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太平洋

日落太平洋

来源 \檸軒

在二战结束后直至上个世纪末,学术界和普通人的观点中一直存在一种倾向于责备日本陆军发动战争,把日本全国拖下水;而日本海军只是消极地进入战争的看法。

在学术界有两个名词来指代这类观点,现简要分析如下。

1·“陆军恶玉论”:【日文写作“陸軍悪玉論(りくぐんあくだまろん)”;意为陆军是坏蛋、反派的论调。】

2·“海军善玉论”:【日文写作“海軍善玉論(かいぐんぜんだまろん)“;意为海军是好人和正面形象的看法。】

这样非黑即白的看法自然不够客观,下面我们来看看二战时的日本陆海军的战绩就知道,他们都是一丘之貉。

名词解释:“大日本帝国海军”:【日文写作大日本帝国海軍(だいにっぽんていこくかいぐん、旧字体:大日本帝國海軍、英:Imperial Japanese Navy)为1872年(明治5年)起存在至 1945年(昭和20年)的海军部队。通常单纯称呼为“日本海军、帝国海军”。战后,为了和“尊重传统的海上自卫队”等组织避免混淆,称为“旧日本海军、旧帝国海军。”】

旧“大日本帝国海军”的前身来自江户幕府的海军与各藩水军部队,在“明治维新”与“文明开化”等活动后,渐渐“与国际接轨”。

日落太平洋

(日本宫崎县日向市美美津的海军发祥地之纪念碑。)

大家都知道,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海军打败了清国海军;靠战争赔款等利益(其实就是强行勒索的不义之财)发家致富,经济腾飞。

日落太平洋

(1900年/明治33年的海军军服。)

在日俄战争中,日本海军再次“大显神威”,打败了俄国海军。战胜白种人,极大地鼓舞了日本国民的“明治情怀”,举国上下都觉得扬眉吐气,“脱亚入欧”之梦似乎实现了。

经过大正天皇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到昭和天皇执政初期,日本全国对外扩张一路高歌;尤其是在中国的满洲和台湾进行着罪恶的殖民主义事业,并把目光投向整个太平洋。

日落太平洋

(明治时期海军名将秋山真之身穿“第一种军装”,该军服衣襟上没有阶级章,也没有子母扣。秋山真之是海军精英,其兄长秋山好古是明治时期陆军骑兵之父,兄弟俩在日本“励志的大河剧”《坂上之云》中是主角。)

日落太平洋

(参加中日甲午战争的日本海军,摄于1895年/明治28年。)

日落太平洋

(昭和时期第一种海军军服。)

日落太平洋

(海军士官候补生、少尉试补、兵曹长所用之礼服短剑,细节随时代有微小变化,大体不变。)

1937年(昭和12年)敕令第614号发布:为“战斗教育、发扬国粹意识”,海军士官、特务士官、准士官及海军陆战队制服加上军刀(太刀式军刀)。

日落太平洋

(头戴昭和期军帽的山本五十六。)

日落太平洋

(冬用日常勤务服,摄于1945年/昭和20年4月5日。)

海军自认为有着“自古以来的高贵血统”,如此根正苗红,不放手一搏都不好意思。

在日本民间乃至东西方多数国家,人数较少的军队如海军、空军等“显得稀罕”,更容易得到尊重。普通日本群众一说起参军就是进陆军,进入海军的机会较少。相对来说,陆军有更多机会放假,也有更多机会接触群众,这里面难免有飞扬跋扈者,把印象分整体拉低。

战时专横无比被称作“恐怖的代名词”的日本宪兵属于陆军,就算普通日本国民都避之惟恐不及,更不用说被占领地区的人民。和宪兵队打交道,要做好丢半条命的思想准备--或者告诉家人说,就当没这个人了吧。

陆军确实更注重“精神论”,相对于海军轻视人命,很多人对此不寒而栗。

自明治后期起,海军因为人数少,又出了一些明星人才,财政、官僚、学术界甚至文坛等领域都有受过高等教育的海军转业军官的身影。这些人自然在各种场合为海军说好话。

例如作家阿川弘之(东京帝国大学毕业、海军兵科预备2期生),拼命赞美海军,甚至不惜歪曲事实。阿川替海军大臣米内光政说好话把井上成美说成和平派。井上成美为“支那方面舰队参谋长”,强烈提倡无差别轰炸陪都重庆(百一号作战)。

日落太平洋

(井上成美,摄于1935年/昭和10年11月15日之后,身穿昭和第二种海军服,佩戴将军肩章。)

对于当时日本大众来说,相对于训练在泥水里的陆军生瓜蛋子们,身穿白色军服、手拿望远镜站在甲板上的海军形象似乎“很帅”。

距离产生美。

由于绝对人数较少,加之多数人的参军过程只是“义务兵”,然后复员回家,当然这里面绝大多数退伍战士是陆军,出现不满的比例自然比较大。关于海军的不好的体验只有极少数海军航空兵的飞行员的回忆录,一般水兵、舰艇兵和勤务兵等根本没有发声的机会。

战后的自卫队里,陆上自卫队极力避免排斥旧日本陆军色彩;而海上自卫队自称“海军的继承者”,每逢纪念日必有“式典”、“活动”,号令、制服等均有类似旧海军的元素。这些行为反而是高层默许的,也很对某些右翼力量的胃口。

进入20世纪60年代(昭和35年之后),有些学者开始重新审视单方面美化日本海军、洗白战争责任的做法。

日落太平洋

(在珍珠湾事件先头作战并死于特殊潜航艇袭击行动的岩佐直治中佐等九名军国主义招牌人物。日方称他们为“九军神”。)

日落太平洋

【(珍珠港事件。日本称为“真珠湾攻撃”,当时记载称呼为“ハワイ海戦(布哇海戦)”;发生在日本时间1941年(昭和16年)12月8日未明, 夏威夷时间为12月7日。)】

日本在满洲等地念念不忘中国的土地和资源,看到陆军的关东军“屡建奇功”,海军不能甘居人后。

日落太平洋

(日军的97式舰上攻击机飞过燃起烈焰的珍珠湾上空。)

名词解释:“南方作战”【南方作戦(なんぽうさくせん、Southern Operations)、总称“あ号作戦、A号作战”】是日军在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各地的攻略作战,是“太平洋战争”的首战。

这个阶段自1941年(昭和16年)12月8日的英属马来的“奇袭上陆”算起,到1942年(昭和17年)5月的缅甸攻击结束。“南方作战”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解除巴丹半岛的美军武装;这个目的确实达到了。不过有一个阶段,日方一直把南方作战对外说成“南方进出”。

就算国际社会已经知道了残酷的巴丹死亡行军事件,日军很多人仍在坚持“解放当地原住民,打击白人殖民者”的论调。

以当时的法属印度尼西亚为例,日本难以忍受重要工业原料橡胶的来源不在自己手里;出兵去抢才是硬道理。军国主义机器装上了轮胎,当然更想加速前进;能源燃料从哪来?日本当时发动南方作战的首要目的是眼馋荷兰属东印度的石油资源。

日落太平洋日落太平洋

负责南方作战的日军部队当然叫做“南方军”。

日本南方军通称代号为“威(威集团)”;军队符号为“NA”,编成时间为1941年/昭和16年11月6日。总司令官为寺内寿一“元帅陆军大将、一等勋位、伯爵阁下”;总参谋长为塚田攻(1942年12月18日因坠机事故死于中国安徽境内)。

南方军的单位建制级别当时叫做“总军”,规模相当于我国语言环境的“各大军区”(后来撤编称为“战区”)。

就连不可一世的关东军,都是从“守备队加1个师团等等”升格为“总军”的(1942年/昭和17年10月1日关东军正式扩编为总军)。

听起来很了不得吧?就是这么大。在面对中国东北和华东战场的坚韧之后,日军把目光转向东南亚。

美其名曰所作所为都是为了“解放殖民地人民”,其实当然是为了给日本供血。

日落太平洋

(1941年12月--1942年5月的南方作战示意图。)

日落太平洋

(当时英军司令官阿瑟·珀西瓦尔被俘,和日军去交涉。)

日落太平洋

(南太平洋的日军“寻梦之旅”。)

日落太平洋

(在最早由西班牙殖民者留下的老旗杆旁,日本兵把美国殖民者的旗帜撤下,挂上太阳旗。)

日落太平洋

(1942年/昭和17年5月,菲律宾马尼拉湾的克雷吉多尔小岛,被日军俘虏的美军远东陆军。)

日落太平洋

(在河内被俘的法军。让白人下跪,极大地满足了日本当时扩张的民粹主义。对于日本国内,也是一种宣传需要。)

日落太平洋

(1941年/昭和16年12月8日的日本海军指挥系统。图片均可点击放大。)

日落太平洋

(1941年/昭和16年12月8日的日本陆军指挥系统。图片均可点击放大。)

日落太平洋

盟军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与日军打响了“布纳哥纳战役(The Battle of Buna–Gona)”,这是“新几内亚之战(New Guinea campaign)”的一环。

很多学者以为,日本的陆海军有不少分歧与争斗,这种情况在某种程度上讲也确实存在;但大多数时候他们在大本营的领导下协同作战。我们知道二战时日本没有空军编制,只有陆军、海军的航空兵部队;而在太平洋战争中,这种相对畸形的部队编制给战局带来的是消极影响。

日落太平洋

战争开始时,盟军的给养也很艰难。由于经常喝不上卫生的饮用水,传染病时有发生。很多士兵把有限的配给伙食加上丛林中的野果好歹加热吃下去。这种艰苦的“乱炖”被冠之以“丛林炖菜”的别名。

日落太平洋

(澳大利亚步兵在与日军交火。)

日落太平洋

(澳大利亚军在用简易桥过河。)

日落太平洋

(被揶揄成“东京速递”的日军驱逐舰部队。)

战事吃紧,日军本来就秉承“给养基本靠抢”的政策,在太平洋群岛发现连抢都没得抢。日军自己也承认,跟中国战场没法比,南方作战的热带丛林中作物很少、文明程度底,疫病流行;一向注重短期决战的日军苦不堪言。低速度的运输舰接连被炸沉,无奈之下采用了以驱逐舰和潜水艇运输物资的方式。

名词解释·“鼠输送”:【日文写作“鼠輸送(ねずみゆそう)”】;不是真的用“耗子搬家运输”哦。

1942年/昭和17年8月7日,瓜岛战役日军失利,美军上岛。眼见受到封锁,陆军的一木支队和海军陆战队合作组成“鼠输送”部队。

老鼠多半在夜间行动,日军顾名思义,就把夜间的小规模运送行动称为“鼠输送”。在作战时日军认为己方是有“夜战优势”的,这自信有些值得商榷。战争记录中记载“鼠输送”参与的四次大型夜战中,一次终止、一次全灭,一次成功(自己还失去了护航巡洋舰),另一次直接说:“失败”。

幸存的美军陆战队员和日本航母作战人员说,日军的装备和精度都比较逊色。夜间作战有时能成功基本靠运气。

鼠输送效率很低,因为驱逐舰的装载量就很小。

日落太平洋

(原载于《昭和画报》,日军在太平洋的样子比这样可差远了。)

就像没吃没喝的英帕尔之战,太平洋上的日本兵一开始以为那都是“老少边穷何足畏惧”,没想到光是热带传染病就够喝一壶的。

关于英帕尔战场缺乏给养的下场,可以参考这一篇。

战时配给规定的每人每天300克主食根本就是个梦。每天人均240克战斗用方便食品组合也成了泡影。椰子淀粉和木薯、香蕉就是军粮,甚至野草。“吃战友的肉而受处分”的例子绝不是仅仅存在于电影里。

日军用宣传海报一样的画面,对全世界死撑战局,对日本群众进行洗脑,试图掩盖仅仅新几内亚本岛就有不少于127600人战死、病死的事实。

日落太平洋

(瓜达尔卡纳尔岛之战的幸存者在利用鼠输送的驱逐舰回国。站不起来的人或者无法靠岸的地方就抱歉了。)

日落太平洋

(在建中的日本陆军潜水艇之一的三式潜航输送艇、“下松型1号艇”。1943年摄于日立笠户工场。)

陆军心高气傲,为了不受制于海军,除了“鼠输送”还有“蚁输送”。

名词解释·蚁输送”【日文写作“蟻輸送(ありゆそう)”】;不到8吨的船只以队列向岛屿行进,日本陆军有些自嘲地命名这种无奈的行动为“蚁输送”。

具体就是指用相对小型、低速度的“大发动艇、小发动艇”等船只进行部队机动、输送任务。

日落太平洋

(稍息的盟军士兵们。)

日落太平洋

(日军被俘虏,带去审讯。)

日落太平洋

(1943年1月2日,在布纳作战的盟军和M3坦克。)

日落太平洋

(美军海军陆战队在展示缴获的日本旗。)

日落太平洋

(1945年1月底,从战俘营里获救的盟军战俘。)

被折磨成这样的战俘基本拜"豺狼参谋"辻政信所赐。

有关于辻政信的事迹和巴丹死亡行军等等,请参考这两篇。

而日军陆海军队齐上也不能挽救颓败的战势。在1943年(昭和18年)4月18日发生的大将山本五十六被击落的“海军甲事件”后,1944年(昭和19年)3月31日,继任长官古贺峰一坠机身亡。这件事故被称为“海军乙事件”。指挥官都“不得好死”,普通军人的士气也严重受挫。很多军官沿用武士道精神,在战争变得无望时自杀谢罪。例如海军中部太平洋方面舰队司令长官南云忠一,于1944年(昭和19年)7月6日在塞班岛自杀,追赠为大将。

在战争后期,日军开始了此起彼伏的“神风特攻”行为。自杀性袭击并没有力挽狂澜。

日落太平洋

【大西泷治郎,日文写作大西 瀧治郎(おおにし たきじろう、明治24年(1891年)6月2日生,昭和20年(1945年)8月16日自杀);由于发音相同,请不要和原艺名“大西 滝次郎(おおにし たきじろう)”的演员大西信满搞混。】

大西泷治郎是“神风特别攻击队”的创始者,也是执着的“日本精神倡导者”,在无望地让年轻飞行员送死背后是垂死挣扎的可悲。

日落太平洋

“特攻勇士之像”,服装为吸收陆海军两种元素并在塑像背后有“零式战斗机”的机翼和“日之丸”图样。靖国神社游就馆内起,乃至各地的“护国神社”均有搭建。

有关于传奇的山本五十六、特攻飞行员关行男和神风特攻作战分析具体介绍请参考这一篇。

日落太平洋

(一贯也被称为“略衣”的“海军第三种军服”。图为身着略衣的宇垣缠中将和他乘坐的彗星舰爆四三型机,摄于1945年/昭和20年8月。)

宇垣缠外号“铁假面”,也被称为“最后的特攻”。听到昭和天皇的“玉音放送”后,宇垣缠坚持说没接到停战命令。他带领11架飞机共计23名飞行员对冲绳俯冲下去,其中5人生还,其他17人和中将一起做了军国主义的殉葬品。

宇垣缠没有得到褒奖,没有梦想的“晋级为大将”,有些官僚认为已经有天皇的广播通告,再这么做就算是“停战命令后进行战斗行为”,违背了“海军刑法第三十一条”;不处分都算不错了。也有人认为正式停战应从9月2日签署投降书的翌日算起。不论如何,白白死去的飞行员家属们因为这些人不算是“战死者、殉难者”,进不了靖国神社,对宇垣缠的行为咬牙切齿。

就在战争结束前5个月的1945年(昭和20年)3月,日军大本营在陆军组建了代号为“帅”的“总军”。

“帅部队”主要用于“本土作战”。

日落太平洋

安达二十三,第十八军(代号“猛”集团)之司令官。

日落太平洋

1944年(昭和19年)10月20日,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等人回到莱特湾继续打最后的攻坚战。莱特湾作战是日军心里的伤痛。

日落太平洋

(安达二十三中将司令官在当地的投降仪式上交出军刀。)

日落太平洋

(1945年/昭和20年9月2日,美军海军战舰密苏里号上的投降书签字仪式。)

战败后,海军和陆军一样丢人。请看签字仪式上的日本代表们,第二列最右者为海军少将、华族男爵及军令部第一部长富冈定俊。

缺什么东西,就应该靠自己奋斗挣来--去抢是可耻的。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能领悟的日本军国主义者妄图靠战争财发家,下场必然是一败涂地。一再穷兵黩武的行为正好说明侵略者的心虚,守在不属于自己的财富旁只能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如今的国际环境也很复杂,但清醒的人们知道和平稳定和共同发展是人类的唯一出路。

强盗的内心永远无法平静,因为他们享受不到靠自己争取来的幸福。现在的新一代右翼分子在推崇所谓“很帅的日本海军精神”,为军国主义招魂;相信看过本文的朋友们都会明白,这些人一点也不帅。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