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最大的齧齒類動物是什麼?

觸不可及263

我們的地球總是奇妙而值得探索的。如今小巧的老鼠,他們的親戚在2百萬年前卻

大如野牛。

(左側人類,中央莫尼西鼠,右側水豚)

目前已知歷史上存在過的,最大的齧齒動物是已經滅絕的莫尼西鼠(Josephoartigasia monesi)。

這種巨型老鼠親戚身長3米,站起來有1.5米高,重達接近1噸,更有科學家估計能有1.5到2.5噸重!這種體型和我們現在能看到的亞洲野牛類似,較激進的推斷更是能夠有犀牛的大小。

(左側為莫尼西鼠復原圖,右側為公牛的體型對比)

這種巨型齧齒類於1987年被發現於烏拉圭的拉普拉塔海岸,當時出土了一個幾乎完整的頭骨。直到2008年,各種科學的分析結果才得以產生。


對於復原莫尼西鼠的生活,我們大約可以參照現代水豚為例子。

莫尼西鼠生活在中上新世,也就是人類產生之前,距今400到200萬年左右。當時的南美洲委內瑞拉和烏拉圭地區河流眾多樹木繁茂,眾多動物聚集生活在這裡。

那些河口三角洲地區,氣候溼潤,森林密佈,例如奧裡諾科河(Orinoco River)與拉普拉塔河流經地區(La Plata River ),就是莫尼西鼠生活的理想家園,這種大型齧齒類在此用它30釐米長的門齒啃咬咀嚼各種草類,水生植物和水果。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植物來維持自己龐大的身軀。

(圖為現代奧裡諾科河流域環境)

據判斷,莫尼西鼠的顯眼門齒還被用來挖掘,以及爭奪和雌性的繁殖權,也有可能用來防禦南美洲那些兇猛的食肉動物,比如聞名遐邇的劍齒虎,斷面熊,以及殘暴的恐鳥和鱷魚。

經過分析估計,莫尼西鼠的最大咬合力有4165N(牛頓),是現代老虎的三倍之多。但是在同時期各種巨大食肉動物面前,總是不那麼夠用的。

靠著自己的體型優勢,莫尼西鼠取代了原本生活在當地的另一種大型齧齒類——長尾豚鼠(pacarana)。這種齧齒類也有250到700公斤重,只是在更大的近親面前顯得黯然失色。


到了300萬年前,南美大陸和北美大陸的地殼在巴拿馬地區連接在一起,兩個大洲的物種開始了混合,由於不適應新的生活環境,這幾種大型的齧齒類慢慢消失在了地球的演化歷史中,一些較小的近親物種反而得以生存。

直到現代,我們還能見到如今最大的齧齒類——水豚,它正頑強的生活在南美叢林之中,用實際行動證明著齧齒類的強大生命力。

(本文參考了《科學》雜誌,《國家地理》,《英國皇家學會會議記錄》等文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