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國際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人民幣國際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人民幣國際化必將走出一條“獨一無二”的“農村包圍城市”之路。

01

2017年9月7日,委內瑞拉宣佈:棄用美元,改用人民幣!

2017年12月5日俄羅斯《晨報》網站刊登《因北京之故,美元即將揮別全球主要支付手段的地位》。

2017年10月12日, CNBC的一則關於沙特有可能用人民幣結算原油的消息傳出後,就立即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度!

關於人民幣國際化的新聞,大家已經司空見慣了。

那到底什麼是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的必要條件是什麼?現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進展如何呢?人民幣國際化有什麼好處?

相信很多人未必真正理解其中的奧秘。

殊不知,人民幣正在有條不紊的推動國際化進程,一條人民幣的“農村包圍城市”道路已經鋪開。

什麼是人民幣國際化?

很簡單,就是像黃金一樣成為硬通貨,各個國家都承認的、都可以使用的貨幣,能做到全球計價、全球結算、全球儲備。

舉例:比如有一個遊戲廳、餐廳和超市,其中游戲廳必須有遊戲幣才能玩、餐廳必須用餐票才能買到食品、超市必須用代金券才能東西!

很顯然,遊戲幣是不能到餐廳買到飯的,餐票也不能到超市買到必需品的,代金券也不能到遊戲廳玩遊戲的!

這裡的遊戲幣、餐票和代金券就相當於各個國家的貨幣,這些國家之間的貨幣在彼此的國家是不認的!

那麼,我有遊戲幣的人如何才能去餐廳吃飯呢?

很簡單,我可以把遊戲幣換成人民幣,然後用人民幣去買餐票,然後用餐票就可以去吃飯了!

人民幣國際化的就相當於充當遊戲廳、餐廳和超市之間中介的“人民幣”的角色!

未來,一旦人民幣可以直接購買到原油、黃金、鐵礦,那麼人民幣在國際上的信用和地位就會變的很高很高。

這將是人民幣邁向巔峰的道路,而現在這條路變得越來越可能實現。

人民幣國際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02

人民幣國際化的必要條件是什麼?

簡單的說,人民幣國際化的必要條件有三點:必須滿足全球計價、全球結算、全球儲備這個三個要素。

:全球計價

舉例:我們以中國為例,在江蘇雞蛋是3塊錢一斤,在黑龍江是2.8一斤,在內蒙古是2.7一斤,同樣的東西在每個省市的價格是不一樣的!

那麼,這個價格是如何確定的呢?

對的,是市場定的!

因為不同的地區發展不一樣,物品的供應量也不一樣,所以價格也不一樣。

比如內蒙古雞蛋是2.7一斤,你非要賣3.0塊一斤,那麼買的人就少了,雞蛋的供應量大於需求量,要把這些雞蛋都賣出去,你只能降價,正好降到2.7元一斤的時候供需平衡了!

如果把內蒙古、江蘇、黑龍江當成當今世界的每個國家,把“雞蛋”當成各種物資和商品,那麼“人民幣”就等於每個國家的“雞蛋”的計價器。

這個計價器是如何確定各個國家商品的價格的呢?

對的,期貨

比如石油期貨、黃金期貨、鐵礦石期貨、大豆玉米等糧食期貨。

2016年4月19日,人民幣黃金定盤價正式推出,此舉標誌著“人民幣對黃金進入直接定價”模式

9月4日,世界頭號石油進口國中國準備發行以人民幣計價、可轉換成黃金的原油期貨合約,該合約有望成為最重要的石油基準,並且允許出口商們繞過美元計價基準,用人民幣交易。

也就是說,人民幣在成為國際貨幣過程中的計價部分,已經完成了黃金人民幣計價,正在開展石油人民幣計價,下步就是各種礦石和糧食的計價。

二:全球結算。

什麼叫做全球結算呢?

其實,很簡單,人民幣要成為國際貨幣,必須要在世界各地隨時能夠將人民幣轉換成其它貨幣。

財君還是舉例說明,財君先說以前是怎麼做的?

俄羅斯商人把商品賣給中國,中國通過美元支付,俄羅斯商人拿到美元后再換成俄羅斯的盧布到俄羅斯國內繼續開展生產。

在這個過程中,俄羅斯商人賣給中國商品的時候交易金額是100萬美元,美元對盧布的匯率是1:50,但是等俄羅斯商人拿到100萬美金的時候,美元兌盧布的匯率可能變成了1:45。

簡單的說,這筆生意俄羅斯商人本應拿到5000萬盧布的,結果通過美元中介下,只能拿到4500萬盧布,直接就虧了500萬盧布。

如果採取人民幣直接結算,那麼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中國可以用人民幣直接按照當天的匯率給俄羅斯商人結算成盧布!

所以,人民幣想要成為國際貨幣必須建立

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系統

那麼,目前進展如何呢?

2015年10月,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一期成功上線運行。首批參與者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以及匯豐銀行(中國)、星展銀行(中國)、德意志銀行(中國)等共有19家銀行。

那麼,這個過程中就需要中國有所有國家的貨幣。如何取得這些國家的貨幣?

兩種方式:

第一種,通過貿易賺錢別的國家貨幣。但是,這種事,中國是不會做的,因為很多國家的貨幣根本不穩定,比如委內瑞拉,貨幣貶值速度和火箭一樣,我們存他們的貨幣那不得虧死了?風險太大了!

第二種,開展貨幣互換,目前中國已經和超過30個國家達成了貨幣互換協議,合計最高金額達到3.33萬億元人民幣(約合4900億美元)。

結合

一帶一路、亞投行、金磚銀行等國家戰略,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為中國企業“走出去”、用人民幣直接到境外投資提供了便利和有效的基礎支撐。

三:全球儲備。

這條才是最重要的一條,想要全球所有國家儲備人民幣才是最難的,也只有全球都儲備了人民幣,我們才能賺到大量的鑄幣稅!

這個過程,我們依舊舉例說明:比如中國發行了100萬人民幣,其中50萬億在中國國內,剩餘50萬億長期在國外。我們印50萬億人民幣只不過就花了紙張和墨汁的錢,假設這些紙張和墨汁的成本是2萬億,那麼長期在國外的50萬億人民幣就等於我們賺了48萬億——因為國外那些國家想要得到50萬億人民幣必須要用50萬億的商品來換。

所以,大家知道鑄幣稅的利潤有多大了吧!

比如美國就長期有一半的美元流通在其它國家。目前美國一共發行12萬億美元,其中7萬億美元在其它國家,其它國家得到這7萬億美元是拿了7萬億美元的商品換的!

但是,其它國家也不傻,為什麼要大量儲備人民幣呢?

想要大家都儲存人民幣,前提至少有兩個:

第一個,人民幣不能隨便的貶值!否則,我今天存了100億能到中國或其它國家買到100億商品,到明天就只能買到80億商品,那還了得?中國不等於搶錢了?所以,人民幣想要國際化必須要控制貶值速度和幅度,否則別的國家是不敢儲存人民幣的!現在大家知道了吧,以後人民幣不會再像以前那樣超發的,錢會越來越值錢的!

第二個,人民幣必須能隨時買到任何想要買到的東西。假設,我存了大量的人民幣,但是全世界的石油都必須要用美元結算,那我存你人民幣幹啥?我還不如直接存美元呢!所以,現在中國正在全方位對美元霸權出手,奪取石油人民幣、黃金人民幣、礦產人民幣和糧食人民幣的直接定價權。

在全球計價系統中,中國已經完成了人民幣黃金期貨、正在開展人民幣石油期貨、將要開展鐵礦石和糧食期貨,其它國家持有人民幣可以直接買到中國的產品、黃金;

在全球結算系統中,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已經開始,其中一期成功上線運行。二期正在開展,結合一帶一路、亞投行、金磚銀行等國家戰略,用人民幣直接到境外投資提供了便利和有效的基礎支撐。

在全球儲備系統中,中國已經和超過30個國家達成了貨幣互換協議,合計最高金額達到3.33萬億元人民幣(約合4900億美元)。目前正在加大互換金額和擴大互換國家範圍!

那麼,中國需要不需要像美元一樣成為世界的貨幣呢?

不需要,我們的小目標是半個地球,我們只要先拿下亞洲和非洲就好了,至於歐洲和美洲有一個就是賺一個的,相信慢慢會“包圍歐美”的!

可以說,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不管未來會遇到多麼大的困難,我們偉大的祖國一直在努力前行!

人民幣國際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03

下面的是人民幣國際化“農村包圍城市”之路節點上的最新動態和重大成就。

(1)中東的伊朗和沙特:石油定價權的天平似乎正在向中國傾斜

眾所周知中東擁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沙特和伊朗更是兩個最大的產油國,所以兩國之間對市場份額的紛爭可謂是一直不斷,沙特因為在美國的庇護下石油出口可謂是如日中天,不用愁,而伊朗在美國的制裁下市場份額不斷的減少。

但是在上次石油戰中,原油庫存大量囤積,油價低迷不斷。沙特與伊朗的矛盾不斷。

自從伊朗的制裁解除不久,為迅速發展國家經濟,於是不斷增產石油,爭搶市場份額與沙特鬧翻,沙特對其實施海上攔截,不允許載有石油的伊朗輪船通過沙特境內。直接遏制了伊朗快速發展增大石油產量的步伐,這對於伊朗來說可謂有苦說不出。在這個時候中國站了出來。

在伊朗被制裁的時候,中國站出來,站到了伊朗的身後。“在後伊核時代,中國仍將是伊朗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夥伴。”

魯哈尼回憶了2014年5月對中國的訪問,他說:“我們與中國保持了高水平的合作關係,而且我們雙邊關係的未來也在朝著積極方向發展。”魯哈尼對中國在伊核談判中的貢獻表示感謝。

下面我們來看看當時伊朗做了哪些事:

當時伊朗在解除制裁之後也積極與中國回應

1、從2012年2月開始,事實上日本已經無法從伊朗進口石油天然氣。雖然伊朗政府沒有說明停止的理由。但是明眼人還是能看出來伊朗對於日本的信任正在逐漸失去。

2、伊朗央行2016年1月2日宣佈,在與外國進行交易時停止使用美元結算,使用包括人民幣、歐元、盧布等貨幣簽訂外貿合同。

3、看到美元霸權的沒落內心當然有點興奮,為了瞭解一下伊朗停止使用美元的目的,特意上網找了一下相關消息。結果發現:2015年1月25日,伊朗中央銀行宣佈將在與外國進行交易時停止使用美元結算。伊朗央行副行長卡姆亞卜說,從現在起,在簽訂外貿合同時將使用其他貨幣,包括人民幣、歐元、土耳其里拉、俄羅斯盧布和韓元。

中伊建交近45年以來,伊朗與中國的合作關係已經越來越密切,不管是在能源上還是在軍事上。

大家都知道阿扎德干油田是世界最大的油田之一,也是伊朗近30年來發現的最大油田,原油儲量約420億桶,其開發權是一起和中石油開發,不僅如此伊朗還不但將其原屬日本的3座大型油井中的2座以日本所花價格的1/3強行劃歸中國,而且,又在今年上半年,將日本最後一塊大型油田的55%的產量劃歸中國使用。

同時中國是伊朗目前最大的能源貿易伙伴,伊朗也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部分,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於伊朗而言,同樣是賣石油,還不如賣給患難見真情的國家。這句話在表面中國要在原油的路上越走越寬,也越走越快了!

中國就是全球的亮點,原油界的真正的大佬。

中國作為第一原油進口大國,同時也是原油消費大國,現如今的石油定價權的天平似乎正在向中國傾斜。

(2)英國:已成為第二大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

歐洲地區人民幣支付清算超過半數在英國進行,英國已超越新加坡成為第二大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

SWIFT今年4月統計顯示,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間,英國的人民幣支付額增加21%,英國與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全部支付業務中,有40%以人民幣結算。

人民幣是該支付通道中使用最普遍的貨幣,遠遠超過緊隨其後的港元(24%)和英鎊(12%)。

(3)新加坡:東南亞人民幣存款最多的國家

新加坡離岸人民幣市場發展迅速,新加坡是東南亞人民幣存款最多的國家。

匯豐銀行最新發布的人民幣國際化研究報告顯示,新加坡企業使用人民幣的比例從2015年的15%增加至2016年的26%,是中國以外使用人民幣最大的群體。

(4)韓國:計劃將首爾打造成人民幣離岸中心

韓國政府近年來積極推進人民幣離岸中心建設,計劃將首爾打造成亞洲僅次於中國香港的人民幣離岸中心。

據韓國銀行統計,2016年第三季度,韓國出口貿易中人民幣結算金額達22.39億美元,佔比1.84%;進口貿易中人民幣結算金額為9.73億美元,佔比0.95%。

韓國政府表示,將積極鼓勵韓國企業在對華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努力把人民幣在韓中貿易項下的結算比例提升至20%。

(5)歐洲央行:將5億歐元的美元儲備轉換為人民幣

2017年6月13日,歐洲央行表示已經把等額5億歐元的美元儲備轉換為人民幣。

此次投資人民幣儲備,也是因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已將人民幣視為可自由使用貨幣,並將其納入SDR貨幣籃子,成為繼美元、歐元、日圓和英鎊之後的SDR籃子內第五種貨幣。

越來越多的國家將人民幣納為儲備貨幣,這是中國多年來無比勤奮努力的結果,更是大國崛起的標誌,也是人民幣國際化邁向成功的重大標誌!

要想成為世界性的儲備貨幣,必須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是數十年、甚至是數百年努力,才能換來的。貨幣的國際化,實際上就是國家競爭的結果,只有最強者才能脫穎而出。

這一決定使摩根大通成為在美國的第二家人民幣業務清算行。

2015年,多名美國金融和工商界人士主導成立在美人民幣交易和清算工作組,旨在促進人民幣在美國交易及清算,創始成員中包括多家中資及美資銀行。

2017年,中行紐約分行處理人民幣清算業務量接近1.6萬億元人民幣。

(7)澳門:特區首次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

2018年2月27日中國銀行澳門分行於26日發行的40億人民幣“蓮花債”受市場廣泛歡迎。這是澳門特區首次發行離岸人民幣債券。

此次發行的“蓮花債”期限分別為1年期及3年期,受到來自歐洲、亞洲專業投資者的廣泛歡迎,超額認購近2倍,最終定價遠低於初始指導價。

中國銀行澳門分行表示,本次債券命名為“蓮花債”,既因為蓮花是澳門特區的區花,同時又寓意此次發債與特區政府經濟施政方針的高度契合,從“國家所需、澳門所長”的角度出發,發揮澳門金融業的優勢,助力澳門特色金融發展,進一步延伸和深化推進國家人民幣國際化的總體戰略。

(8)巴基斯坦:徹底叫停美元,選擇人民幣結算!

巴基斯坦眼下正面臨著極為殘酷的“美元荒”和外匯危機——短短半個月,巴外匯儲備總額就急劇下降了7億美元。

巴基斯坦在三月中旬時外匯儲備總額為180.79億美元,而半個月後的4月6日,巴外匯儲備就直降至173.39億美元。

這跟巴基斯坦在過去15年過度依賴美元投資有關,隨著近期一些美國資本驟然減持投資,巴基斯坦也就此陷入貨幣困境。如今,巴基斯坦經濟開始採取對美元的“休克式療法”,用新的貨幣來替代美元。而這個時候,人民幣就成了巴基斯坦的“最佳選擇”。

在巴基斯坦的南部城市卡拉奇,中國銀行卡拉奇分行日前就舉行了人民幣清算結算業務啟動儀式。這意味著中國銀行已有“權利”為在巴基斯坦運營的銀行開設人民幣賬戶,便利人民幣交易結算,特別是往來中國的匯款業務。另一方面,巴基斯坦的銀行間市場也將能使用人民幣進行交易和結算。

此舉標誌著人民幣的貿易和匯款流動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人民幣國際化也在南亞地區邁出了新步伐。

巴基斯坦央行此次“拍板”開展本地人民幣清算結算的業務,也是基於巴基斯坦與中國的貿易和投資規模在不斷地擴大。

去年,巴基斯坦從中國的進口額已躍升至141.3億美元,比2016年高出整整20億美元;其出口額也從15億美元增至17億美元。巴基斯坦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逆差也從2012-2013財年的40億美元擴至2016-2017財年的120億美元。

除了巴基斯坦,目前俄羅斯、伊朗、泰國等多個國家也開始使用人民幣結算,更有包括德國央行、法國央行、歐洲央行在內的60多個國家或地區已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可以說,如今人民幣國際化的步子已經邁得又穩又快了。

人民幣國際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04

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覆蓋全球交易時區,銀行間貨幣市場加開夜盤

中國人民銀行5月2日發佈消息稱,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二期)全面投產,系統運行時間將實現對全球各時區金融市場的全覆蓋,滿足廣大用戶的人民幣業務需求。

作為金融市場的“大動脈”——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的升級意味著人民幣全球支付清算服務馬力全開,為人民幣國際化鋪好了一條“高速公路”。

與之配合的另一大變化是,銀行間貨幣市場首度開通夜盤交易,打破原有的境內外業務“時差”。

5月1日起,CIPS直接參與者可在夜盤的12個小時內自由拆入資金,注入CIPS賬戶,實現流動性頭寸管理。

作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高速公路”,CIPS是向境內外參與者的跨境人民幣業務提供資金清算、結算服務的重要金融基礎設施。

升級之後,在運行時間和結算、業務模式上,CIPS(二期)更加無縫對接國際標準,金融市場跨境互聯互通的道路更加通暢,人民幣國際化有了堅實基礎,步子也將邁得更穩更快。

在3月26日成功試運行的基礎上,CIPS(二期)5月2日全面投產上線。運行時間由5×12小時延長至5×24小時+4小時,實現對全球各時區金融市場的全覆蓋。也就是說,只要是法定工作日,CIPS將分為日間場次和夜間場次全天候處理業務。

在假日後第一個工作日,日間場次運行時間將提前至當日4:30,夜間場次的運行時間為當日17:00至下一自然日8:30。

不要小看這一時序調整,這將為全球市場的人民幣交易結算提供有力保障,也與近期的人民幣全球化佈局遙相呼應。

3月26日,中國原油期貨在上海國際能源中心掛盤交易,中國首個國際化期貨品種亮相。星展銀行方面稱,此次上線的CIPS(二期)運營時序實現全球覆蓋,將對人民幣原油期貨的夜場交易提供更有力保障。

同時,我國另一大支付系統“命脈”——大額支付系統運行時間也隨之調整。自5月2日起,大額支付系統在法定工作日開始受理業務的時間從原先的前一自然日23:30調整為前一自然日20:30。自5月5日起,大額支付系統在每個週末或法定節假日期間的首日運行。

截至2018年3月底,CIPS共有31家境內外直接參與者,695家境內外間接參與者,實際業務範圍已延伸到148個國家和地區。

自2018年5月1日起,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提供同業拆借夜盤交易服務,夜盤交易時間為前一日20:30至當日8:30,當日包括法定工作日、每個週末及法定節假日的首日。CIPS直接參與者可根據結算需要,通過銀行間貨幣市場融入資金注入CIPS賬戶。

據悉,同業拆借夜盤交易首日運行平穩,農業銀行、招商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工商銀行5家CIPS直接參與機構達成首批同業拆借夜盤交易,共計7筆,總額11.8億元。其中,中國銀行拆出量最大。拆入方已通過大額支付系統完成對CIPS賬戶注資。

本幣優先!人民幣國際化再進一步!

美元最近的瘋漲態勢讓歐洲和一些新興市場大喊崩潰,歐元、歐元、阿根廷比索、土耳其里拉都因此暴跌至近年新低。

與此同時,各國為防美國將金融屠刀對準自己,紛紛再次加速“去美元”。中國在幹什麼呢?

央行史無前例地提出了“本幣優先”政策,這無疑將有力助推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美元怕了嗎?

一直以來,各國都苦於美元結算的霸王條約,特朗普隨便動動手腳,操縱匯率便可薅世界的羊毛。各國積怨已深,當特朗普再次拿起美元屠刀的時候,一方面黃金成為各國首選的美元替代品,其次人民幣也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擁簇。終於,中國央行5月8日發佈消息稱,下一步中國將堅持“本幣優先”,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再上新臺階。

對此,中國央行副行長潘功勝也明確提出,2018年跨境人民幣業務成為主要工作任務。央行下一步將堅持“本幣優先”,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還將穩步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實際上,中國跨境人民幣業務在2017年推行效果就十分不錯,金融市場也在持續開放。正因為人民幣的開放程度高了,許多金融巨鱷開始猜測,人民幣將很快追趕上美元!

最快20年!人民幣追趕上美元!外資蓄勢待發進軍中國!

摩根大通CEO就十分篤定地向外宣稱,人民幣比肩美元可能最快只需20年,當然前提是實現可自由兌換。

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的確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的放開程度而不斷加速,上海原油期貨採用人民幣計價,專心致志囤黃金的俄羅斯也在不斷擴大人民幣結算領域。

在中國越來越頻繁的國際貿易中,許多國家特別是新興市場希望去美元的時候,將優先考慮用人民幣作為替代。

當然,20年追趕上美元的前提是我國的金融業對外開放也需要跟得上人民幣的進步。

中國央行行長易綱在博鰲亞洲論壇開幕式上曾表示,金融業的對外開放和匯率形成機制的改革,和資本項目可兌換的改革進程要相互配合,共同推進。事實上,央行已經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沒有進行過外匯干預,未來外匯市場將持續良好運行。

當中國的金融開放機制更加完善的時候,也就是大批外資湧入之時。摩根大通CEO對中國市場憧憬已久,一直都希望在中國設立一家100%股權的獨資公司。

隨著人民幣更多地參與國際貿易,中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程度也會相應加大,外資准入門檻將更低,如此循環下去,人民幣將離世界舞臺中心越來越近!

屆時,人民幣追趕上美元將是十分順其自然的事情。

人民幣國際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結尾

世人都知道,中國實體經濟早已超過美國,而且發展又比美國快很多。

中國的外匯儲備雄冠全球,而美國的外匯儲備僅有中國的2%。

中國是世界第一黃金生產國,加上長期以來從國際市場上的購買和民間的大量收藏,中國的黃金儲備數量巨大,而美國的黃金儲備則所剩無幾,因為在佈雷頓森林體系運行的20多年間,美國大部分黃金被外國持有的美元兌換掉了。

很顯然,美元體系的基礎正日益脆弱,人民幣體系的基礎則不斷強大。

人們由此不難判明,在未來的世界經濟中,人民幣和美元兩大貨幣體系,哪一個更穩定,影響力更強。

而任何一種貨幣體系,要保持正常而穩定的運轉,都必須有強大的實體經濟為支撐,否則就會動搖,甚至崩潰。

同時,人民幣和美元一樣,都是現代國家的信用貨幣,它們的運行,並不以黃金為基礎,而是完全依賴於國家的信譽。

這種信譽是雙重的,一方面,經濟基礎要雄厚,綜合國力要強大;另一方面,國家要信守承諾,要對本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負責。

美國曾有不錯的國家信譽,但美國人自己糟蹋了這種信譽。

他們可以背信棄義地單方面廢除世界各國共同簽署的佈雷頓森林協議,可以任性地大幅貶值美元,從35美元兌換一盎司黃金貶到1800美元才能兌換一盎司黃金,由此造成的對美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掠奪超過歷史上的任何帝國。

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強的傳統文化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性格。

社會主義中國像愛護生命一樣維護國家的信譽。從新中國誕生之日起,中國人民就走上了自力更生建設國家的道路,同時又與其他國家平等合作,共同促進人類進步。這樣的負責任精神使中國的國際信譽日益崇高。

疾風知勁草,日久見人心

在最近幾次國際經濟危機風暴襲來時,中國真正成了中流砥柱。

今天,中國的人民幣不但在發展中國家成為硬通貨,也從此開始成為西方發達國家的硬通貨,這是百年來頭一次。

現在的貨幣格局是,日元維持當前地位不變,美元、歐元地位下降,而中國的人民幣地位在大大上升。

中國的崛起,人民幣的崛起,簡直是一個奇蹟,是全球唯一一個在和平環境中崛起的大國,和平崛起的大國貨幣,沒有給世界帶來任何戰爭,這是中國最偉大之處,這是歷史上不曾有過的,這充滿了中國智慧。為我們的祖國自豪,為人民幣自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