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如何识别一个民族

今天,我们如何识别一个民族

住滇全国政协委员里的少数民族委员盛装出席全国两会


通过文化来识别一个民族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现在,何林娟的女儿已经逐渐掌握了白族话,母女俩也开始用白族话在电话中交流了。

这个故事也证明了资艳萍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类似的现象在建筑上也存在,因为基诺族又被称为从“大鼓”中走出的民族,因此,带有“鼓”的标志会经常出现在当地建筑中,例如他们的房屋,屋顶上都会有与“鼓”有关的造型,然而这个特色也在近两年的建设中被统一规划消失了。资艳萍表示,新式的房屋并不是不好,但是少了基诺族本民族的特色感到十分可惜。“识别一个民族肯定是要从文化来识别的,如果你没有本民族自己的文化,你和其他民族就没有区别了。”

保护力度远远不够

但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眼里,显然目前投入的保护力度还远远不够。

省人大代表李俊玲是布朗族,在她生长的地方,传统布朗族干栏式建筑一步楼正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逐步淡出人们的生活。“许多年轻人不愿意穿自己的民族服饰,年纪大点的老人也不过是在节庆活动时穿戴。”李俊玲对此也比较担忧。

住滇全国政协委员、普米族歌手茸芭莘那在这方面有着切肤之痛。

作为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分布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和丽江市的普米族有4万人口。茸芭莘那的外公是弘扬普米族文化的杰出代表。虽然茸芭莘那唱着普米族古歌走出了大山,但那时年轻的她并没有意识到要站在国家高度去思考“文化传承”,所以还没来得及把外公的口述史记录下来,外公便去世了。

这件事情极大地触动了茸芭莘那,也给予她动力,决心要一生致力于包括普米族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探索民族文化传承密码

“我认识一位吹葫芦笙的老人,他的孩子就不愿意学习吹葫芦笙,因为没市场,赚不了钱。他打工一年就可以轻松赚四万多元。”李俊玲认为,这种现状非常尴尬。虽然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人每年可获得5000元补助。“但这对于传承工作来说是杯水车薪。”

据了解,针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濒临消失的现状,保山施甸县的木老元和摆榔两个乡已经开始尝试在学校定期开展双语演讲比赛,让布朗族小孩多讲布朗族语。

茸芭莘那多年来一直呼吁保护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上,她面对中外媒体再次呼吁传统文化的传承,并以一首从小跟外公学会的普米族古歌歌颂伟大新时代,展示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从基诺山到人民大会堂,资艳萍思考最多的就是,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和传承基诺族传统文化。针对基诺族民族文化传承、传统民居保护、生态建设、基诺族妇女手工艺制品走向市场等问题,资艳萍走访了十几个山寨进行详实调研,广泛征询群众意见。在提案中资艳萍建议,应当实行民族语言和汉语双语教学,通过学习基诺族歌曲、舞蹈等来传承基诺族的文化,把保护、抢救、传承民族文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并创新思路,充分挖掘和利用民俗资源发展旅游业,让旅游和文化在相互促进中实现双赢。

所有这些,在茸芭莘那看来“是一种回归”。她在不同场合多次呼吁,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建立有政策保障、有传承人支撑,并有政府经常性投入和考核的有效运营的传习所,真正让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