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表態:不擁抱區塊鏈是等死,急於區塊鏈套現是找死

6月3日,央視的《對話》欄目播出了在貴州數博會上對於區塊鏈圓桌論壇《把脈區塊鏈》的內容,這段節目比較大膽的對區塊鏈做了一些定性,很多朋友都擔心會不會做刪減,然而並沒有。還播出了"我國應該考慮自己搞一個數字資產交易所"這種較大膽的監管設想,著名的張首晟教授也重新解釋了他"區塊鏈的價值是互聯網的十倍"這樣的論斷,還有嘉賓稱如果不擁抱區塊鏈等於等死。下面一起來深度解讀央視《對話》對區塊鏈釋放出來的重大利好。

國家真正意義上的首次認可區塊鏈價值

央視表態:不擁抱區塊鏈是等死,急於區塊鏈套現是找死

首先,參與這次對話的嘉賓都是政商界、學術界大咖,對話的嘉賓有:貴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徐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理事長元道、特普斯科集團主席Don Tapscott、斯坦福大學講座教授張首晟、迅雷集團首席執行官陳磊以及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劉曉蕾等。

其次,關於區塊鏈技術板塊節目無刪減在央視播放,價值觀正,央視《對話》認可這次圓桌對話討論的觀點和結論,這毫無疑問是對區塊鏈價值很大的肯定。

而大會總結的這三句話"區塊鏈是互聯網的第二個時代"、"區塊鏈的價值是互聯網的十倍"、"區塊鏈是製造信任的機器"也是節目的精華所在,這些都在正面肯定區塊鏈的價值。

央視表態:不擁抱區塊鏈是等死,急於區塊鏈套現是找死

不擁抱區塊鏈不符合趨勢

就以上三個話題,嘉賓們進行了對話討論,大家一致表示區塊鏈的前景很大。對話重點指出區塊鏈是互聯網的第二個時代,不迎接區塊鏈不符合趨勢,貴陽市副市長徐昊在節目中說到:現在區塊鏈技術處於受精卵階段,處於早期,如果不擁抱區塊鏈等於等死。

央視表態:不擁抱區塊鏈是等死,急於區塊鏈套現是找死

迅雷公司陳磊認為,區塊鏈的競爭主要是主鏈的競爭,基礎公鏈是目前最大的機會,中國不應該放棄,目前大部分主鏈都是在美國誕生的。比特幣創造的是具有收藏價值的一種數字商品,直到今天還沒有老百姓看的見摸得著的區塊鏈產品。不認為區塊鏈現在有泡沫,並表示現在區塊鏈跟21世紀初的互聯網泡沫、2015年的VR泡沫有明顯區別。(主持人問到區塊鏈現在有沒有泡沫時,臺上其他嘉賓認為有泡沫)

劉曉蕾提醒大家,我們國家是禁止企業搞"愛希歐"的,也禁止開數字貨幣交易所,但是普通老百姓買賣比特幣等是合法的,但一定要防範風險。多數國家以及中國在內比特幣是不可以當貨幣或現金,在日本等少數地方可以。劉曉蕾教授認為現在我們國家應該考慮探索建立自己的數字貨幣交易所,以便於國家對公民的交易進行監管。

貴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徐昊認為區塊鏈最大的價值在於確立數權,互聯網是信息傳遞,而區塊鏈是價值傳遞。徐市長也展示貴陽市某地村民利用區塊鏈的實例。

急於在區塊鏈套現就是找死

央視表態:不擁抱區塊鏈是等死,急於區塊鏈套現是找死

《對話》中有嘉賓強調如果急於將區塊鏈通過非法手段變現,則是找死。現在的項目過早發幣其實是飲鴆止渴,很多項目拿到錢之後由於炒家割韭菜,被動變成了空氣幣。這種現象在區塊鏈行業屢見不鮮,尤其是在幣圈,空氣幣、傳銷幣亂象,不法分子利用區塊鏈的概念蠱惑人心,很多財迷心竅的韭菜們就上當被割了。

《對話》嘉賓劉曉蕾認為,做壞事要付出代價,對想要不做項目,只是刷"愛希歐"想圈老百姓錢的,國家的監管態度是比較嚴格。另外一個角度來講,現在的幣市,或者是大家炒作,加密貨幣的交易所非常像29年之前沒有SEC之前的股票市場,那個時候股票市場跟今天的幣市感覺非常像,內幕交易頻繁,操縱市場,有很多假公司,就像今天的空氣幣一樣,沒有任何市值內容,就在發股票就讓大家交易,所以跟今天的幣市亂象非常像。

正是因為這樣的情況,所以後來美國痛下決心進行監管,成立了SEC。對於我們現在的幣圈或者是鏈圈是期待監管,一方面保護老百姓,保護這些韭菜不受到傷害,另外一方面又可以不傷害這些創新,讓這些新技術有機會發展,這樣的監管出臺是非常有必要,可以說是勢在必行的。

監管自然是勢在必行,急於區塊鏈變現割韭菜的就是在找死,法律法規遲早會將那些機構處決。馬雲說:區塊鏈不是泡沫,但是虛擬貨幣是。那些趁著泡沫割韭菜的裸泳者,一旦泡沫退去,只會徒增笑柄,甚至晚節不保。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