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工地下千米作業,上班過程常人看了心驚,他們卻談笑風生


每天從家或職工公寓樓出發到礦井上班,在經過開班前會、換工作服,在副井等候室乘坐乘人罐下到地下967米,再乘坐乘人車及步行,到達工作地點。每班8小時工作結束後再生井。享受礦上提供免費洗浴後下班回家。算上來回上班時間大約10小時。以前礦為職工免費提供8元錢的班中餐,因為大家口味不一,8元餐費直接打進工資卡。期間他們自行攜帶饅頭、水果、礦泉水等食物墊墊餐。而工人上班時乘坐纜車下到地下千米的過程,讓沒有

中煤新集口孜東煤礦地處安徽阜陽境內,礦全井田共有可採煤層10層,一水平標高定為967米,二水平為1200米。煤炭資源儲藏量7.3億噸,可開採百年以上,屬於國家特大型現代化煤礦。最近來隨著現代技術的運用,越來越多的現代化裝備實現了機械換人,職工的人數越少、工效大大提高。圖為口孜東礦鳥瞰。

口孜東礦年產400多萬噸煤炭,但只有2000多名礦工,大多來自本地,隨著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進入礦中上班。據悉,每天分三班,每個班8個小時。由於礦井對安全有嚴格的要求,對職工行為管理較為規範、嚴格。圖為5月26日下午一點,職工排隊上班。


圖為工人上班時,每個人都提著一個袋子,裡面裝的都是吃的。

開完班前會後,職工就洗衣房領取早已洗好的工作服。這些工作服都是每天下班後交到洗衣房免費清洗。

礦工們所帶吃的當中,以當地特色的煎餅、水果、饅頭居多,一般是兩個饅頭加兩個西紅柿或者梨子、蘋果、黃瓜等水果。礦上給大家每人提供8元錢的工作餐費,但他們說一般四五元錢的就能吃飽。

48歲的李克明18歲就開始在煤礦上班,井下工作30多年。他今天上的是下午班,一點不到就從公寓樓出發,花了4元錢,買了兩個饅頭和三個西紅柿。李克明說,他現在工資7000多。

礦工們上班後需要開班組會,強調井下作業的安全事項等,隨後便回到更衣室脫去自己的生活裝,換上工作服。此時碩大的更衣大廳,一片喧鬧。

47歲的吳家能17歲就到礦上上班,也有30多年。他說這30多年已經習慣了井下的生活。

下井前,吳家能和同事來到開水房,用碩大的茶杯裝一杯水帶到井下,解決工作時間飲水問題。據說礦上還為職工提供了桶裝水。

礦工下井,換好工作服後,回到一樓大廳領取礦燈和自救器以及瓦斯便攜儀,準備下井。圖為每個礦工領取瓦斯檢測報警儀都有一個牌子,專人專用,便於安全管理。

所有下井的礦工都有排隊進行安全檢查,最後經過虹膜考勤以後方可放行。

下井需要乘坐纜車,從地面到井下有967米,相當於300多層高樓。從地面到達井底大約需要4分鐘時間,纜車下行,呼呼作響。沒下過井的人倍感壓力,但大家卻司空見慣,談笑風生。

下到井下,立即有一種壓抑感覺,工作面距離井口還有一段路程,距離近的步行,距離遠的有乘人車,節省體力。

掘進二隊的職工今天主要負責打通巷道,現在礦井自動化程度高,基本都採用大型機械,且帶水作業,已經沒有粉塵。但他們要在井下工作一個班,才會迎來晚班的同事們,當他們重新回到地面,換衣洗澡回到家中,已經很晚,很辛苦。吳芳/攝影 乙圖原創作品,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