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巴西重回正軌,蒂特有何神奇之處

帮助巴西重回正轨,蒂特有何神奇之处

在蒂特成為巴西國家隊主教練之後,桑巴軍團有了完全不一樣的表現。那麼這名主教練到底有何神奇之處?BBC的南美足球專家Tim Vickery就為我們做出瞭解釋。

2014年7月9日,阿根廷通過點球大戰擊敗荷蘭,獲得了決賽入場券。但似乎人們並不是很在意這場比賽的結果,反而是沉浸在此前巴西對陣德國那場比賽之中——德國7-1巴西,這真是太令人驚訝了。

在這場比賽之後會發生什麼呢?

“現在巴西是不是需要一個全盤的改革計劃呢?”馬克-查普曼(Mark Chapman)問道。

“我希望如此。”我如是回答,但我也擔心,巴西在痛苦了十來天后,又是一個老樣子。

鄧加與巴西的另一個死衚衕

巴西世界盃之後沒多久,巴西足協做出了一個奇怪的決定,鄧加回歸巴西國家隊,再度成為了球隊主教練。2006年到2010年期間,鄧加一直都是國家隊主教練,但他並非是一個改革者,他迴歸國家隊看起來更像是巴西足協為了逃避現實——即便他們接受這樣一個現實,亦會招來無數批評的聲音。

兩年之後,2018年世界盃預選賽的第三場比賽,巴西下滑到了第六位。對於晉級世界盃決賽圈,巴西人非常焦慮。看起來這個國家正在失去自己的驕傲——他們的驕傲在於他們總能夠殺入世界盃決賽圈。

壓力之下的鄧加,本土進行的奧運會似乎成為了他最後的救命稻草,如果球隊能夠收穫一枚金牌,那麼他的位置也能夠暫時穩定下來,獲得更多的時間。然而情況並非如此,鄧加都沒有等到奧運會,就離開了巴西國家隊。在百年美洲盃的比賽中,他們戰平厄瓜多爾,輸給了秘魯,小組賽階段就被淘汰出局。懸在鄧加頭上的斧頭落了下來,科林蒂安的主教練蒂特成為了鄧加的繼任者。

蒂特成為國家隊主教練之後,球隊陣容上也出現了一兩個位置的變化。效力於中超球隊的保利尼奧回到了國家隊——儘管在當時看來,這是一個極具爭議的決定,但事後卻被證明是一個巨大的成功。同時,年輕的熱蘇斯入選國家隊,並且讓人們看到了希望。

在接下來的預選賽中,巴西一路順風順水,他們贏得了10場比賽的勝利,打平兩場,攻入了30粒進球,只丟了3球。且他們在熱身賽中一直都是和歐洲球隊較量。

儘管人員安排上並無太大的區別,但相較於鄧加,蒂特的球隊確實有了完全不一樣的結果。所以問題就來了,為啥蒂特能夠讓這支桑巴軍團變得如此與眾不同?

帮助巴西重回正轨,蒂特有何神奇之处

成功與孤立的危機

桑巴軍團的變化,不僅僅在於蒂特有著出色的執教能力,還在於他發現了巴西足球的不足,找到了癥結。

成功的危險,孤立的危險,這是巴西足球的兩個關鍵問題。

巴西足球並非生而偉大,這是一個逐漸偉大的過程。他們曾在四屆世界盃中奪得了三個冠軍(1958年到1970年),而這一期間他們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在於他們準備充分,並且策劃周詳。早在1958年的時候,他們就構建了強大的保障團隊,包括隊醫、體能專家,甚至還在很早的時候就嘗試了運動心理學專家的服務。

曾代表巴西國家隊出征1958年和1962年世界盃,並在1970年執教桑巴軍團的馬里奧-扎加洛在得知1962年世界盃上,三獅軍團連個像樣的醫生都沒有之時,差點兒因為吃驚而從椅子上掉了下來。

就戰術方面而言,巴西人融合了烏拉圭、阿根廷和匈牙利教練的思想,並且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他們就是四後衛戰術的先驅。

回顧1958年世界盃,巴西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歐洲舉起了世界盃冠軍獎盃。他們防守出眾,在半決賽之前一直都能夠零封對手。1970年,他們的4-2-3-1陣型更是所向披靡,讓全世界都感受到了桑巴足球的魅力。

然而如此之多的成功,讓巴西后來者們變得懶惰和自滿,他們傾向於相信自己的神奇來自於與生俱來的天賦。

其次,就是孤立的危險。幾乎沒有什麼巴西教練前往歐洲頂級球隊效力,即便是有,持續的時間也不算長。十年前的戰術革命,讓巴西足球完全失去了平衡。巴西足球中很多人都相信,傳控戰術並不能夠走向成功,側翼的快速反擊才是成功之道。然而他們的想法顯然是過時的,就如同2014年世界盃上,德國人吸取了瓜迪奧拉的戰術思想,並最終7-1戰勝了巴西。

蒂特——不斷學習歐洲的經驗

蒂特是巴西足球的一個例外。儘管乍一看,蒂特的簡歷並沒有什麼不同尋常的地方,他從來沒有為歐洲球隊效力,但蒂特除了有出色的溝通能力之外,他還是一名善於學習的主教練。

或許對於2018年世界盃預選賽中的桑巴軍團,我們可以貼上“我學會了如何學習”的標籤。

最開始的蒂特,也是一名堅持3-5-2陣型的主教練,但在和此前效力於朴茨茅斯的阿根廷中場安德烈斯-亞歷山德羅深入交流,並瞭解歐洲足壇的4-4-2陣型之後,蒂特表現得非常激動,並因此而開始不斷研究歐洲頂級球隊的表現。

與南美球隊相比,歐洲球隊最大的區別在於保持球隊的緊湊性的方式——蒂特在執教科林蒂安之時,就注意到了這一問題,並最終幫助球隊在2011/2012賽季拿到了聯賽冠軍和南美解放者杯的冠軍。同時他們還在世俱杯的決賽中戰勝了切爾西。

那個時候的科林蒂安有著極強的緊湊性,使得他們的防線很難被攻破,那是一支以防守穩固為基礎的球隊。隨著蒂特對於歐洲足壇的瞭解日益加深,更多的歐洲足球戰術被運用到了科林蒂安的身上,而這些策略也是進一步幫助球隊取得了成功。如今,蒂特將這樣的戰術帶到了巴西國家隊。

2016年11月,巴西3-0戰勝阿根廷之後,梅諾蒂對於蒂特的球隊讚不絕口。“他把防線推高了20米,球隊緊密團結在一起。這就像是1970年的巴西。”

帮助巴西重回正轨,蒂特有何神奇之处

蒂特與內馬爾

如果說鄧加是一個戰士,那蒂特就是一個智者。

如今桑巴足球再次讓人沉迷,他們在世界盃預選賽中的表現得到了無數球迷的關注。在這個經歷著經濟和政治動盪的國家,國家隊的表現成為了民眾眼中希望的燈塔。

如果蒂特決定參加總統大選,那麼他肯定能夠得到不少人的支持——至少在世界盃比賽之前,情況會如此。當然,蒂特並不希望人們開這樣的玩笑。

蒂特是桑巴軍團前進道路上的關鍵,而他和內馬爾之間的關係,則將很大程度上左右巴西的成功。

誠然如今的巴西並非如同2014年那樣過度依賴於內馬爾,他們在比賽中有了更加連貫的表現,團隊配合也更加流暢,但在內馬爾缺席的情況下,巴西人也很好地證明了自己。比如此前對陣俄羅斯和德國的友誼賽。

當然,內馬爾是巴西走向成功的助燃劑,但兩個潛在的問題同樣不能夠被忽略。

一方面,內馬爾是一個不斷尋求個人突破的球員,並非總能夠優先考慮團隊利益。此前巴西在溫布利球場0-0戰平英格蘭,內馬爾就一直在尋求展現自我才華的機會。如何讓內馬爾權衡好個人榮譽與團隊利益之間的關係?這是蒂特必須要考慮清楚的事情。

另一方面,蒂特還需要控制好內馬爾偶然出現的任性行為。

內馬爾在比賽中容易因為被對手激怒,將自己陷入不利的境地。在14場世界盃預選賽中,他吃到了6張黃牌,而在世界盃決賽圈的比賽中,他很容易因此而錯過一場重要的淘汰賽。畢竟人們都希望內馬爾能夠出現在巴西每一場關鍵比賽中,並最終幫助球隊闊別60年,再度在歐洲舉起世界盃冠軍獎盃。

(西地那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