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願跟我進城一起住,怕給我添麻煩,我該怎麼勸他們?

父母不愿跟我进城一起住,怕给我添麻烦,我该怎么劝他们?

想讓你回家,又怕你在路上奔波;

想見到你,卻說回不回都沒關係。

即便孤獨如海,父母首先想到的還是不給你添麻煩。

你的父母是這樣嗎?

@迢迢千里:孩子出生後,母親就從老家過來幫我們帶小孩,但總是住幾天就走,等我們又要上班的時候再過來。我問原因,她總說“多一個人多一張嘴,不給你們添負擔”。我爸幾乎不來,他總說:兒子在外面賺的是辛苦錢,孫子出生後壓力更大,只要我們還能動,就不給孩子添麻煩。我很小就出來打拼了,陪伴父母的日子很少、很愧疚,現在想讓他們享享清福,他們卻不願意,我該怎麼勸他們呢?

父母不愿跟我进城一起住,怕给我添麻烦,我该怎么劝他们?
父母不愿跟我进城一起住,怕给我添麻烦,我该怎么劝他们?

聽聽大家怎麼說:

新農民:父母這麼做,是不想增加我們做兒女的負擔,我們無以回報父母的恩情。

喬姐:可憐天下父母心,這是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其實像老人這個歲數身體還結實,隨他們意最好,做兒女的能做的是隻要有時間,孩子自己帶,只要出去玩,帶著父母也去好了。等你孩子上學不需要接送不需要老人帶時,想著帶著孩子常回家看看就好。當老人需要你照頓時別煩就好。

王治偉:別勸!多給父母點自由,不想給兒女增加負擔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上了年齡的人都留戀家鄉那片熱土,鄉情!

父母不愿跟我进城一起住,怕给我添麻烦,我该怎么劝他们?

聽聽專家怎麼說

父母不愿跟我进城一起住,怕给我添麻烦,我该怎么劝他们?

武海

心理諮詢師

老話說的好:“金窩銀窩不如自己家狗窩;在家千日好,出門一事難。”這些都是多年來人們對在不同地方生活是否快樂的說法。

對於從小到大都生活在一個地方的老人來說,氣候、環境、衣食住行和街坊鄰居等等都已經習慣了,稍微改變都會不適應,也就會感到不舒服和不愉快。平時愛和鄰居大爺大媽聊聊天兒,喝喝茶等等,到了另一個地方,周圍變得陌生了,不方便交流了。滴滴打車、網上購物、生活節奏等等都會感到不適應。也許比以前的體力勞動確實減少了,但是沒有其他有趣的事情填補這部分時間,這也就沒有實質帶來快樂。

所謂的孝順有很多順應的含義,儘量尊重對方的意願和習慣生活,應該是令對方最合適最舒服的。而逢年過節年輕人可以把老人接過來小住幾天,如果老人慢慢適應和喜歡了,或許可以以後常駐。

當然也可以帶小朋友一起去老家小住。不但能夠多多陪伴老人,也可以讓下一代更多地瞭解老一輩如何成長、努力等等。也是關於人生、社會的教育,兩全其美。

父母不愿跟我进城一起住,怕给我添麻烦,我该怎么劝他们?

致父母:

您給我最好的愛,就是給我添麻煩

你養我小,我養你老,小時候我麻煩你,你老了麻煩我,這本就天經地義。

新買的智能手機不會用,不要怕給我添麻煩,多問我幾次,就會用了,我們一家人經常在網上視頻聊天,關係也更融洽了。

經常到我的小家裡來,不要怕給我們小兩口添麻煩,多來幾次,婆媳關係就熟絡了,孫子也就跟您更親了。

身體不舒服了,不要怕給我們添麻煩,及時看醫生,總比小病拖成大病要好的多,您也少遭罪,我也少花錢。

生活上遇到困難了,不要怕給我添麻煩,及時告訴我,可以避免產生更多的更大的麻煩。

我們相互麻煩,所以我們更瞭解彼此;我們相互麻煩,可以減少更多的麻煩;我們相互麻煩,讓彼此成為更好的自己。

爸媽,請記住,一定要記住,你們給我最好的愛,就是給我添麻煩。

我真的不怕你們給我添麻煩,我怕你們不給我添麻煩。

父母不愿跟我进城一起住,怕给我添麻烦,我该怎么劝他们?

父母會演戲,我們卻不能當個看客

致自己

這世界上對我們最無私的人是誰?

這世界上最有資格麻煩我們的人是誰?

而這世界上最捨不得給我們添麻煩的人是誰?

除了爸媽,還能有誰?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想著出人頭地,以為那樣的幸福,才足夠精彩。但是卻未曾想到,父母在加速老去,再也等不到那些閃耀的時刻。

我們往往只顧衝鋒陷陣,攻城略地,卻忘記了身後的父母,再也走不動了。

他們呆在原地,等著,一天一天地等著,一年一年等著。

等著我們給予回應,等著我們回家,等著我們說:爸,媽,你們辛苦了!

這兩年“富養”一詞特別流行。

強調女孩要富養,妻子要富養,兒子要富養,但是我們都忘了,最應該被富養的不該是父母嗎?

當父母麻煩你時,不要不耐煩。

父母不愿跟我进城一起住,怕给我添麻烦,我该怎么劝他们?

這個五一假期,

回家看看,

多陪父母聊聊天,

給父母搭把手吧。


zgxczsxcyh

QQ聽友群:273553931


鄉村夜話

❤和你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