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裡,為何說瑛貴人是浣碧對甄嬛的一個陰謀?

李亞東

《甄嬛傳》裡,玉嬈大抵長得太像純元皇后,性格又似華妃,一入宮就被皇上盯上了。可是玉嬈卻與慎貝勒兩情相悅,

甄嬛為了妹妹有個好姻緣,想選新人入宮轉移皇上在玉嬈身上的注意力,浣碧自告奮勇攬下這個活,瑛貴人是浣碧特地挑選出來送進宮去的。



瑛貴人本是一個孤女,在危難之時得果郡王救助。後來被留在清涼臺做侍女,名喚採蘋。
採蘋進宮後憑藉她的美貌吸引皇上,又因為她溫婉 ,善良,謹小慎微的性格深得皇上喜愛,一路進封,被封為瑛貴人。她在宮裡沉靜低調,不爭不鬥,只過著自己的日子,可是終究遠離不了宮中的是非。卻不想三阿哥對其一見鍾情,落得個勾引皇子的罪名,最後皇上為了保全皇家顏面,賜死了無辜的瑛貴人。真是紅顏薄命啊!

浣碧深愛允禮的,好不容易才嫁與心愛之人,當甄嬛和她商議要送人給皇帝來爭寵時,浣碧立刻就想到了採蘋。其實浣碧選採蘋是動了一點小心思的。

一方面因為採蘋貌美如花,浣碧害怕對她構成威脅。當年在清涼臺時浣碧曾懷疑過姿色過人的採蘋不只是果郡王侍女!所以送她入宮就是丟掉一個包袱。

另一方面,當年在清涼臺發生的事,採蘋是貼身照顧甄嬛的,是親眼見過允禮和甄嬛之間那些不為人知的事情。若是道與皇上,甄嬛就徹底完了。浣碧一直都嫉妒果郡王和甄嬛的感情,她放這樣一個人在甄嬛身邊無非就是想制約甄嬛,不要再來搶自己的夫君

。這就是為什麼甄嬛聽到瑛貴人進宮時會如此吃驚的原因了。當然採蘋那麼感恩果郡王,即使知道這些真相,也不會說的,否則就是恩將仇報了。

說白了,浣碧送瑛貴人進宮,不但甩掉身邊一個潛在威脅,同時還在身邊放了一個制約她的棋子,一舉兩得。


姒莞萱

《甄嬛傳》中的瑛貴人可真的是躺著也中槍的典型形象了,按說瑛貴人的入宮應該是浣碧安排的一條長線,不料這條線卻被三阿哥踩斷了。浣碧安排採蘋進宮可謂是一箭三雕之舉。

為了轉移皇上對玉嬈的視線,浣碧安排了侍女採蘋進宮侍奉皇上。採蘋是浣碧精挑細選出來的,是從王府到清涼臺拔尖的美人,且還會彈琴,宮中待了多年的浣碧對皇上的喜好應該多少還是瞭解的,她應該有把握採蘋這樣的女子進宮時會得到皇上的寵愛的。其實,浣碧的眼光還是極不錯的,採蘋進宮之後很快得到皇上寵愛,先是封為瑛答應,接著又晉為貴人。

浣碧以讓採蘋進宮是以維護果郡王的處境的名義,所以首先浣碧送瑛貴人進宮是為了果郡王。若採蘋能得到皇上寵愛,那麼以採蘋對果郡王的忠心必會維護果郡王。

其次,既然採蘋美貌拔尖,且擅彈琴,這和通音律的果郡王便可能存在有共同話題,而且採蘋已經跟了果郡王五六年,且曾在清涼臺伺候的侍女都是可信任之人,說明在果郡王心底還是覺得采蘋極為可信的,二人之間是否會有繼續發展的可能,私以為浣碧是有此疑慮的。

浣碧本就不是果郡王的心上人,再加上府上還有一個孟靜嫻,浣碧大概也不會再允許出現一個人來分果郡王的心了。所以,此舉也為自己除去了一個潛在的隱患。

再次,浣碧送採蘋進宮,很難說沒有威脅甄嬛的意思在裡面。果郡王躺雪地救甄嬛的事情當時在清涼臺伺候的採蘋必然是一清二楚的,而這樣的事情在甄嬛回宮之後已經是她不可觸及的一個隱秘。

此時,浣碧卻送了一個知道甄嬛和果郡王私情的人進宮,這不能不讓人多想,浣碧是在提醒甄嬛,她是有把柄在自己手裡的。從另一方面來說,假如瑛貴人這條線不斷,也許以後會盛寵不斷,那麼她還有可能分去甄嬛今日所受的恩寵。不管怎麼說,送採蘋進宮對甄嬛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而甄嬛在聽到浣碧送進宮的人是採蘋之後也是愣住了。


花溪小妖

當甄嬛聽說浣碧送來的人是採頻(瑛貴人)時,臉上止不住微微一笑,其實原因很簡單


採頻當初在清涼臺見證了甄嬛和王爺的一段英雄救美的故事。當時甄嬛被廢出宮,身患咳疾是果郡王救了她。

而採頻對果郡王的心思浣碧是清楚的,把一個知道甄嬛和果郡王底細的人送到宮裡去,加上這個人又是甄嬛的情敵,如果稍有不慎,這對甄嬛來說就是一個巨大的定時炸彈。


不過還好三阿哥做死,不然浣碧的陰謀沒準哪天就實現了。

浣碧雖然是甄嬛的侍女,但她知曉自己的身世,加之又是一個有野心和不幹屈居他人之下的性格,和姐姐一樣喜歡的都是果郡王,偏偏果郡王對甄嬛愛得死去活來,除了自己是庶出之外,其他各方面條件都自覺不比姐姐差,但什麼好事都輪到姐姐頭上,種種原因造成了她內心深處不得不想和甄嬛爭一爭


某村村花

浣碧之於甄嬛不同於流朱,不知浣碧從何時知道自己的身世的,自此便心有不甘,典型的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她對甄嬛是很嫉妒的,當然這也不能全怪浣碧,應該怪那個看似忠厚老實實,其實道貌岸然的甄遠道,敢做不敢當,即使不是浣碧,換作旁人,有這樣的身世,恐怕也不能像流朱一樣心懷感恩,忠心耿耿。甄嬛也是個有心胸的,浣碧的種種她都沒有計較,還十分為她打算,這個長姐比父親還要合格。但浣碧的不安之心始終不變,覬覦皇上不成,又因果郡王安慰她幾句轉而惦記起王爺。果郡王心中只有甄嬛,浣碧在家宴上設計使王爺珍藏小像掉落,繼而成功嫁入果郡王府為側福晉。採萍是王爺



別院侍女,因王爺對其有恩,對王爺忠心耿耿,王爺亦待她親厚。當初甄嬛在王府養病時,浣碧就對採萍採藍心生妒忌,旁敲側擊打聽她二人身份。如今入府主事,焉能不拔除眼中釘,說的好聽是為長姐解玉嬈之憂,實則是怕她和王爺日久生情,本來已有一個鐘情王爺多年的孟靜嫻與她平分秋色,她又豈能容許採萍這樣容顏嬌美柔情似水的女子存在。採萍雖
知道果郡王與甄嬛的關係,但她的忠誠浣碧是有信心的,要不然如若採萍揭發他們,果郡王必死無疑,那對浣碧做為甄嬛義妹也不能倖免。所以與其說送採萍入宮對甄嬛是一個陰謀,不如說是為她自己掃除隱患,她對暗戀王爺的葉瀾依無計可施,對鍾情王爺的孟靜嫻也無能為力,對付一個小小侍女還是遊刃有餘的。這就是浣碧的格局,永遠難成大事。可惜瞭如花似玉的採萍,雖被封為瑛貴人,卻被三阿哥連累,早早地香消玉殞。


梅花落肩頭

浣碧對於自己的出身名門望族是有想法的,只是小時候母親死亡被父親當成一個在外買的丫鬟帶回府上介紹給大家卻是心有不甘的,所以身為丫鬟的她一直都不甘心屈居於姐姐身下做一輩子丫鬟,所以才有勾引皇帝不成又去勾引果郡王,使勁心機最後還是落的一場空,感覺自己無望才撞棺材死亡,


蘭花草130919001

瑛貴人,原名採蘋,果郡王所救之孤女,後在清涼臺做侍婢,之後被浣碧安排入宮,成為雍正嬪妃,最後被雍正賜死。那麼浣碧為什麼要安排採蘋入宮?她是出於何種目的呢?


浣碧嫁給果郡王如願做了王府的女主人,但果郡王心裡卻只有甄嬛一人,浣碧又怎會不知?她能主持王府大小事物也不過是果郡王看在甄嬛的面上。

皇上有意將玉嬈留在身邊,甄嬛為將皇上的注意力從妹妹身上移開,便想安排既可信又安全的人給皇上,這時浣碧變主動應下此事。當然!浣碧有浣碧的打算。既可以讓採蘋遠離果郡王身邊,使自己少個情敵,又可以在甄嬛的身邊埋下一枚棋子。


採蘋入宮成為了瑛貴人,她卻並不開心,原因是她已愛上果郡王。在御花園遇到三阿哥已經說明了一切,她說自己在思念家人,可她是孤女,哪來的家人?這家人說的就是果郡王。

浣碧怎會不知採蘋的心思,這才把她安排進宮。而採蘋以前又在清涼臺做事,說明當年甄嬛和果郡王在清涼臺發生的一切,採蘋都知道。這對甄嬛不就是一種威脅嗎?自己身邊少了個情敵,甄嬛的身邊卻多了個情敵。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採蘋年紀輕輕卻死於非命。

最可憐的就是採蘋,終其一生都是被人賜來賜去,為他人左右。可惜了這個溫柔善良的姑娘,到最後卻香消玉殞。


明天論娛樂

瑛貴人本是果郡王府的丫頭採蘋,因年輕貌美被浣碧送入宮中,後被冊封為瑛貴人。

瑛貴人是否是浣碧對甄嬛的一個陰謀不敢十分確定。但確是浣碧“一石三鳥”的犧牲品。

第一,採蘋年輕貌美,心思細膩,不爭不搶,對果郡王忠心耿耿又心懷愛慕。在浣碧這個小心眼的側福晉眼中是一個假想情敵的存在,保不準哪天就從幕後轉到前臺,成為真正的情敵。把採蘋送入宮中,浣碧去除了一塊心病。

第二,浣碧讓採蘋入宮,可以探測到皇帝對果郡王的態度,對果郡王是幫助的作用。這又拉進了果郡王府和皇宮的距離。也從一定程度上穩固了浣碧在果郡王府的地位。

第三,採蘋入宮,成功的轉移了皇帝對玉嬈的注意。浣碧幫助甄嬛解決了當時的難題,又讓甄嬛在宮中多了一個幫手。

但有一點值得注意,那就是甄嬛入宮前和果郡王的交往,尤其是在清涼臺果郡王對甄嬛的照顧,採蘋是一清二楚的。

浣碧送採蘋入宮,表面上是幫助甄嬛,暗地裡又何嘗不是時刻提醒甄嬛,遠離果郡王,做好自己的熹貴妃。也別做出什麼對果郡王府不利的事情。否則以採蘋入宮前的所見,絕對會將甄嬛至於死地。

從這點來看,說瑛貴人是浣碧對甄嬛的陰謀倒不為過。


生命是一個含淚的微笑



浣碧她娘是罪臣之女,是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入宮前父親要她好好照顧浣碧,她也做到了。在浣碧一而再再而三的算計甄嬛,耍小性子的時候,甄嬛也沒有記恨她,還把她嫁給了自己心愛的男人果郡王,能做到這個份上,她這個長姐做的還不夠稱職嗎?而浣碧對甄嬛有半點感激之心嗎?



浣碧就是個自私自利的人,眼中只有他自己,絲毫不會顧及任何人的感受,他把採蘋送進宮美其名曰是為王爺打算,幫她姐姐甄嬛,實則就是為了她自己,採蘋是王爺所救,這些年來對王爺也忠心耿耿,而且她看出採蘋喜歡王爺,看採蘋長的漂亮,她嫉恨採蘋,所以才想把採蘋送走。



她是有陰謀,她的陰謀是怎麼把情敵送走,把王爺身邊的女人都弄死,她好獨佔王爺!


紫瑟檸檬草

在劇中,瑛貴人是果郡王救回的孤女,被派來照顧甄嬛,這說明果郡王對瑛貴人的信任,甄嬛因玉嬈之事倍受冷落,與浣碧商議在皇上身邊安插一個可以為其說話的人,浣碧當即攬下此事,隨後就讓瑛貴人進宮。後來瑛貴人被三阿哥喜歡,在賜死她的同時也讓甄嬛暫時失寵,果郡王無端被疑。


用戶95099188125

首先我想先說說我對浣碧的看法,這是個讓人很不舒服的人,倒不是因為她個人的性格行事,而是因為人設——她是甄嬛有血緣關係的妹妹,卻在家族中被當做奴婢使用。

讓血親為奴,這在儒家傳統文化中是極其令人不舒服的,雖然儒教有吃人的一面,但對於血緣非常看重,可以說儒家制度就是以血緣為聯繫建構起來的。浣碧就算是私生女,就算是罪之女,正常的對待方式是要麼乾脆不認,要麼送去別人家當一般女孩扶養,但不可能讓她在自家為奴,這是對甄家血緣的侮辱。(而且中國講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就算是罪臣之女,如果朝廷不想連親家一起整一般不會怎樣,也沒必要隱瞞) 試想,儒家最重長幼尊卑,卻讓一個實際上的小姐自稱“奴婢”去伺候另一位平輩的小姐,罔顧綱常啊!

流瀲紫還借鑑紅樓夢,紅樓夢裡可是連庶嫡都待遇差不多,但主子丫鬟地位天差地別的,丫鬟再厲害也可能被打死或趕出去,難道甄家會這樣對自己的血親女兒?連冰與火之歌那種私生子不算人的背景設定,都不敢讓雪諾當奴僕去伺候蘿蔔啊。 結果甄嬛傳裡還真這麼做了,從爹到甄嬛,居然沒人覺得這有什麼問題,也沒人把浣碧當血親,都是一副我養了你這個奴才你該感恩戴德的模樣?
因此我覺得浣碧後來背叛過甄嬛也是情有可原,但是對於瑛貴人是對甄嬛的陰謀我是不認可的。浣碧是有一點小家子氣但是最後她嫁與果郡王也算是滿足了她一生的缺憾。她送瑛貴人給甄嬛一是為了能從皇帝那裡及時打聽他對果郡王的態度。二是瑛貴人長相美貌,難保果郡王垂涎,因此以她小心眼的態度也要送瑛貴人出宮。既給了甄嬛一個人情,也免得後顧之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