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的苦,你不懂!

巨頭的苦,你不懂!

電影《諾丁山》描寫了一個愛情故事,一個到英國拍片的好萊塢大明(星茱莉亞.羅伯茨飾演),偶遇諾丁山小書店的靦腆老闆(休格蘭特飾演),兩個人擦出愛情火花,終成眷屬。

電影中,茱莉亞.羅伯茨對休格蘭特告白,"I am just a girl, standing in front of a boy,asking him to love me”(我也只是個女人,站在一個男人面前,求他愛她)。這段經典,經歷20年,至今仍讓人動容,相信愛情的力量。

巨頭的苦,你不懂!

劇情中,茱莉亞.羅伯茨和休格蘭特的感情一度因為朋友“出賣”、狗仔隊蹲點糾纏而出現裂痕,在那場混亂的爭論中,

休格蘭特說:“你知道的,那不過是一天的新聞,過了明天,今天的報紙都會被丟掉。”

茱莉亞.羅伯茨搖搖頭說:“你真的不懂,這個報道會被歸檔。每次有人報道我的事,他們就會挖出照片。報紙永遠都在,我會永遠後悔。”

巨頭的苦,你不懂!

這個時代,賦予我們每一個人自由發言的權利,但有時,我們發現似乎距離真相的距離卻越來越遠。

巨頭們,忍無可忍

巨頭的苦,你不懂!

這些涉案文章多以“騰訊抹黑”、“騰訊是幕後黑手”等作為標題和內容。騰訊公司認為,這些文章主觀惡意十分明顯,傳播了大量歪曲事實、誤導公眾、詆譭商譽的內容,嚴重侵害了騰訊的商譽和“騰訊”品牌價值。

這樣的反擊,不僅僅是騰訊!

巨頭的苦,你不懂!

也是2017年8月,阿里巴巴起訴金融街偵探,之後11月,阿里巴巴和方興東之間的糾紛連續發酵。

這些巨頭們,市值動輒數百億美元,甚至上千億美元,為什麼會對網絡上的某篇文章“斤斤計較”,是他們氣量變小了?

氣量太小?巨頭心裡苦!

“不負責任的文字或者圖片,在網上至少存在三到五年,這對品牌的傷害其實是很大的。”一巨頭公司的相關人士這樣跟犀利君說。

巨頭的苦,你不懂!

就像《諾丁山》中,茱莉亞.羅伯茨和休格蘭特在一家飯店吃飯,隔壁桌的幾個男人隨口評價茱莉亞.羅伯茨飾演好萊塢明星是個bitch一樣。

巨頭的苦,你不懂!

那只是餐桌的談資,而當餐桌隨口的、不明真相的餐桌談資,登堂入室,並在網絡上大肆傳播之後,這些被淪為談資的人或者物,不管多麼強大,都可能是那個“螞蟻和大象”故事中受傷的大象。

我們會嘲笑“蚍蜉撼大樹”的自不量力(蚍蜉就是螞蟻),但在“大象和螞蟻“的故事中,螞蟻並非弱勢,大象並非強勢。

巨頭有巨頭的苦,所謂高處不勝寒,人間有疾苦。

巨頭的苦,你不懂!

在商業社會中,一個公司的品牌價值在於不斷給自己賦予內含,搶佔用戶心智。比如提到蘋果,大家頭腦中的印象是:逼格高、消費能力強,也許還愛科技……提到聯想,可能就是各種“招黑體質”……

為了能在用戶大腦中“植入”品牌價值,公司要各種市場投入,在電視臺、地鐵站、網絡等線上線下投錢,一年就是幾億、十幾億甚至上百億元,這在財務報表中會被列入“費用”一項中。

而一旦網絡上有商業詆譭的言論,被社交網絡放大,那就可能在用戶心中植入另一些負面標籤,這潛在的損失是:公司幾億、上百億元的市場品牌投入,大打折扣,甚至打水漂。

巨頭的苦,你不懂!

品牌傷害,很難量化,但那些商業謠言或詆譭,有時就像人體裡的慢性病,一點一點,最後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後果,而不僅僅是茶餘飯後的談資。

僅是談資?亦或“渾水”

如果僅僅是談資,大家也就一笑而過。

其實,品牌傷害之後,可能是一連串的其他反應。

很多巨頭都是公眾公司,即上市公司,市場的輿論對公司的市值影響是切實存在的,尤其如果一家公司市值上千億美元,那一句謠言或詆譭甚至可能造成動輒幾億美元、甚至幾十億美元的市值損失。

巨頭的苦,你不懂!

比如蘋果公司,4月中旬有一波言論:蘋果iPhone X 銷量不行。對此,蘋果股價暴跌,2周跌去12美元,按蘋果50.82億股的股本計算,市值跌去了600多億美金!

但是,剛剛發佈的蘋果季度財報顯示,一季度淨利潤接近14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5%,這直接給唱衰言論一個耳光,而且庫克說,消費者每週選擇iPhone X的次數比其他任何一款iPhone 都要多。

不過在蘋果公司用財報數據為自己“正名”之前,它不得不承受市值蒸發數百億美元的波動。

而對一家尚未上市的獨角獸企業而言,網絡上的言論,可能直接影響到這家公司的下一輪融資估值。

巨頭的苦,你不懂!

一定有很多人對“渾水”這家做空機構影響深刻。六七年前,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公司中,不少都遭遇過“渾水”的中傷,比如當年的奇虎360、分眾傳媒、新東方……有的確實做空成功了,但是很多企業,現在仍然好好的,而且市值遠遠超過了當年。

如此也能看出,即使滿嘴胡言,對上市公司的市值影響可能都很大。

而當下的很多網絡言論,可能無形中變成了“渾水”。

接下來一兩年,大量的公司估計會進行IPO上市,小米科技、螞蟻金服、滴滴出行、美團點評、騰訊音樂……個個都是行業的領先者,都是巨頭,網絡評論一定會越來越多。

犀利君預測,起訴可能會增加。

巨頭的苦,你不懂!

有人說,沒有一家牛逼的公司是被“寫倒”的。此話,無可厚非,不過,總有一種現象叫“人言可畏”,這裡面暗含著一種網絡效應,當一種言論被社交網絡無限放大時,就會有“網絡暴力”,我們也常常看到“劇情反轉”,只是,非真實的劇情,作為一種網絡噪音,就那樣存在著了。

尤其區塊鏈產生之後,非真實東西的存在,產生的影響可能一直存在。就像茱莉亞.羅伯茨在《諾丁山》中所說的那樣:“每次有人報道我的事,他們就會挖出照片,報紙永遠都在……”

法國哲學家帕斯卡說:“人是一根會思考的蘆葦。”有時,巨頭公司也像一根會思考的蘆葦,很強大,也很脆弱。正如一句話所說:你永遠不知道你的無心之言傷了我多少次。

蝴蝶扇動的那扇翅膀,會引發怎樣的“蝴蝶效應”,增加了這個時代更大的不確定性。

而我們,距離真相越遠,越要心存謹慎;距離真相越近,越要心存敬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