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工務大機段征戰大秦線,圓滿完成首次跨局鋼軌道岔打磨施工任務

5月6日,經過5天長達2000公里的跋涉,成都工務大機段23名施工人員回到集團公司管內川黔線蒙渡站。至此,該段首次跨局鋼軌道岔打磨施工圓滿結束。

3月初,該段接到支援大秦線鋼軌道岔打磨施工命令。這是該段建段以來的首次跨局施工,施工地點在數千裡外的大秦鐵路。

為圓滿完成施工任務,該段圍繞施工組織、人員配合、作業安全和質量卡控等項點詳細制定施工預案,並做好實地考察及各項準備工作。抽調技術業務過硬、責任心強的23名精兵強將組成施工隊伍,並根據此次施工區段隧道多的特點,派出我國自主研發的全球首臺雙動力打磨車參與施工。

該段積極克服長途轉場、連續作業、氣候多變、環境艱苦、隧道較多、勞動強度大等不利因素,嚴格落實“零缺陷、零誤差”整修要求,努力消除長期頑固性、結構性病害,制定完善切實可行的配合方案和驗收標準,確保施工任務保質保量完成。

優良的設備狀態是安全施工的保證。每日開工前,該段都組織相關人員對雙動力打磨車進行“體檢”,保證大機“零缺陷、零故障”。施工中,根據大秦線隧道多的實際,該段精挑細選技術人員組成設備巡檢小分隊,實施雙動力打磨車“動態跟蹤、專人負責、科學巡檢”工作模式,第一時間處理電氣、液壓等各類突發設備故障,確保了施工順利進行。

大秦鐵路是我國西煤東運的主要通道,同時也是全世界年運量最大的鐵路線。線路上灑落的煤粉極多,鋼軌打磨產生的粉塵與列車運行揚起的煤粉充斥在較為封閉的隧道中,加之打磨產生的火花,安全隱患極大,工作環境也較為惡劣。為確保施工人員安全,該段專門準備了護目鏡、防塵面具等專用防護用品,同時制定了隧道打磨專項施工方案,要求在隧道打磨過程中噴灑水霧,全力減少空氣中粉塵、降低隧道內溫度。

此次打磨施工極大地改善了大秦鐵路線路狀況,為全線運輸上量打下了良好基礎。施工期間,該段安全優質地完成了大秦線大同工務段和茶塢工務段管內上下行線鋼軌道岔打磨任務,打磨質量均被評定為優。(劉若欣 何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