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人王進喜為大慶油田奉獻一生,因病逝世後,他的五個兒女今何在

新中國自成立以來,克服了重重困難不斷髮展,百姓從以前的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到現在的全面奔小康,離不開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這期間也出現了一批感動中國的人物,諸如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鋒,一心為民的人民好乾部焦裕祿,草帽書記楊善洲等都成為一代人學習的榜樣,而這其中也包括了普通的油田工人王進喜。

鐵人王進喜為大慶油田奉獻一生,因病逝世後,他的五個兒女今何在

王進喜1923出生於貧困的農民家庭,家裡的貧困讓他在6歲時便領著失明的父親乞討為生,長大後便去玉門油礦做童工,這一做便是做到解放。因為他經驗豐富,所以在1950年的時候,他便成為了新中國的第一代鑽井工人,1956年時他光榮加入共產黨,對他而言成為黨員意味著更多的責任。憑藉著出色的鑽井技術和勤勤懇懇的工作態度,他創造了全國鑽井記錄,他也因此被評選為勞動模範。

要說和王進喜和大慶的結緣也是巧合,在一次偶然的會議中,他得知東北正在開採大油田,他便想上級領導主動請纓,願趕往東北參加石油大會戰,王進喜在大慶不怕苦不怕累,一心只為開發油田,大家都稱他是鐵人,不管天氣惡劣,生病也照樣投入到工作中,他也成了大家學習的榜樣,上級領導也對王進喜的精神表示肯定並鼓勵大家都要學習他這種愛國奉獻不怕吃苦的精神,愛崗敬業也是中華民族的核心精神之一。

鐵人王進喜為大慶油田奉獻一生,因病逝世後,他的五個兒女今何在

但在疾病面前人總是顯得太過脆弱,鐵人王進喜也是如此,在1970年他因胃癌而與世長辭,年僅47歲,都說“虎父無犬子”,那王進喜的子女如今都怎麼樣呢?

而相比王月平的子承父業,二兒子王月甫小時候也是跟著父親和哥哥在大慶油田工作,但他對於學習的嚮往要高於油田,他選擇了回到學校並最終留在了宣傳部。

鐵人王進喜為大慶油田奉獻一生,因病逝世後,他的五個兒女今何在

大女兒王櫻同樣是追隨父親在油田工作,後來在油田結識了自己的愛人,兩人攜手努力,現在的生活也算圓滿。二女兒王月珍則沒有跟隨父親前往油田,而是選擇了加入軍隊,現在擔任部隊裡的藥劑師,為國家邊防獻出自己的一份力,而小女兒的命運則令人嘆息,出生便被告知發育不良,不久後變因病離世,著實令人惋惜。

作為晚輩的我們,應當學習王進喜同志愛國敬業能吃苦的精神,為社會建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