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三店”之一的向陽店是怎樣的?

東山居士28037888

向陽店地處尖草坪區西北,是明清重鎮,店之稱也是由此而來,與陽曲縣所屬的北小店,小店區政府所在地南小店在當時並稱“三店”。每逢農曆的三六九,晉北各地的騾馬商販、糧販就會集於此。歷史上,向陽店村一年中最多曾舉辦9個廟會,之後廟會漸少,現在向陽店的民間趕集活動僅包括農曆三月廿八的泰山廟會,以及農曆九月十六的向陽店騾馬大會。向陽村西有條街叫“羊兒上”,也是因當年此處為羊群集聚交易之地而得名,至今流傳著一句諺語:“馱不完的西八縣,填不滿的向陽店”,這裡是晉西北八縣赴太原的必經之地。



古鎮向陽,文化底蘊豐厚。據說當年楊家將抗遼,佘太君率兵曾在此駐紮。傳統戲劇《四郎探母》中的楊四郎,望丹闕而非遠,揮玉鞭而且去。暮出凌井驛,夜闖乾燭谷,與母佘太君相會於天門關內的向陽店。東西走向的正大街是向陽店的主街,將村子分為南北。明清時期,街上商戶眾多,老字號“同聚德”藥店創立於清道光年間,至今仍在營業。

  

向陽店是尖草坪區人口最大的村,上世紀70年代,向陽大隊下轄十個小隊,每個小隊有500多人。當時有順口溜“一隊二隊突擊隊,三隊四隊前進隊,五隊六隊戰鬥隊,七隊八隊勇敢隊,九隊十隊紅旗隊”。村民以高姓、劉姓居多,有“高、劉兩家,王半家”之說。村裡的巷子有張家巷、潘家巷、尹家巷、油坊巷、當鋪巷、龍天廟巷、真武廟巷、羊兒上、新道坡等。每到正月十五,這些巷子的居民都會在自家門前掛起花燈。十六的時候,人們會走街串巷賞花燈,俗稱“遊百病”,似乎有年年元夜時,街巷燈如晝之景。至於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事情,那時年少,不清楚……

  

村東有泰山廟,亦名東嶽廟、天齊廟,現僅存獻殿、正殿、東西廂房、西廊房等建築,2003年,向陽泰山廟被太原市政府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泰山廟坐北向南,二進院落,以獻殿為分界線,獻殿屬二進院中建築。中軸線兩翼:第一進牌樓兩側翼分設鍾、鼓樓;第二進院落分設廊房,獻殿兩側翼分設東、西廂房;正殿兩邊設耳房;牌樓對面設戲臺。現存建築原屬二進院。泰山廟獻殿(散棚)建築形式為十字歇山頂,具有元代風格。原來獻殿頂中央有小神閣,閣內有黃飛虎神像,四角塑有其他四嶽小神像,獻殿前掛一豎牌,九龍圖案,橫匾上寫“五嶽之宗”,內有兩個大鼓,為拜神祭祀所設,現存正殿與獻殿主體建築。相傳,農曆三月廿八,向陽店的傳統古廟會是為泰山廟中供奉泰山爺黃飛虎的生日,廟內舉行祭祀儀式,戲班為泰山爺唱戲3天,當地百姓前來還願,絡繹不絕。兩次廟會期間,方圓數十里的百姓來此趕廟會,看大戲,品小吃。川流不息的人群,抑揚頓挫的叫賣聲,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山西梆子……彷彿當年商業重鎮的繁華景象再現。廟會上,並北的傳統小吃“大印子”“帽盒子”“盤旋子”“蛤蟆夾蛋”“餡兒餅”“灌腸”等應有盡有。據說,泰山廟會作為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向陽店廟會正式申報市級非遺,這項延續了400餘年的古老民俗將得到全面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