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家庭裡只有一個女兒,考上大學嫁到城裡了,老人的養老問題該如何解決?

老胡侃三農

百善孝為先,贍養老人既是子女的義務,也是子女的本分。該問題解決方案如下:


父母喜歡城市,將父母接到城裡

如果條件合適,最好讓父母在城市有自己的居住空間,以免家庭成員太龐大影響日常生活的自由度。

如果條件有限,可以考慮一起居住,兩家人和睦相處未嘗不可。

父母喜歡農村,定期看望父母

如果父母喜歡田園生活,習慣農村的環境,未嘗不是好事,因為農村空氣清新環境優美,適合老人居住。這樣的話,做女兒的做女婿的應該每週至少去看望一次父母,如果比較遠,那也至少半個月去看望一次,不能因為嫁出去了就像潑出去的水,養一個女兒父母不容易啊。

既然不能一直在父母身邊,就應該交代農村鄰居之間多多照顧父母,有什麼事情第一時間通知聯繫。

不要考慮請保姆和送養老院

我覺得這種做法既土豪又絕情,父母本來也不指望你太多,只需要你生活過得富足,能偶爾想想他們陪陪他們,所以不應該把他們丟進養老院不管,或者請個保姆自己溜之大吉。如果父母不介意這兩種方式還差不多。



覺得“熱心哥哥宇文笑”的回答走心了的點點關注,多多支持這一位原創型達人哦。

熱心哥哥宇文笑

老梁話三農,專注三農事,喜歡可以點個關注。

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呢?有三個解決方法,每個方法有利有弊,下面來說說我的觀點吧。

一、將父母從農村接到城裡一起住

因為你父母只有你一個女兒,他們老了,你又嫁那麼遠,身邊沒人陪伴,沒人照顧往往會感覺很寂寞,父母將你拉扯大,甚至還供你上大學,那作為子女的是不是應該好好的回報他們呢?除了需要解決父母的養老問題,如每個月給他們多少生活費,如果父母想女兒了,想陪在女兒身邊,如果女兒孝順,就建議將父母接去一起住,當然老人家在城裡住不住的習慣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二、父母留在農村老家,每個月給他們一定的生活費

事實上農村老人家往往住不慣城市的房子,這是一種生活習慣,住一段時間老人家就會憋的荒,還是農村舒服,我們要尊重老人家的想法。

父母老了,幹不動了,沒收入來源了,那作為女兒的你就是你父母的全部希望,父母從小將你養大,多不容易,你覺得做女兒的你,如果有條件,你是不是應該每個月給父母一定的生活費?這是孝順。

三、將父母送養老院

這種情況未免覺得有點殘忍,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最好不要採取這種措施,除非是自己工作忙無法分身,以及父母完全不能自理的情況下,然後交由養老院看護,到說的過去。

畢竟養老院有人幫忙照顧,自己出點費用,有空就去看望父母,而且老人家在一起算是有人陪伴吧。

為人子女,孝為先,養老不是問題,孝心才是關鍵,以上三個方法可以解決你這種情況,如果是我的話,我會選擇第一種,其次才會選擇第二種,如果選擇第三種,會被村民瞧不起,甚至唾罵的。

【寫文不易,有興趣就順手點個關注吧,不勝感激。】----老梁話三農


老梁話三農

最近半年一直在做智慧養老,對各種類型的養老機構,養老院, 日間照料中心瞭解的比較多。我覺得題主想問的是,留在農村的老人的養老問題該如何解決?

其實養老的分類,不是以城市戶口和農村戶口來區分的, 而是以生活自理程度來區分的。

一般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生活完全自理。 第二個階段是半失能, 需要有人看護。第三個階段是失能失智,需要有人24小時不間斷護理。

當這個老人是處於生活完全自理的階段, 他可以生活在農村,生活中自己的老夥伴, 對他的身心健康更有好處,少量勞動,或者偶爾幫忙照顧一下孫子女。

也可以隨女兒在城市裡生活,如果他能夠很好的適應城市生活的話。

女兒要做的就是對自己的父母多電話問候,每年安排體檢,掌握父母的健康狀況的變化。

可以安排父母去那種,以招收生活自理的老人為主的養老機構。針對這種生活自理的老人的養老機構 ,有點像包吃包住的老年大學,給老年人安排的活動 ,非常的豐富,讀書會呀 ,釣魚活動啊 ,爬山活動啊, 舞蹈活動啊, 攝影活動啊,手工活動啊,烹飪比賽啊,完全激發了老年人的生活熱情和興趣愛好。提供24小時的小夥伴服務, 遇到緊急情況 ,小夥伴隨叫隨到。就我目前看到的情況來說 ,進了這種養老機構的老人,都像找到了第二春一樣, 一副樂不思蜀的樣子。

當老人進入半失能狀態的時候,應該選擇好的養老院。這個好的判定是能夠方便就醫,離女兒比較近。這時可選擇日間照料中心,購買政府或者養老機構提供的居家養老服務。

當老人進入失能失智狀態的時候,應該果斷送有醫養資質的養老院。醫養也是這幾年國家重點補貼和扶持的項目。

國家對農村養老非常重視, 前不久政府工作報告裡反覆提及。每個年滿60,住進養老院的老年人,每個月都有100-2000的託底養老資金。


欣欣的小故事

大家好,我是生態蔬果種植達人李姐,很高興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今天分享的主題是農村家庭裡只有一個女兒考上大學,嫁到城裡了,老人的養老問題該如何解決?

其實這個問題和前幾天我在問答上回復的農村都這樣解決老人的養老問題基本上類似,那我今天的主要從這四個角度,和大家一起分享。第一,作為年輕人,工作再忙錢再要掙,切記不可忘了家裡的老人,一定要抽出時間,經常回家看看,哪怕只是陪他們說話,在老人身邊的子女,更應該幫助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兒解決他們生活中的各種難題,尤其剛才問題中的考上大學,嫁到城裡的姑娘老人的問題該如何解決?就更需要這個姑娘就更需要上心,因為整個家庭裡除了她唯一能夠贍養老人的,沒有其他任何人。


第二,村委會要發揮相應的作用,解決老農村老年人生活方面的一些具體問題,村委會婦女主人應該明確自己的責任,經常組織婦女開展相關的贍養老人的宣傳和教育工作,並建立相應的激勵和監督機制,充分發揮社會的監監督作用。


第三,加強農村醫療的衛生工作,完善合作醫療制度,提高農村的醫療服務水平,地方各級政府要加強對合作醫療的組織領導,完善和發展合作醫療制度。


第四,創造條件,逐步建立起老人能農村老人的保障保險工作,在繼續穩定和強化家庭養老方式和政府發放養老金的前提下,農村養老保險必須由家庭養老方式向社會養老方式過度,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延續的幾千年的家庭式養老受到強烈的衝擊,隨著計劃生育政策實施家庭主建小型化和核心化,農村的家庭收入減少,贍養的能力降低,現行的農村家庭養老方式難以承擔家庭養老的保障。


新農民說新農村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增加,未來的養老問題將會成為一個社會性的難題。而在優生優育的口號中,很多人都只生了一個兒子或者一個女兒,這樣的話雙方都是獨生子女,那子女就要承擔起四個老人的責任。而對於只有女兒的家庭,女兒外嫁出去後,那這時候父母該怎麼養老呢?畢竟農村中重男輕女思想的來源就是養兒防老,因為在過去農村人都不出去打工,老了之後有兒子在身邊照應。那只有女兒的家庭,怎麼才能更好的養老?

當然我們要認清一個問題,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現在的農村人都會往大城市跑,只留下老人在農村。這樣的話農村的養老問題就愈發的發人深省,但不得不說這就是非常普遍的現象。農村現在的人口流失現象大家有目共睹,除了過年過節子女能回家看看老人,平時的話也就是打個電話慰問一下。而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村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而這樣的家庭中一般老人的身體還算硬朗,帶孩子上學、做飯都不是難題。這樣的情況下養老其實很簡單,只需要每個月寄錢過去就行了,而老人有了經濟保障,生活上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但很多老人年紀大了,孫子也已經長大了,這時候老人已經七八十歲了。這樣的話有女兒出嫁的家庭,自然養老就成了一個難題。畢竟女兒出嫁之後還要盡到對婆婆的贍養義務,這樣之下無形中增加了女兒的負擔。而現在有些地方的養老則是由村裡牽頭,把老人餘下的土地承包或者入股,通過租賃土地的補貼錢結合養老金養老,也有的老人因為住不了太大的房子,就將自己的宅基地入股到養老社團,這樣也可以解決一時的養老問題。

但如果父母中有一人過世的情況下,父母的身體已經不能自理。這樣的就算要再多的錢也沒法花,而且生活中也比較寂寞,就需要女兒將父母接到家中養老,這樣才能盡到養老的責任。畢竟贍養父母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是不可以用金錢就能打發的。當然瞭如果女兒在城市中生活的話,那這樣的環境老人還是很不能適應的,一般老人都會要求回家。在農村雖然生活上不便,但最少還能有人說說話。而做女兒的可以給父母請一個保姆,照顧老人的生活起居,也算盡到做女兒的一片孝心。不知道大家在現實生活中如何養老的呢?

關注我,三農財富資訊搶先得!


新農村的日與夜

社會的發展促使農村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從“養兒防老”到集全家之力供養孩子上學,在外圖謀發展,不得不說這是很大的進步。但隨之而來的就是孩子遠離父母,老人的養老成為一大難題。尤其是獨生女的家庭更是困難。那如何能夠解決這一難題呢?

一、作為女兒要有責任感。“百善孝為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也是我們做人的基本原則。作為子女應該認識到老人含辛茹苦,扶持自己實現夢想,那是老人的愛心,而作為子女撫養老人卻是自己應盡的義務。所以,在自己生活在城市的時候,就要有感恩之心,要有撫養老人的責任感,不能放棄老人。對於在農村生活的老人,要時常回家看看,給他們溫暖和愛心,消除他們的孤獨感。

二、讓老人到城裡生活。農村要培養一名大學生而且還要在城裡有事業,那就得花費父母一輩子的心血,所以,當孩子功成名就時老人已經一無所有了,這時,作為子女就是回報老人的時候了。為了讓老人有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最好讓老人在自己身邊生活,如果女兒覺得與自己的家庭生活有困難,可以在城裡想辦法安置,這樣就可以就近方便照顧。我們可以給他們租一套廉租房,讓他們單獨生活,這樣既減少了與自己家庭的矛盾,又能隨時的照顧老人,讓他們安心生活。其實,近幾年,農村老人隨子女在城市生活的已有相當一部分了,這說明這樣的方式也是不錯的選擇。

三、要尊重老人的選擇。對於一輩子在生活在農村的老人,如果要到城市生活,他們可能一時心理上不能適應,尤其城市狹小的空間、吵雜的聲音、沉悶的空氣使他們難以接受,所以,有一些老人是不願意到城市生活的,這時,我們就要尊重老人的意願,不能強迫他們。而作為子女就要改變方向,我們可以利用空餘時間回到農村照顧老人,尤其是到節假日或週末,可以幫他們做做飯、洗洗衣服、聊聊天。所以,一切要以老人開心滿意為前提,只要他們幸福快樂才是作為兒女最大的欣慰。


遊子望鄉

大家好,我是農村第一書記;

我一直覺得,對於農村的家庭來說,孩子考上大學是一件很好的事。在城市裡會有更多的機會可以爭取,能夠在城市站穩腳跟,農村老人應該替子女感到高興。

現在農村的主要養老方式還是家庭養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養兒防老。這是個比較落後的觀念了,養兒防老可不是真正意義上,盡孝心的一種體現。養兒防老的實質是把子女當成了經濟工具。潛意識裡就覺得應該由子女來替自己養老送終。這是需要改變的一種思維模式,其實不僅僅是農村老人,所有人可以早早地為自己的養老做好規劃,可以為自己開設養老金賬戶。

總之,我認為觀念的改變是最為重要的。最後,我也希望養老保障制度能夠更為完善。其實,土地養老,社區養老對於農村的老人來說,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農村第一書記

獨女養老有以下情況:

一,雙方老人都身體健康,這樣還能為小家庭做些貢獻,減小生活壓力。

二,父母一方身體不好或雙方都不好,有孩子又要工作,肩上重擔可想而知。

三,父母一方或雙方都沒有經濟來源。這種情況再加上身體不好,雪上加霜,生活質量無法想象。



那麼怎麼解決呢?

一,共同居住。好處就是能互相照應,集中管理,節約時間和空間,減小精力的消耗。弊病就是沒有個人的自由空間,不過還說得過去。

二,交由養老機構代為贍養。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做法。這種情況必須老人願意才能實施,還得有相應的經濟保障。如果老人不願意,那隻好一起住了。好處是都有了自己的生活空間。缺點是不能隨時在一起缺少了親情,老人心裡會有孤獨感,生活質量降低。

三,還有一種情況就是,身體健康經濟條件允許,可以自由安排。願意住原來的家裡最好,因為窮家難捨,越到老了越是這樣。兩家來回走動也行,這樣也有益於身心健康。



最後希望政府把這一現實問題重視起來,出臺更多更好的政策,從根本上解決獨生子女養老問題,給我們獨生子女家庭解決後顧之憂,給社會增加一份溫暖。


愛成真緣未盡

觀念有病!都什麼時代還在說潑出去的水嫁出去的女兒!女兒跟兒子都一樣,誰都應該贍養老人,不用搬出法律,真到搬出法律那一天,黃花菜都涼了……


身邊幾乎都是獨身子女,婚前就把這個問題說清楚,你不嫁我不娶,男方辦酒席按照娶媳婦的流程走一套,女方辦酒席就按招女婿的流程走一遍,彩禮只是意思意思,兩邊都在,兩邊老人一起贍養!不然怎麼會有獨生子女壓力大,一對獨生子女夫妻要面對四個老人和兩個小孩,兩個小孩一個跟爹姓一個跟媽姓,要是同姓這個問題就好解決了!對於獨生子女,贍養老人壓力山大,工資不高,投資一般,上有老下下有,萬一四個老人一起病,估計得跳樓!

不過也有幸福的獨生子女,兩邊老人基本一邊一套房,自己就不用做房奴了....

真不知道你們是怎麼想的,難道女兒就不用贍養父母,大潤發都被馬雲收購了,你們觀念還停留在重男輕女上?還是養兒防老?醒醒吧,如果如題目所說,已經這樣了,還不如為老人準備點養老保險,看看哪家養老院不錯先去搶個沙發,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在身邊給父母準備套小房子吧,接到家裡是不可能了!


雲耔揚

如題,既然有女兒,那就好辦了。

問:有女兒,但上大學後嫁進城裡了,父母養老怎麼辦?

答:嫁出去的女兒不是潑出去的水!所以女兒雖已出嫁,但仍然有贍養父母的義務與責任!!!!

根據你的描述,可推測仍然有以前農村那種比較傳統落後的老觀點!即認為女兒嫁出去了。就是外人了,就沒有贍養父母的義務了。

這種觀點是落後的、不正確的、無法律依據的。

那這種情況下父母的養老問題如何解決呢?

實際生活中,由於女兒嫁進城了,把你接到城裡居住生活,你可能還過不慣城裡的生活

農村的老人在農村生活了幾十年,過慣了農村的生活方式,進城生活不一定能適應。有的老人呆一天就受不了城裡的生活。

另外,女兒在城裡可能是和公婆一起居住的,把父母接到城裡做做客,玩一段時間還好說,如果長久生活的話是會產生矛盾的。

一、把父母接到離家不遠的地方,找套房子給他們住

如果經濟條件尚可,在家附近租一套房子供父母居住是最好不過了,既避免了和公婆的矛盾,有能照顧到父母。

二、繼續在鄉下居住,時常回去看看父母

每月按時給父母生活費,讓親戚或鄰居偶爾幫忙照看一下,最重要的是每隔十天半月就回老家一趟。

就簡要回答這麼多吧。

刺楸,三農問答達人。以專注的精神致力於三農問題解答,關注我瞭解更多三農知識,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