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安陽邁向新時代區域性中心強市

安陽,這座有著3300年曆史的城市,不僅是甲骨文的發現地、世界文化遺產殷墟所在地,也是紅旗渠精神的誕生地。在2016年9月召開的市第十一次黨代會上,安陽響亮地提出了“綜合經濟實力努力重返全省第一方陣”的目標。今天的安陽,踐行新發展理念,遵循高質量發展路徑,著力把城市打造成為創業之都、宜居之城、幸福之家,全市上下意氣風發,大步邁向新時代區域性中心強市。

古都安陽邁向新時代區域性中心強市

碧波洹園

以綠蔭城 路暢景美城添綠

安陽市統籌深入推進“城市雙修工程”和“百城建設提質工程”,制訂實施了城區園林綠化三年建設計劃,加快實施道路提升工程,城市生態建設、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明顯進展。

一是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2017年,安陽市打通“斷頭路”、修補坑窪路,修建分流島和公交港灣,市政路網的脈絡更加暢通,計劃實施的118項市政道路建設項目全部開工。截至當年年底,通車道路71條、在建47條。當年必須完工的65條道路全部建成通車,再次創下安陽速度。

二是改善城區生態面貌。2017年,安陽市組織開工建設綠化項目171個,其中,“兩廊、兩口、兩園、26處遊園、48座加油站、56條道路”等139個園林綠化項目全部完工,新增綠地面積2.08萬畝,中心城區綠地率達35.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1.55平方米,中心城區生態面貌大為改觀,市民可以在家門口見綠、親綠、享受綠色福利。

三是加強公園遊園建設。今年,安陽市計劃在城區推進185個園林綠化項目,截至目前,已經完成102個項目,城區新增綠地面積10410.5畝。全年計劃完工的8個公園中,龍安公園、建業生態公園、龍安區社區公園1、高新區社區公園2已基本建成並具備開園條件。

四是“創森”項目大頭落地。2017年,安陽市拉開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大幕,今年安排實施的224個“創森”項目已全面啟動,總規模達14.5萬畝,佔年度造林任務的76%,其中公園更側重突出主題和特色,城市出入口、主要道路綠化將實現一路一景、移步異景,以園林綠化彰顯城市魅力,打造城市名片。

以水潤城 讓水“暢、流、活、靚”起來

安陽市提出在城區打造自然、親水、生態、休閒的濱水空間,構建4個水生態文明區,建立“兩泉、三溼地、四渠、五河、六庫、十湖、十溝”水系網絡格局,最終形成“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城市水系風貌。

一是改善城區水生態環境。去年,安陽市規劃4個調水水源和14條調水線路,控制閘壩23個,全年向洹河、洪河等生態補水2.38億立方米,洹河市區段保持全年不斷流,蓄水面積和蓄水時間創近年新高。去年10月27日至11月13日,安陽市首次從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乾渠引用丹江水對洹河、湯河進行生態補水,累計引用南水北調生態水3063萬立方米,使市區河流、溝渠水環境質量得到明顯改善。

二是加大黑臭水體整治力度。去年5月10日,安陽市召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動員大會,對“三河、三渠、七溝、七坑塘”進行整治清淤,採取查(一戶一檔案)、治(一溝一方案)、管(一戶一辦法)措施,明確目標任務,落實主體責任,向黑臭水體全面開戰,共清理河道49.57公里,清理坑塘面積5.4萬平方米,拆除“違建”7063平方米,封堵排汙口850個,黑臭水體整治攻堅戰初戰告捷。

三是打造引嶽入安工程PPP項目。引嶽入安工程是安陽市一項重大民生水利工程,總投資5.4億元,主要包括引水工程和蓄水工程兩部分。項目建成後,每年可將7300萬立方米的優質水源從嶽城水庫引入城區千家萬戶,同時可增加洹河蓄水面積2300多畝,形成20多公里連續水系景觀帶。

以文化城 做好“活化、融化、轉化”文章

安陽是歷史文化名城,以文化城,傳承創新弘揚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安陽著力做好三篇大文章。

一是“活化”。目前,安陽市已建有殷墟宮殿宗廟遺址、中國文字博物館、紅旗渠紀念館、岳飛紀念館。新建的紅旗渠紀念館利用聲光電、模擬場景等現代科技手段,生動、形象地再現了當時修渠人民戰天鬥地的感人場面。創作的話劇《紅旗渠》和豫劇《紅旗渠》在省內外巡演後,深受社會各界好評。正在建設的文化項目有殷商曆史文化科技主題公園。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藝精品力作,使更多的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鮮活起來。

二是“融化”。安陽市通過組織全市1100多所中小學校學生到岳飛紀念館接受愛國主義教育、舉辦誦讀學唱《滿江紅》等活動,融入日常教學,激發廣大青少年的愛國之情、報國之志。依託谷文昌故居,召開主題座談會,組織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學習谷文昌同志先進事蹟。充分發揮紅旗渠幹部學院、紅旗渠紀念館和殷墟宮殿宗廟遺址在傳承創新弘揚革命文化和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巨大作用。

三是“轉化”。安陽市在推進改革發展進程中,始終注重把大力弘揚紅旗渠精神作為幹部群眾奮勇前行的精神動力。2016年、2017年,安陽市持續開展了“重返第一方陣,我該怎麼辦”“轉型發展、我們怎麼轉”大討論活動,大力弘揚紅旗渠精神,營造了思轉型、謀發展的濃厚氛圍。在今年即將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我們要結合弘揚紅旗渠精神,始終保持修渠人民的幹勁、拼勁、韌勁,把文化軟實力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硬實力,把“根”和“魂”變成“力”和“效”。

以業興城 打造四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安陽市委、市政府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轉型發展主攻方向,圍繞主導產業改舊培新。提升改造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著力打造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高端裝備製造、精品鋼及深加工、文化旅遊四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一是傳統工業升級改造。安陽市牢牢把握轉型升級主線,聚焦聚力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安鋼集團為龍頭,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和產業鏈延伸,提升鋼鐵行業整體競爭力,打造千億級精品鋼產業集群。一系列的舉措成果顯著:安鋼拉長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合力冷軋高延性帶肋鋼筋技術發展前景廣闊;遠大可建裝配式鋼結構建築、龍騰特鋼、兆通型鋼等一批鋼鐵精深加工項目建成投產……

二是培育新興產業增動能。圍繞國家支持重點和主導定位,安陽市積極開拓新的經濟增長點。新能源汽車產業園、通航製造產業園、哈工大安陽機器人小鎮、IT產業園、比亞迪雲軌生產基地、光遠新材料三期、小米手機、大數據產業園等一批重大產業升級項目落地建設。安陽市已有院士工作站6家,國家級、省級研發平臺107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5家,新的發展動能蓄積增強,推動新舊動能加速轉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