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红旗手”

身边的“红旗手”

——记朱码镇先进党员王寿兰

身边的“红旗手”

王寿兰,1951年出生,县朱码镇双路村人。1972年,风华正茂的她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先后担任过村铁姑娘队队长、村妇联主任、县政协委员,拿过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如今已68岁还依然奋斗在双路村环境整治的第一线。

自入党后王寿兰就深深感受到党员两个字的份量,暗暗立誓要在双路村这片土地上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1972年,村里各项工程建设百废待兴,王寿兰毅然加入村铁姑娘队,由于勤劳苦干、认真负责,很快成为队员们的模范。在参与修缮水利工程的时候,由于缺乏青壮年男性劳动力,二十一岁的王寿兰每天要用小推车载着两百多斤重的石头在施工路线上来回奔波。当时没有女性愿意担任铁姑娘队的队长,也是她挺身而出揽下重任,体格瘦弱的她面对接踵而来的种种质疑与非议,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她带队在全县付一调水利工地上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让村里的乡亲们刮目相看。此后,王寿兰在党的事业上愈战愈勇,干苦活累活总是冲在男人们前面,奋斗在乡村建设与农业发展的第一线。王寿兰这种巾帼不让须眉的“铁娘子”精神得到了地、县、公社党委的重视,多次受到表彰。在1979年9月,王寿兰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改革开放后,王寿兰在双路村连任村副书记、妇联主任,她在岗位上鞠躬尽瘁,一干就是22年。在工作之余,王寿兰还不忘帮助邻居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村里的李正玉因为得了脑梗,无力下田劳作,生活起居多有不便,王寿兰就经常到他们家里帮忙。同村的周兰芹,因为农忙连饭都来不及吃,她就主动提出帮忙,让周兰芹有机会喘口气。还有村里的高万凤,因为关节炎走路困难,田里的稻子到了秋收时节还来不及收割,王寿兰就主动来到高万凤的田里,协助她一起收割稻子。这些虽然都是小事,但王寿兰这种乐于助人的精神让村民们为之感动。

2002年退休后,王寿兰的家庭突遭变故,儿子罹患精神抑郁症,婆婆得了中风病,十八个月大的孙子嗷嗷待哺,一场场飞来横祸压得她喘不过气来。然而即便如此,王寿兰也从没有向领导诉过一次苦,从没有向组织喊过一次累,她用消瘦的肩膀和钢铁般的意志独自挑起生活的重担,起早贪黑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无微不至地服侍婆婆直到康复,含辛茹苦地将孙子拉扯长大……后来生活渐渐好转起来,年近七旬的她依然闲不住,自告奋勇地担任村里的卫生保洁员,奋战在村容整治的前线,村里哪里出现脏乱差的情况,她率先赶去清理干净,村里哪里的杂草长出路面了,她第一时间去修理平整。几年来,在王寿兰风雨无阻的整治下,她负责的区域总是村里的卫生样板区,同时她还帮助其他7位保洁员顺利完成工作。2018年春,在镇政府的号召下,王寿兰又挺身而出,主动承担村里的平坟任务,这项工作不仅又苦又累,还会与不愿配合的村民闹出矛盾。王寿兰早出晚归,跑断了腿,磨破了嘴,部分固执的村民终于被这位双鬓渐白的铁娘子感动了,纷纷响应她的工作,在不到一星期的时间里配合她平了60多个坟头。事后有人问王寿兰为什么退休了还要操这份心,她则平静地回答:“我是党的人,我要为党守护好这块土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