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繮”電動自行車部部驚心,市民期盼加大管理力度

“脫韁”電動自行車部部驚心,市民期盼加大管理力度

“喂,你騎車不看人的啊!”昨日13時許,季華七路人行道上,一名沒戴頭盔的外賣小哥,騎著電動自行車快速從撐著遮陽傘的徐小姐身邊經過,差點將她刮到,花容失色的她只能對著絕塵而去的電動車發脾氣。

“脫韁”電動自行車部部驚心,市民期盼加大管理力度

電動自行車為搶時間闖紅燈

早高峰期,城市的每個主要路口都能看到電動自行車,它們穿行在上班的滾滾車流中,與機動車爭道,與行人搶速,險象環生。

在電動自行車駕駛者中,外賣小哥是一個數量龐大的群體,工作時與時間賽跑的他們也成為違法搶道的高發群體。繁華的祖廟商圈車水馬龍,隨處可見身穿不同顏色工裝的外賣小哥騎著電動自行車趕在送餐路上。這裡儘管有輔警站在路口指揮交通,幾乎每逢紅燈時刻,都能見到兩三名外賣小哥騎著電動自行車,快速越過斑馬線,駛向機動車道,與行駛的汽車爭道。

在南海桂瀾路南桂路口,電動自行車違法現象也很嚴重。14日12時到13時,有145輛電動自行車在此路口闖紅燈,其中超六成是外賣送餐車。

“平均一單收7~8元,最低是4.5元,一旦超時,每分鐘將扣2元,所以不能夠遲到。”該外賣員說,有時候碰到商家出餐慢,就沒法在意交通規則了,“自己小心點就行了,不會有事的”。

“脫韁”電動自行車部部驚心,市民期盼加大管理力度

一季度發生138宗電動自行車事故

然而,真的如外賣小哥說的會沒事嗎?據市公安交警部門統計,2017年,我市共發生涉及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297宗、死亡75人、受傷285人,死亡人數同比2016年上升近50%。今年第一季度,涉及電動自行車的交通事故就高達138宗,比摩托車交通事故高出兩倍多。

市公安交警部門統計顯示,造成涉電動自行車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有逆行、闖紅燈,也有非法駛入機動車道、未按規定讓行等。2017年11月26日,市民黎某駕駛電動自行車搭乘盧某沿禪城區輕工三路的非機動車道逆向行駛,為避開車輛,他逆方向駛入機動車道,與右轉彎的重型載貨專項作業車發生碰撞,造成兩車損壞、盧某當場死亡。

“脫韁”電動自行車部部驚心,市民期盼加大管理力度

電動自行車亂停亂充電引擔憂

除了交通違法,電動自行車亂停亂充電帶來的消防隱患也讓市民非常頭疼。近年來,我市已經發生多次因電動自行車充電引起的火災。

在同福西二街小區內,每棟大樓大門處停放了型號各異、大小不一的電動自行車。門口保安透露,晚上有居民把電動自行車通過電梯帶回家充電,有的則放在單車房充電。在32座樓下,一名老伯的單車房擺放了兩輛電動自行車,小隔層上堆放著膠桶、廢舊紙箱等各種雜物。老伯指著牆上的電插口說,他家平時就在單車房裡給電動自行車充電,每次都是充五六個小時。

周先生每天上下班需要騎電動自行車往返店鋪和家裡約10公里。他說,每隔三四天就必須給電動自行車充電,通常選擇在傍晚充電,偶爾會忘記拔插座,一充就是一整夜,“別人都是這樣做,應該沒問題吧”。

市民期盼政府加大管理力度

“不管走路還是開車,大家都怕電動自行車。”去年年底,市民麥小姐開車經過汾江路的一個路口,被一輛突如其來的電動自行車攔截在路口,“它從旁邊飆出來,斜著闖紅燈過馬路。”麥小姐說,兩車的不期而遇把她嚇個半死,“還好他沒有受傷,現在我看到電動自行車就自動減速,希望它別靠過來。”

除了私家車主,單車和行人也對電動自行車抱怨頗深。不少市民表示,電動自行車行駛在非機動車道太快,行駛在機動車道上又亂竄,給行人、車主都帶來危險,希望政府可以加大管理力度。

5月17日,國家標準委正式發佈《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的國家標準,對電動自行車設計車速、整車質量、電機功率等作出強制性要求。我市公安交警部門下階段將如何“清患伏虎”,佛山日報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