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才說對錯,成年人只看利益

小孩子才說對錯,成年人只看利益

如果社會進步註定要犧牲一部分人我希望是他們不是我們。

錢買不到幸福,但可以避免痛苦

有錢和沒錢的差距在哪?

就是你這邊廂熱議著黃聖依家有滑雪場、遊樂場、有別墅那規模和設備足夠舉辦一個冬季奧運會了,自嘲著貧窮限制了想象力;

小孩子才說對錯,成年人只看利益

(整一片都是,只住著黃聖依兒子和婆婆)

那邊廂一則“六十歲婦人吃完一碗餃子就去跳樓為索保險”的新聞撞入你的視線。

小孩子才說對錯,成年人只看利益

你沒窮到極致,你還不知道世界有多絕望。

你以為貧窮就是找不到出路,貧窮是一不小心,就死掉了。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貧窮究竟有多可怕”?

幾個高讚的評論感受一下:

貧窮有多痛苦?

就是杭州一名患癌男子不願吸氧,只為多給女兒省兩塊錢。

就是你那20塊買了一杯飲料,有人卻因為20塊在接近四十度的高溫下鏟了一天地。

就是窮到有姑娘喜歡你你都覺得是一種罪過。

就是63歲婦人為了救兒子吃完餃子就去去跳樓,她永遠不知道自殺是不能獲取賠償的,即使是死忙她也換不回20萬救命錢。

窮到極致的絕望就是,用命換錢,命卻不值錢。

沒有人想過這種生活。

所以你會發現,所有戰爭的起源都是金錢和資源的爭奪,哪怕傷及無辜,大難臨頭都勢在必行。

成年人的世界只看利弊,所有決定其實都是利益驅使。

比感情更穩定的是利益交換

比利益交換更穩定的是創造共同利益

很早之前去一間娛樂公司面試,整個過程中最深刻的就是老闆的一句話:

我們這公司的人都很熱愛娛樂事業,是整個人陷進去那種,他們能為了採訪撰寫自己喜歡的明星每天加班,到月尾你甚至不用發工資給他們給他們一張tfboys的親筆簽名照他們就很開心了……

這是我聽到最震驚的一句話。

“好老闆跟你談錢,壞老闆跟你談情懷”大抵如此吧,就是一分錢不出所有員工為了“情懷”為了“理想”,高度“熱愛”自己的事業,然後不談工資不問收穫的付出精力青春為老闆打下一大片江山。

我也不知道一直靠著“情懷”支撐的公司能撐多遠?

與之相對的就是從來不談情懷只談金錢的騰訊公司了。

小孩子才說對錯,成年人只看利益

少少有點留意時事新聞的人都知道,騰訊就是抄襲起家的。直到騰訊市值五千億,而一眾有情懷的遊戲公司倒閉……

當你看到王者榮耀工作室發120個月工資作為年終獎時你沒有感覺嗎?誰不想做出一款月流水幾億的遊戲,一年賺了一輩子的工資?誰不想買豪車,住別墅?與之相比,情懷值幾個錢?

老闆出錢,員工開發,錢越多,員工越賣力,產品越好,公司賺得越多,員工得到的更多,這就是創作共同利益。

起初都以為能有情飲水飽,只有被現實打臉過才會發現,沒有經濟基礎支撐的所有感情都是經不起現實推敲的。

男人最大的魅力是階層

其次是獨立人格,再次是真心

為什麼越高級的男人越自律?因為他知道什麼才是他擁有一切的根本。

當小三成為成功男人的“標配”,出軌成為社會潮流,土豪為了娶老婆能投資策劃一個選秀節目,社會就透露著一個強烈的信息:金錢和人性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相比起只有錢的暴發戶、地主,“高階層”則是指一個男人的經濟、人品、思想,能力都在線。

如果一個那人財德兼備,能力卓越,這個男人就會成為很多女生心目中白馬王子。

退而求其次是獨立人格。

意識獨立,三觀明確,有自己奉行的一套行為準則,並有一定能力的優越男性。

比方說,鳳凰男、媽寶男就絕對不是獨立人格,甚至不是健康的人格。

擁有獨立人格確定了能否擁有自己的事業的能力與自己人生的主導權。這是很多女生口中的“潛力股”。

而如果既沒有積極實力作為基礎,又沒有獨立人格作為三觀一致的前提,在這情況下,“真心”是最不值錢的東西。

不是說沒錢就不配有真心,而是有能力的人更懂真心

國外有一項調查發現,智商越高,成就越大的男人越少對另一半說謊,因為他們知道欺騙的代價。

同樣,越是在商場中披荊斬棘在人際上利益為先在夜場中閱人無數的男人,越懂得真心的可貴,對自己對對方來說都一樣。

相反,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經歷過的“真心”只是鏡花水月。

感情,某一部分也是用利益衡量的。

幫忙,就要得到回報

誰也不容易,沒誰欠誰的一個幫忙,也沒誰欠誰一個寬容。

凡事都要有價值,沒回報的不幫。

太多不求回報的幫助讓你的恩情太廉價。養白眼狼的例子太多了,這不再列舉了。

你要做的是,讓你的善良更有價值

比方說,當成是一種“互為互利”的合作,抑或是人情的投資,保不準以後誰有困難呢,既然都要付出,我何不讓我的付出更有價值?

不在其位,不幫。

小孩子才說對錯,成年人只看利益

比方說,你看到你的同事或下級做某樣事很困難,可你只需提點一句或是幫忙擔待一下就能解決,你也不要幫。

老闆這個工資請你回來不是讓你做行政那份工作的。在其位謀其政,不論你的身份是什麼,總有與身份相應的權利與義務,也會遇上相應的困難,身為當事人就該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幫了第一次,以後就麻煩了。

對於需要幫助的那個同事來說,自己辛苦做一次,錯一次,肯定要比別人幫她解決來的深刻,這時候,“見死不救”就是對別人對自己最大幫助。

林林總總,你會發現,其實所有的問題都是對利弊的思考,所有的事情都是對價值的衡量。

小孩子才說對錯,成人的世界裡只有利益。

世界很殘酷,當你有能力邪惡的時候,你才有資格選擇善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