包裝器材等得不到充分利用;對消費者來說,不能保證市場果品正常穩定供應,影響食品工業的正常發展。

1.2 山核桃大小年結果的原因

1.2.1 營養失調

一年中山核桃樹的抽枝長葉,一般與開花結果同時進行,葉子製造的碳水化合物和根系吸收的養分,除保證滿足當年枝葉生長和果實發育外,還有積餘養分供當年進行花芽分化和翌春開花結果所需,營養跟得上就能獲得連年穩產。如果當年結果過多,養分消耗過大,沒有足夠的養分進行花芽分化或花芽分化不完全,則明年就成為小年了。當小年花果減少,又有能力發生大量枝梢和形成多數花芽時,到第3年又成為大年了,這樣就形成大小年結果的惡性循環。

1.2.2 激素不平衡

果樹開花結果,除受營養控制外,還受體內激素種類和含量多少的調節。當大年時,開花、受精和果實發育,都能產生較多的赤黴素留在樹體內,花芽少則翌年成為小年。反之小年花果量減少,赤黴素形成和含量均較少,促成花芽形成的激素含量相對提高,則花芽形成也增多,第三年又成為大年。

1.2.3 自然災害和病蟲害危害

颱風、凍害、旱災、澇災及嚴重的病蟲害,都能引起秋季提早落葉,減少養分合成和樹體養分積累,樹體衰弱,無力形成花芽,導致翌年變成小年。

另外,土壤水土流失嚴重,有機質含量低,大年結果多,也是造成大小年的主要原因之一。

1.3 克服山核桃大小年結果的技術措施

1.3.1 生草種綠肥,改良土壤

山核桃林也要像水果園那樣,每年推行綠肥種植,以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良土壤結構,培養深、廣、密根群,這是克服由營養失調引起的大小年結果現象的根本措施。在條件許可時,可推廣自然生草或人工種草。

自然生草的優點:一是可防止颱風暴雨強力沖刷土壤,淋失養分;二是可穩定土壤根系分佈層的溫溼度,有利根系生長;三是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四是可節省勞力。但自然生草的缺點是容易出現生草與樹體爭肥爭水的矛盾。解決的辦法是在山核桃生長旺盛期,特別是根系生長高峰期進行割草機割草。

人工生草種綠的關鍵是選好草種。目前較適宜山核桃林內種植的草種有:紫穗槐、三葉草、黑麥草及百喜草等。紫穗槐被稱為“鐵桿綠肥”,每500 kg紫穗槐嫩枝葉含氮6.6 kg、磷1.5 kg、鉀3.9 kg,並且含較多的根瘤菌,用於改良土壤又快又好。宜採取沿等高線行間帶狀種植,林間空地也可小塊狀成片種植,陡坡種植密度可適當加大密度。種植1~2年內宜增施氮肥和磷肥,促其生長。種植後當年不刈割,翌年冬季可刈割,高度低於10 cm,第3年開始,每年在5月下旬、7月下旬各刈割1次,作為綠肥直接覆於或淺埋於林間;還可沿林間作業道、水平階梯邊緣種植。三葉草中的紅三葉草、白三葉草及地三葉草等適於江南山區種植,三葉草在無灌溉條件的山地,常在旱季雨後地上部枯死,到秋雨季節其宿根和種子再度萌發芽。種植三葉草的第1年,如能抑制其他雜草生長,則10個月後三葉草的宿根和種子蓬勃生長,成為冬季覆蓋地面的主草種。黑麥草最適合在pH值6.0~6.5處生長,耐溼、不耐寒,春季生長迅速,非常繁茂,能很快覆蓋全園,莖細柔軟,根淺而發達,6月下旬開始枯萎,7月中旬完全枯敗,翌年自行繁殖。百喜草莖葉富含各種營養元素,極適於山地紅黃壤種植。

在人工生草種綠的基礎上,宜種植油菜、蘿蔔、紫雲英、黃花菜等鄉土綠肥。除石礫含量較高、土層淺薄等不耐旱的山場外,山核桃林下宜種植油菜,但不要收穫。8月底至9月初播種,翌年4月初盛花期以前進行刈割,直接倒伏於林間或覆蓋於根際周圍。石礫含量較高、土層淺薄等不耐旱的山場可以播種蘿蔔等。土壤溼度較好、土層深厚且相對肥沃的地方可選擇種植紫雲英、黃花菜等。

1.3.2 科學施肥,協調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不平衡

根據樹體枝葉生長和果實發育狀況,及時補足缺少的營養元素,不施樹體或土壤過剩的營養物質,促使樹體壯健生長,保證當年結果和花芽形成對養分的需要。山核桃栽植時最好施基肥,0.5~1 kg有機肥可混合加0.25~0.5 kg過磷酸鈣,施入後覆土栽植。當年至第3年每年塊狀砍草覆蓋於根際。第4年至第7年,可施有機肥或有機無機復混肥,時間在3月初,每株施純有機肥0.5~1 kg(餅肥等),也可使用有機無機復混肥0.25~1 kg,逐年加大使用量。第7年以後,每株施有機無機復混肥0.5~1 kg,同時逐年增施鉀肥0.05~0.1 kg。

1.3.3 疏花疏果和保花保果

大年時,根據樹冠大小和長勢,適量留果,疏去過多過密的果實,防止當年負擔過重和翌年小年的出現。小年時,在減少施氮的同時,可對生長過旺的山核桃枝梢進行摘心或抹梢,以提高坐果率和產量。

1.3.4 合理修剪

大年時,剪去過多花枝,減少當年的掛果量,促發營養枝,提高花芽的形成率和翌年的產量,其作用與疏花疏果和保花保果作用相同。

1.3.5 噴布激素和營養物質

在山核桃成林應用較多的有兩種:一是生理活性物質三十烷醇,花期樹冠噴施0.01~4mg/kg的三十烷醇,平均提高坐果率28%以上,其中以0.05mg/kg濃度的效果穩定,在幼果期噴施,效果也好。二是乙烯類,主要是乙烯利,有抑制細胞分裂和伸長,可鬆動果梗,促進果實提早成熟,便於採收。在山核桃成林高大樹體結合採收網的應用,能最大限度減少採摘人員傷亡現象的發生。

1.3.6 加強對病蟲和自然災害的防治

重點是山核桃花蕾蛆、山核桃潰瘍病、根腐病、枝枯病及食葉性害蟲的防治,防治應逐步由以化學防治轉向以生物和物理防治為主,儘量使用低毒、高效、無殘留的生物農藥防治和掛設頻振式殺蟲燈為代表的物理防治。

2 低產山核桃林的改造

2.1 山核桃弱樹復壯

2.1.1 形成原因

一是立地條件差,土層瘠薄,有機質含量低於1%以下,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二是管理粗放,施肥水平偏低,不合理的間作高稈作物和吸肥力強大的薯類作物以及自然生長競爭力極強的雜草,與山核桃爭奪肥水,影響山核桃生長;三是結果多,根系發育不良,吸收力差,枝梢生長弱,光合能力低,導致中幼齡山核桃結果樹出現未老先衰現象。

2.1.2 山核桃弱樹復壯技術措施

(1)翻土壓綠、改良土壤:建立以地養地的土壤管理制度。從山核桃定植開始5~7年內,每年套種冬春兩季綠肥。冬播春翻的冬季綠肥可選擇紫雲英、黃花苜蓿等;春播夏翻的春季綠肥可選擇花生、豆科植物(含固氮菌)等。

播種綠肥時,要施基肥,生長期適當追肥,豆科綠肥要注意增施磷肥,以增加鮮草產量,達到“以磷換氮”的目的。刈割時期,宜在鮮草產量和養分含量最高的開花期刈割翻壓,也可將部分綠肥堆制或漚制後再施用,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翻壓綠肥,每次每株約20~30 kg,同時分層施入適量的餅肥、廄肥等。多酸性的山地,埋壓綠肥時每100 kg綠肥加施1~2 kg石灰,以中和綠肥分解時產生的有機酸,並降低山土的酸度,以利於山核桃根系生長。

翻土方法,應根據林地坡度大小分別進行,坡度在25°以上的陡坡,採取每年只劈草鋪地、不鬆土的免耕法,以利水土保持;25°以下的山坡,可採取魚鱗坑式翻土,翻土深度不宜超過15 cm;10°~25°的坡地,結合修整梯地和水平帶,沿等高線按株行距用上挖下填辦法,逐步將坡地改造為水平帶;10°以下的坡地,一般多采用樹盤擴穴法。自定植穴邊緣開始,逐漸向外擴穴,每年在樹冠範圍內挖10~20 cm深,冠幅範圍外挖30 cm深,逐年擴大,促進根系向深廣發展。翻土時儘量少傷直徑1 cm以上的粗根,表土和心土要分開堆放,底層與根系分佈層填表土,心土鋪面,促進風化,同時結合施基肥效果更好。

(2)合理施肥:春季3~4月份施速效肥,有利春梢生長和開花結果。9月份施有機肥,可增加葉片同化能力和樹體營養積累,為來年花芽分化和新梢生長打下基礎。施肥方法是根據樹冠的大小,要求在樹冠外圍挖環狀溝,坡地在樹幹上方挖半圓形溝,將堆肥、廄肥及其他有機質填入溝底,再施入磷鉀肥等,酸性土壤,再增施石灰後覆土,效果更佳。切記一次不得過多施入,否則會適得其反。

(3)停果促梢:衰弱山核桃樹根系發育差,吸收能力低,枝梢生長弱,葉片小而少,光合機能低,養分積累少。在弱樹復壯的1~2年,適當剪去部分花枝外,可在花期或幼果期全面疏果,以減少樹體負擔,促進枝梢生長。

(4)及時剪去病枯枝:及時剪去山核桃樹上的枯死枝,較粗的枯死枝要從基部鋸掉,注意傷口處要平滑,病枯枝修剪後要塗上傷口保護劑,及及時將其運出燒燬。

2.2 投產樹不結果的克服方法

山核桃一般栽植後8~10年開始結果,20年後開始進入盛果期。但由於管理粗放,仍有不少應該進入盛結果期的山核桃樹,結果甚少或不能正常結果。

2.2.1 投產樹不結果的原因

一是由於偏施氮肥或氮肥過量,導致營養生長過盛,花芽難以形成,即使形成少量的花芽開花結果,到初夏幼果發育需要較多的養分供給時,與枝葉產生激烈的養分競爭,幼果因競爭力弱而脫落。二是花期連續陰雨天氣,缺乏有利的授粉時機,造成年年開花而不結果,或結果甚少。

2.2.2 克服投產樹不結果的技術措施

(1)控制肥水過量:肥水過度,尤其是氮肥過多,則枝條徒長,養分積累少,花芽形成困難。可在夏秋季控制肥水,抑制其營養生長,以便積累養分,促進花芽形成。適當提早施用或少施春肥,以利提高花芽質量和坐果率。

(2)實行斷根、環割或環狀倒貼皮等方法:對生長很好而結果差的陡長樹,採取環割、環縊或環狀倒貼皮等方法,可顯著提高坐果率。環割是在主幹1~1.5m處用刀在樹皮上橫砍或橫割幾刀,深達木質部,以暫時阻礙光合同化產物向下運輸,增加傷口上方的養分積累,促進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和產量。環割在山核桃花芽分化前2~4周進行,能促進花芽分化;在花期或謝花末期使用,可減少花果脫落,提高坐果率和產量。花量少的樹宜早不宜遲,多花樹的樹不易進行環割。也可應用個人經驗視樹體旺長程度及留果多少而定,樹勢旺,可多處理幾枝,反之則少。

(3)進行摘心、拉枝、撐枝等處理:旺樹新梢生長量大,樹姿直立。在新梢旺長期進行摘心,可暫時停止伸長生長,促進分枝,使分枝形成花芽結果。拉枝一般用繩子或弓形拉枝器將枝拉開;撐枝是用棍棒或粗枝把骨幹枝撐開。它們都能開張枝梢角度,削弱頂端優勢,緩和樹勢,以利花芽形成和結果。使用時要使骨幹枝開張角度大於45°,若小於45°效果不明顯。經過一個生長季後,枝條基部角度已經固定,可去掉枝棍和繩子。

(4)人工輔助授粉和振花枝:山核桃在正常條件下雄花開放3 d即脫落,而雌花在成熟後10 d尚有受精結果能力。因此在花期遇到連續低溫多雨的天氣,山核桃自然授粉受影響,可採取人工輔助授粉,提高坐果率。人工輔助授粉,可利用不同海拔高度花期的先後來進行,即在低海拔處開花早,可預先採集花粉儲藏,當高海拔處花期遇氣候不良,就把預先採集的花粉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反之,當低海拔區花期遇雨,可利用雌花等待授粉特徵,待天晴後到高海拔區採集花粉授粉。如想操作簡單,可選擇在晴朗無風的天氣,將剛開花的雄花枝成束地紮在長竹竿上,插入被授粉的樹冠各處,振動竹竿使花粉散落,進行人工輔助授粉。

2.3 衰老山核桃樹更新

2.3.1 衰老山核桃樹體特徵

部分營養元素奇缺,有機質含量低下,土層堅實,表土板結,通氣性和肥水保持能力弱。因此植株根系生長不良,枝短葉小,光合能力下降。同時老樹樹冠高大,內膛空虛,加上長期受旱澇、病蟲等自然災害影響,不少樹冠殘缺不全,結果很少,有的已失去經濟栽培價值,只好挖去重栽或從地面0.2~0.5m處截去,利用萌發條重新培育;有的樹體還比較健康,則可通過加強水肥管理和樹冠更新,重新結果而獲豐產。

2.3.2 衰老樹更新技術措施

(1)換土和加客土:將老園土壤深翻後挑出,換上新土。換土採用放射狀或條溝狀分年進行,避免一次性傷根太多,影響生長。這對交通方便且面積較小的山核桃林適用。若原山核桃林土層淺薄,水土流失嚴重,則可採用客土法改良土壤,即將肥土堆施樹冠下,加厚土層,以利根系生長,恢復樹勢,增加產量。

(2)增施有機肥:通過補施營養元素完全的綠肥、枝葉、山草、廄肥和堆肥等有機質肥料,以保證各種營養成分的供給。

(3)整形修剪:現在許多山核桃成林栽植密度大、樹幹高、樹冠窄,如果不進行整形修剪,不僅會影響產量,而且採摘時增加了不安全因素。該類山核桃林結果層外移,結果層集中在樹冠上部,對於樹高8m以上的山核桃老樹,可截鋸頂枝。山核桃材質堅硬,傷口癒合較慢,因此鋸口必須平整,用1∶10濃度的敵克松塗布傷口,蓋錫紙後包紮,以促進癒合,防止傷口腐爛。山核桃修剪時期,可在冬季落葉後至春季發芽前進行,首先剪去細弱枝、過密枝、病蟲枝,然後在晚春剪去僅著生雄花序或著生不良雌花的春梢,減少養分無效消耗。

(4)利用萌櫱:當樹冠衰敗後,可利用骨幹枝上容易發生萌櫱的特性,截去衰老樹中已枯死或無結果能力的主枝,利用傷口下方潛伏萌櫱發新枝,重新形成樹冠而結果。當樹冠不全時,也可利用萌櫱進行除萌重新培養形成新的骨幹枝,補齊樹冠,擴大光合作用面積,提高產量。

山核桃大小年結果的原因及克服山核桃大小年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