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職業打假人”的敲詐,超市以及各位零售老闆應該怎麼辦?

他們具有專業的打假技能、熟悉消費領域的相關法律法規,但不願意看到的是,這樣的群體中存在有一部分以盈利甚至勒索為生的人群,“以假打假”,利用法律空白和商家息事寧人的心理獲得灰色收入。

對於惡意打假人的“調包、摳商品日期、藏快過期的食品”的手法,超市方面要加強門店的調查取證能力:保存好監控視頻,在貴重商品上做好標記等。一旦發現惡意打假,涉嫌“敲詐勒索”要在第一時間報警處理。

打鐵還需自身硬”、“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所以,門店的管理層對於職業打假人購買的“問題商品”需要有清醒的認識,確實是因門店管理不當所引起的,一定要做好自查和整改工作。比如過期商品的管理、商品生產日期的管理等,要從門店的營運環節嚴格管控,不給職業打假人留下任何鑽空子的空間。

面對“職業打假人”的敲詐,超市以及各位零售老闆應該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