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最流行的鬼故事合集——夷堅志(鬼怪故事四篇)

這裡給大家帶來四篇有關惡鬼害人的故事。

(夷堅乙志卷八)無頦鬼

我們鄉里有個白石村的村民,在十里外為別人打工紡紗為生。晚上的時候他就揹著紡機的機軸回家。這天月光明亮,他正走著,有個人過來對他講:“大哥,我膽小怕事,聽說這一帶晚上有鬼怪出沒,請讓我和你一起走吧。”村民不假思索就答應了。這人又說“啊,倘若真的遇上鬼,我們可怎麼辦呢?”村民答道:“要是我看見了,就用這個機軸砸它。我腰上還插了把大鐮刀,也可以砍殺它。”那人似乎嚇著了,稍微走的慢些,落在了後面。

沒走多遠,那人又在後叫村民:“有人說鬼是沒有下巴的,呵呵,你來看看我呢!”村民知道這傢伙是鬼怪,也不答話,默默抽出腰間鐮刀,猛地轉身,打算舉刀便砍。他只見面前那人沒有頭顱,只有下巴緊連著身體。黑暗中兩隻眼睛微微發光,深邃的瞪著自己,讓人毛骨悚然。沒等村民反應過來,那人已經消失不見。

​宋代最流行的鬼故事合集——夷堅志(鬼怪故事四篇)

無頦鬼

吾鄉白石村民,為人織紗於十裡外,負機軸夜歸。月正明,一人來曰:“吾膽怯多畏,聞此地有鬼物夜出,願得俱行。”民許之。其人曰:“脫有所睹,何以為計?”曰:“我見之,當擊以軸。腰下插大鐮刀,亦可殺也。”其人竦然,行稍後。又呼曰:“人言鬼無頦,試視我面。”民知其鬼也,舉刀回首欲揮之,頷與胸接,兩眼眈眈然,遂不見。

(夷堅乙志卷一)臭鬼

開封人張儼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那是宋徽宗政和末年清明節的時候,一個太學(古代大學)的士人和同學外出喝酒取樂。回來時,他們沿著汴堤而上。士人無意中發現身後十多步開外有個白衣人跟隨,看起來是個相貌堂堂的漢子,身上卻飄來一股惡臭氣味,讓人難以忍受。士人本以為這是偶然相遇沒有在意,結果自己剛踏進太學,那白衣人就跟了進來。他很吃驚,問同學這是怎麼回事,大家都說沒看見有人跟著。這下士人覺得更奇怪了。

等到士人回到自己房間,那白衣人就站在他身旁。敲他呢,他不答應;罵他呢,原地消失了。剛要高興,忽地又重新出現在面前。士人實在沒有辦法,只能任那個白衣人跟著。結果那臭味越來越濃,比剛開始厲害了幾倍,士人怕的不得了。有人見狀,教他說:“

恐怕這是因為你福分淺薄,被冤孽劫持所致。何不回老家奉養雙親,不要再考慮什麼功名了,或許才能免災啊。”士人沒有辦法,只有照做。他剛剛離開汴京,那白衣人就越來越遠,後來竟然不見了。

士人在家待了好幾年,不能不感到很是抑鬱。父母又重新讓他研習學業,他自己也忘了之前的怪事。這樣士人就回到汴京報告主官。過了一個月,他因為辭送客人,到了舊日喝酒的地方。竟再次見到那個白衣人。白衣人厲聲叫道:“這回我不會放過你了!”說罷,緊緊跟隨士人不放,那個臭氣也越來越嚴重。士人當場神志恍惚,大病臥床,十多天後便去世了。

臭鬼

開封人張儼說,政和末年,清明日太學士人某與同舍生出□(陸本作“郊”。)縱飲。還,緣汴堤而上,見白衣人在後,相去十數步,堂堂一丈夫也,但臭穢逆鼻。初猶意其偶相值,已而接踵入學。問同舍,皆莫見,殊怪之。逮反室,則立左右,扣之不答,叱之則隱。倏忽復見,追隨不少置,臭日倍前,士人不勝其懼。或教之曰:“恐君福淺,或為冤所劫。盍還家養親,無以功名為念,脫可免。”乃如之。甫出京,其人日以遠,遂不見。士人家居累年,不能無壹鬱,二親復督使修業,心忘前怪矣,遂如京師參告。逾月,因送客至舊飲酒處,復遇其人,厲聲曰:“此度見汝不捨矣!”相隨如初,而臭益甚。士人登時忱忽,遂臥病旬日卒。

(夷堅志補卷十七)青州都監

宋徽宗宣和年間,陝西有一位武官被任命為京東路分都監(在河南山東一帶掌管本地禁軍軍務)。他的官舍安排在青州(今淄博下屬)。

這位武官上任過了一年,有一天他忽然看見照壁(遮蔽大門的牆壁)後面有個很大的青面鬼,傲慢的坐在那裡,頭都頂到了房梁。武官很有膽量,他並不懼怕,取出弓箭便射,正中那青面鬼的肚子。青面鬼卻笑著說:“中啦!”武官又射,青面鬼也說:“射得好!”這樣武官連射了20來箭,把青面鬼身上射的跟刺蝟一樣,那鬼卻一點也不動。

很快,武官看見兩個小鬼挾持著他的母親從房間裡出來。因為怕傷害到母親,武官只得扔了弓箭前去搶救。他一面和小鬼爭奪,一面喊自己的孩子僕人來幫忙,卻沒人回應。他轉頭看照壁之下,一家人的屍體正擺在那裡。屍首重重疊疊,每個都中了一箭,都是剛才自己射的。男女老幼20口人,只剩武官母子二人倖存,他們驚訝悲痛幾乎昏死過去。

官吏們趕緊上報到青州府,府帥派下屬官員來探查,大家既奇怪又無計可施,只能買了棺材給遇害的眾人收斂。棺材停一天,明日就要出殯。武官打開小房間準備拿東西,猛然看到死去的一家人都聚集著坐在裡面,又像沒死一般,只是如同睡著了似的。詢問他們事情的來龍去脈,卻都糊里糊塗沒有任何印象。大家揭開20口棺材,只見裡面

全部放著簸箕掃帚桶兒勺子之類。人們大驚,武官趕忙帶著家人搬遷,只能空著這鬧鬼的房子了。

​宋代最流行的鬼故事合集——夷堅志(鬼怪故事四篇)

青州都監

宣和間,陝西一武官為京東路分都監,官舍在青州。到任逾歲,忽見照壁後一大青面鬼倨坐,其頭高拄屋棟。武人膽勇不懼,取弓矢射之,中其腹。笑曰:“著。”又射之,曰:“射得好!”連二十發,矢集其軀如蝟毛,鬼殊不動。俄二小鬼挾都監母從房出,畏或傷害,乃舍弓箭奪救之,呼諸子僕妾為助,了無一應。回視照壁下,則一家人盡死,疊屍地上,每身帶一箭,皆適所射者。老幼二十口,唯母子二人存,驚痛幾絕。廳吏走報府,府帥遣僚屬來視,鹹怪愕無策,但為買棺收殮。留一宿,將出殯,偶啟便室取物,見一家聚坐其中,元不死,渾如夢寐。扣其始末,昧無知覺,於是揭棺,乃各貯箕帚桶杓之類耳。急徙他所,而空厥居。

(夷堅志補卷第十七)劉崇班

宋徽宗政和初年,內殿崇班(宋代高級武官職務)劉良士去河北帶兵,他領著全家到了一處鄉村驛站。

這個驛舍很是荒涼,連燒柴倒水的人也沒有。劉良士召喚負責的亭長,卻發現亭長在其他地方住,過了好些時間才趕來。劉良士劈頭蓋臉把亭長罵了一頓,亭長叩拜道:“

驛站已經被鬼怪佔據,容不得一般人居住了。前後許多過往客人都沒有敢去住的。”劉良士笑道:“我一輩子可沒有怕過,這麼熱的天氣,放著大房子不住,難道還去住旅店嗎?”

他命令屬下立刻撤去了驛站的門閂,入內以後,見到庭院裡野草都長的一尺多高了。劉良士問亭長怪物在哪兒出沒。亭長說:“大多是在西廂房小廳那裡。”劉良士便讓跟隨的士兵們在中堂站成一圈戒備,並且設置床榻,讓老婆兒女休息。自己則專門把床設在西邊據說鬧鬼的地方,帶著弓箭隨時自衛。

當晚二更後,劉良士警覺的發現有個白衣老人拄著柺杖走了過來。老人對他說:“我是這裡的土地神,每每恨妖怪在此害人,我的力量卻不足以制服他們,只能看著嘆氣罷了。聽說崇班大人您很有膽量,今天晚上正好那一群鬼怪都喝醉了睡下未醒,我想乘此機會把它們都捆來,請大人您斬殺。這樣就能清除為害一方的妖孽,為民眾謀福利了。”劉良士大喜道:“那真是好啊!”

老人立刻去了。不一會,抓了一個怪物過來,看不大清楚是什麼鬼怪。老人說:“請崇班大人快下刀,不要等它們發覺。”劉良士當即揮刀把這怪物斬首,聽得呦的一聲。不久後老人把怪物連續捆來,劉良士便一個個接著斬首。

到了四更天,砍了三十多個怪物,到處都是流血的屍體,腥味逼人。老人對劉良士拜謝道:“這下終於完了。”言畢走向廊屋,拍手大笑著消失了。劉良士開始覺得有點不對,叫人拿來蠟燭進廊屋查看。結果他全家老小盡皆身首異處,不留一人。

劉良士這才發現剛才殺的都是自己親人,不禁又驚又悔,哭喊著發了瘋。過些天,他便含恨去世。亭長趕緊報告上級,官軍前來把這所驛站完全焚燒拆毀,那些怪物終於消聲覓跡了。

劉崇班   政和初,殿中崇班劉良士赴河北將官,挈家至村驛。驛舍荒涼,無一人供薪水,呼問亭長,乃在他所居,久之始至。劉叱責之,叩頭對曰:“驛為怪物所據,不復容人跡,前後過客亦無敢居者。”劉笑曰:“吾平生無怖畏,當此炎暑,舍大屋弗居,而棲泊旅邸邪?”使即撤扃。見庭階蔓草盈尺,詢怪物所止,曰:“多在西廂小廳下。”劉戒從卒環列中堂,設寢處,使妻孥居之,自置一榻坐西邊,以弓箭為衛。二更後,有白衣老叟荷杖至,曰:“吾為土地神,每恨妖魅害人,而力不能制,再視嘆息而已。聞崇班素負膽氣,今夕適群鬼皆醉臥,欲乘此時盡執縛以來,請君殺之,以清一方之孽,為萬人之利。”劉欣然曰:“幸甚。”叟即去。頃之,擒一物至,不甚了了,曰:“請崇班下刀,毋待其覺。”即揮刀斬之,有聲呦然。已而連續擒至,次第斬首。約四更時,斬三十餘級,橫屍流血,腥氣逼人。叟再拜遜謝曰:“盡矣!”趨下廊廡間,拊掌大笑而沒。劉始疑焉,呼燭入視,則全家大小盡皆身首異處,不遺一人。劉驚悔,哭叫發狂,越日而死。亭長言於官,焚拆此驛,其怪亦絕雲。

志怪小說夷堅志系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