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人才強市步伐 打造引才育才“永州模式”

加快人才强市步伐 打造引才育才“永州模式”

長豐沙發生產線通過引進專業人才團隊,企業的技術能力、管理能力、產品質量明顯提升,產能提升30%以上。

加快人才强市步伐 打造引才育才“永州模式”

30歲的永州市雙牌縣新院子村村民蔣實已經成長為養雞專業戶,現有3000多隻森林土雞存欄。

加快人才强市步伐 打造引才育才“永州模式”

寧遠縣成立的永州市首家院士專家工作站。

加快人才强市步伐 打造引才育才“永州模式”

雲浩農業科技公司技術人員對雞苗進行防疫處理。雞苗在繁育基地養育32天,落實6道防疫措施,再發放給貧困群眾養殖,確保貧困群眾“零風險、純收益”。

按照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在大力推進芙蓉人才行動計劃,突出抓好人才隊伍建設的過程中,永州市提高思想認識,創新工作方法,堅持“六個率先”,注重人才工作“引、育、用、留”四個關鍵環節,以產聚才、以才興產、產才互融,打造了符合實際的引才育才“永州模式”。

人才強市 助力永州後發趕超

在貫徹落實《湖南省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工作中,永州市於2017年9月召開全市人才工作會議,市委書記李暉指出:“推進人才發展不僅是落實中央、省委人才工作精神的第一任務,也是增強區域核心競爭力的第一要素,更是實現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的第一動力。永州將圍繞‘引、育、用、留’四個關鍵環節,加快永州市人才強市步伐,打造符合實際的引才育才‘永州模式’。”

“永州作為欠發達地區,要加快發展、跨越發展,創造經濟發展的新優勢,必須首先要縮小人才發展上的差距,創造人才集聚的新優勢。”在持續推進“六大戰役”、構築“創新開放新高地、品質活力新永州”的進程中,全市上下逐漸形成重視人才、關心人才、愛護人才的共識,永州市委市政府堅持黨管人才,用更開放的胸懷引進人才、用更多維的體系培育人才、用更包容的心態重用人才、用更寬廣的舞臺留住人才,為永州的趕超發展組織起浩浩蕩蕩的人才大軍。

2017年,永州市創歷史新高引進急需緊缺人才837名。為提高人才隊伍素質,多年來永州共引進碩士1000餘人、博士50餘人、院士4人、國際國內頂級專家20餘人。業以才興,優秀人才的集聚大幅提升了永州的競爭力,並形成了良好發展態勢,帶動全市產業發展,2017年全市經濟總量、財政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居全省第一方陣。在2018年2月召開的全省組織部長會議上,永州做了典型發言,人才工作經驗被新華網、《中國人才》雜誌推介。永州還將每年12月12日確定為“人才日”,組織人才代表座談,走訪慰問優秀人才代表,開展系列人才工作宣傳。

六個率先 深化人才發展改革

永州市委組織部部務委員、工會主席鄧可旺介紹,在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中,永州市堅持“六個率先”,努力構建了科學規範、開放包容、運行高效的人才發展治理體系,為全省提供了可複製、可借鑑、可推廣的經驗。

率先出臺人才工作系列文件。2017年3月,永州市制定出臺以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為主要內容的“1+4”文件,明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真正把人才的選擇權、評價權交給用人單位,明確“誰用才、誰選才,誰管才、誰評才”,實現了從以才擇崗到以事擇才的轉變,充分調動用人單位引才用才積極性。

率先由市委主要領導帶隊到高校集中引才。2017年上半年,永州市在湖南大學召開人才引進專場招聘會和新聞發佈會,由市委書記李暉擔任引才大使推介宣傳永州;下半年,組建6個引才小組分赴全國“雙一流”高校引才,直接把面試現場搬到人才身邊,吸引了清華大學等一大批知名高校學子。

率先選派科技專家服務團。永州市主動對接省內高校資源,按照“一個貧困縣聘請一名專家組長,背靠一所高校院所資源,引入一個高層次人才團隊,培育一支本土人才隊伍,提升發展一個產業”的思路,向市內5個貧困縣選派了由31名高端人才組成的科技扶貧專家服務團,助力脫貧攻堅。

率先召開全市人才工作會議。2017年9月,永州召開全市人才工作會議,明確了圍繞“引、育、用、留”四個關鍵環節,加快永州市人才強市步伐,打造符合實際的引才育才“永州模式”的人才工作戰略,並對43名優秀人才進行了集中表彰。

率先放開事業單位編制管理。“一盤棋”統籌市直事業單位編制,在總編制範圍內,調劑2000名事業編制,設立市本級事業單位人才編制管理專戶,為高、精、尖人才引進提供編制保障。

率先推行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建立人才工作目標責任考核機制,把資金保障、職能機構建設、引才育才情況等指標細化量化,嚴格獎懲,倒逼落實。

產才互融 催生經濟發展動力

“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孕育興起的重大機遇,把科技人才作為第一資源,建‘三區’搭平臺,興‘三業’引人才,人才與產業互補互促,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寧遠縣委書記劉衛華指出,科技人才推動產業發展、產才融合催生經濟發展新動力,堅決貫徹落實芙蓉人才行動計劃,是寧遠縣縣域經濟綜合實力由全省後20位上升至前40位的根本原因。

放眼全市,在落實省委人才工作系列文件過程中,永州市緊緊圍繞產業發展需求,積極對接“六大戰役”,大力開展人才工作。

大力引進人才團隊。宇秀科技引進以中國農科院和湖南農業大學科技專家為核心的食用菌菌種與栽培技術創新創業團隊,時代陽光藥業引進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首席科學家楊洪軍研究員及科研團隊,長豐汽車沙發公司技改升級引進40餘年工作經驗的臺籍專家,韜訊航空、科技扶貧專家服務團……一大批高端人才和團隊落戶永州。

大力打造引才平臺。永州經開區建立了瀟湘科創城,以引進系列科技研究院的形式,實現人才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寧遠縣成立了全市首家院士專家工作站,集聚了以何繼善院士為首的專家10餘名。長豐汽車沙發公司建立的汽車技術中心實驗室,是國內汽車座椅試驗最全面的專業檢測室。通過對引才平臺的建設,為全市實現追趕型發展集聚了大量人才。

大規模培育產業能人。永州市與農業部幹部管理學院合作,以永州工貿學校為載體,大規模免費培訓農村黨員和青年農民,培育基層產業發展需要的產業能人。2017年舉辦培訓班21期,免費培訓農村實用人才1萬餘名。雙牌縣在發展森林土雞養殖產業過程中,依託省畜牧獸醫研究所專家團隊手把手指導,培育了一大批養雞能手;寧遠縣在教育、醫療衛生、規劃建設、服務業等領域通過靠大靠強、專業託管,既引進高層次人才和團隊,又為地方行業發展培養大批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提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尤其是科技人才,是一個地方經濟和科技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當前,永州市仍然在一項項地堅決落實芙蓉人才行動計劃,用良好的幹事創業環境,為各類創新人才施展才華提供廣闊舞臺和發展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