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山崎大隊真的全軍覆沒了嗎?

人生160601958

和亮劍裡面的很多戰鬥一樣,所謂的山崎大隊在歷史也是有原型的。這個原型就是岡崎大隊,而這場戰鬥名字就叫關家堖戰鬥

戰役背景:這場戰鬥發生在1940年,屬於百團大戰第三階段的戰鬥。1940年8月20日,華北八路軍在八路軍指揮部的命令下,在敵後對敵人的交通線發起了規模空前的破襲戰。也就是百團大戰。1940年10月初八路軍達成了大部分戰役目標,同時八路軍戰士也比較疲勞,百團大戰前兩個階段戰役結束。

接著鬼子就發起了大規模的報復,在敵後的戰鬥都是這樣,因為實力更強。鬼子在遭到八路軍襲擊之後往往都會開始掃蕩,這次鬼子華北指揮官更是想要彭德懷的項上人頭。這次的掃蕩比以前更為殘酷,鬼子見人就殺,見房就燒。實行焦土政策。八路軍總部對此相當憤怒。


2:戰役過程,八路軍總部準備給殘暴的敵人一點教訓,打退一兩路敵人,正巧岡崎大隊進入了視野。岡崎大隊在掃蕩過程中誤打誤撞的找到了八路軍最大的兵工廠黃崖洞兵工廠,八路軍部隊129師386旅迅速趕來增援。山崎大隊放了一把火就跑了。

在八路軍對進入腹地的岡崎大隊進行合圍的時候,岡崎大隊佔領了易守難攻的關家堖。關家堖特殊的地形對於戰役最後的結果有較大影響。關家堖是一塊山崗,山頂有一塊方圓幾百米的平地。北面就是懸崖,下面是深溝,只有南坡平緩一點,可以作為進攻路線。但是在戰役過程中,日軍有效的利用了山頂的窯洞,將窯洞打通。同時利用有利地形跟八路軍死抗到底。八路軍付出了很大的犧牲。

最後八路軍通過挖暗道攻上了山頂,在日本人的工事,暗堡的阻礙下陷入苦戰。最後由於日本大部隊的增援,八路軍最後只得放棄戰鬥。

3:戰役結果

:在擁有絕對優勢兵力的情況下,面對只有510人和3門山炮的山崎大隊。八路軍戰鬥兩晝夜仍然只消滅了部分日軍。無論是八路軍戰報,傷亡600餘人,日軍傷亡280餘人。還是陳賡回憶的八路軍陣亡1000多人。這場戰鬥都是比較失敗的,由於一直堅持進行這場戰鬥,彭德懷也受到很大爭議。

4:原因,這場戰鬥打成這樣的原因大概有這幾個

1:日軍提前佔領了易守難攻的地形

2:長時間進行遊擊戰八路軍的攻堅能力下降很大,當然彭德懷也稱鍛鍊八路軍攻堅能力也是他堅持進行這場戰鬥原因。

3:日軍戰術素養相當好。尤其是在建立工事,修建暗堡,合理配置火力方面,日軍能力很強。

亮劍裡面李雲龍消滅岡崎大隊確實比較讓人開心,但是真實的歷史是殘酷的,日軍的戰鬥力是強大的。不過這也沒什麼辦法,電視劇這麼拍國人喜歡看。事實上這是人的本能,趨善避惡。沒人想天天看讓自己不開心的事。

事實是,假如你不能在戰場上成功,無論你有多正義,多無辜。你都不會贏得戰後的成功。你的後代面對別人的後代也不會理直氣壯,因為別人內心毫無波瀾的道歉一下就完了,我們卻無法逃脫憤怒與痛苦。

強大才是唯一的解決辦法。


走向深藍

首先,歷史上不叫山崎大隊,而是叫岡崎支隊,是一支編制在500人左右的日軍掃蕩部隊,歷史上圍殲崗崎支隊的作戰,並不叫李家坡之戰,而是大名鼎鼎的關家堖之戰。



其實從戰役規模來看,這場戰役的規模並不算大,只是八路軍計劃為圍殲500人的日軍部隊而已,但是在百團大戰的歷史中,這場戰役卻是大書特書,因為在整個戰役中,八路軍先後投入兩萬人(包含擔任阻擊的部隊),卻始終沒有殲滅對手,在日本援軍增援的情況下,八路軍只能提前選擇撤退,讓對手成功突圍而出,八路軍自身還造成重大傷亡,這也是我軍戰史上為數不多的兵力至少在對手十倍以上,卻不能將對手殲滅的失敗戰例,甚至也引起了百團大戰八路軍主力過早暴露、不能承擔正面作戰等各種話題的討論,這場戰役其實沒有改變戰爭局勢,但這場戰役的慘痛失利,卻也成了百團大戰中不能迴避的一筆。

也正是因為如此,上世紀90年代拍攝的八集連續劇百團大戰,和兩年前的電影百團大戰,劇中都重點描述了這段歷史。



而戰鬥中,由於最後八路軍選擇撤退,日軍成功突圍,我方也無法掌握日軍詳細的傷亡數字,而日本方面對於該場戰役的記錄也著實不全,從剩餘的文件記錄來看,日軍只承認在這場戰役中陣亡50-60多人左右(包含不同說法),但很可能這是一個縮水的數字,因為在八路軍選擇撤退之前,關家堖日軍控制的陣地至少有一半已經被八路軍佔領,岡崎支隊長也被擊斃,日軍的損失不會太小,只是由於援軍的到來而無法擴大戰果,不過即便按照八路軍方面統計的斃傷日軍400多人,雙方仍然打成了5:1的傷亡,如果對比整個百團大戰八路軍與日軍的損失對比,顯然關家堖之戰,八路軍打的很難看。


遼寧資深球迷

《亮劍》雖然是一眾神劇裡難得的接地氣之作,但有些地方也存在演義成分,就如獨立團大戰山崎大隊的原型戰鬥,八路軍129師大戰岡崎支隊的關家堖戰鬥。

此戰的背景是百團大戰,在日軍屢屢得手,國內投降派輿論開始有了市場時,國軍在正面戰場作戰不利,難以提振國人抗戰信心。八路軍轉入敵後作戰已有3年,創建了敵後抗日根據地,並發展起來一支40多萬人的武裝力量。在1940年8月,華北地區組織發動了一場破襲戰,原本預計20多個團參加戰鬥,破襲範圍在正太鐵路的一段。戰鬥打響後,各個地方報上來報上來的番號共有105個團,於是仗越打越大,彭老總親自拍板,定作戰名稱: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在華北地區遍地開花,各地日本駐軍都被打懵了,好像到處都有八路軍,日本軍隊不得已分段防守各個要地,達不到機動兵力快速集結的戰術,陷入被動挨打。毛主席在延安聽聞百團大戰的消息後,大為振奮,發電報給彭老總,說:像這樣的戰鬥能否多組織一兩次?於是百團大戰進入了第二階段,一直戰鬥到1940年10月上旬,各個接戰部隊久戰兵疲,紛紛脫離接觸,百團大戰結束。

大戰中,日本和偽軍部隊在此戰中傷亡2萬多人,八路軍傷亡1.7萬人。八路軍的傷亡主要是缺少攻堅能力,為了攻克鬼子的一個據點,不得不犧牲很多戰士的生命。像意大利炮這麼高端的攻堅設備,八路軍是沒有的,即使是在參加關家堖戰鬥的八路軍總部特務團,也沒有攻堅重武器。紅軍時期紅軍尚有攻堅戰例,而抗戰時期,八路軍打了很多年游擊戰,受制於武器裝備和作戰方式,攻堅戰一直是弱項。直到1948年解放濟南,解放軍的攻堅能力才被上升為主要戰術。

這一點在1940年10月底至1941年1月的反掃蕩戰爭為敵所乘,包括彭老總、劉伯承、陳賡等老一輩革命家一直都對關家堖的攻堅戰耿耿於懷。

八路軍連續作戰3個月,急需休整,補充彈藥,攻勢漸漸減弱。日軍則在初期的打擊下,逐漸反應過來,並且立刻進行了報復性質的掃蕩作戰,即是臭名昭著的“三光政策”。八路軍由此進入內線作戰,百團大戰轉入第三個作戰階段。

在1940年10月底,一支500餘人的岡崎支隊,在行軍時走錯路,誤打誤撞進入了八路軍設在黃崖洞的兵工廠。八路軍日子苦,沒有武器裝備,好不容易建立了一個兵工廠,全軍上下都當成寶貝一樣。日本人只當是看到一個簡陋的手工作坊,可是發現已深入八路軍駐軍腹地,四面八方的八路軍越來越多,日軍匆匆退軍。

彭德懷對日軍一個500多人的小部隊就敢於在八路軍根據地腹地掃蕩的現狀很不滿,他希望打一兩場殲滅戰,打擊日軍的囂張氣焰。於是他仔細研究日軍的撤退路線,當日軍退到武鄉縣蟠龍鎮關家堖時,剛剛從戰場退下來的129師正在附近休整,於是彭德懷就想用一個師的三個團,加上總部的特務團,大約1萬人,合圍並吃掉這股敵人。

作戰命令下達後,八路軍各部迅速到達指定位置,但是戰鬥並不如彭德懷預計的那樣輕鬆。攻堅武器和攻堅戰術的缺失,讓八路軍付出了慘重的傷亡。包括陳賡、劉伯承都在戰場向彭德懷請命放棄攻打關家堖。彭德懷的作戰意志很堅決,一定要殲滅這股敵人。《亮劍》裡的李雲龍坑道進攻,在關家堖戰鬥中也有過體現。日軍將窯洞連在一起構成火力網也給了彭德懷深刻的印象,在朝鮮戰爭中,志願軍的坑道戰也應當借鑑了關家堖戰鬥日軍的佈防策略。

關家堖殘敵實際上如彭德懷所預見的一樣,已經是最後一刻了,彈盡糧絕,很多陣地已經白刃戰了。日軍滿負荷作戰幾個晝夜,已經沒有戰力了。當日軍在等待最後的時刻來臨時,他們發現虎狼般兇猛的八路軍,在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後退軍了。

這場近在咫尺的勝利之所以在最後關頭被放棄,是因為附近馳援的日軍已經打到了關家堖外圍。如果在拖延下去,八路軍甚至可能被日軍反包圍。因此,彭德懷下達了撤軍命令。此時,八路軍已傷亡2000多人。由於最終沒有佔領日軍陣地,因此日軍的損失沒有明確的數字,從71人到400多人都有。日軍戰史檔案的記載相互印證,日軍被擊斃人數大約在100人到200人之間,其餘多數負傷,在其他日軍的救援下,得以活命。

這是八路軍的一場敗仗,不管是彭德懷還是劉伯承和陳賡,都對1940年10月31日的戰鬥中犧牲的戰士們感到痛心。一個國家貧弱的國力,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士兵的戰鬥力。八路軍戰士們不缺乏勇氣和犧牲精神,但是他們盡了全力也不能在攻堅戰裡殲滅區區500餘殘敵,除了日軍的裝備精良,單兵作戰素質高之外,我們的士兵們的武器太過簡陋,不得不用寶貴的生命來填補這國力的差距。


而知而行

歷史上山崎大隊的原型為岡崎大隊,李雲龍殲滅山崎大隊的戰鬥就是百團大戰中的關家堖戰鬥。此戰遺憾的是並沒有全殲山崎大隊,該隊510名日軍的最終傷亡結果,據幾個版本中的傷亡數量最多的報告也只是消滅日軍400人,俘虜日軍傷兵2人,而參戰的一萬多名八路軍傷亡兩千多人。

1940年8月,岡崎大隊誤入黃崖洞,八路軍總部的水腰子兵工廠就在附近。八路軍發現日軍後,將其包圍在關家堖,戰鬥打響。

此戰八路軍方面由彭總、劉伯承、和陳賡指揮,集合3個旅2個團,雙方激戰兩晝夜,日軍甚至出動了飛機轟炸支援,打到最後日軍彈藥幾乎耗盡,雙反展開白刃戰,結果日軍數千援軍到來,八路軍主動撤出戰鬥,岡崎大隊剩餘一百人突圍而出

此戰結果卻是不像《亮劍》中演的那麼輕鬆,八路軍也比日軍傷亡要大,但當時雙方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單兵作戰能力,都存在著巨大差距,八路軍作戰完全是憑藉著一股精神,用犧牲填出來的勝利,國民黨軍隊也是如此。

撇開那些抗日神劇,稍微看下真實的抗日戰爭,就知道我們的前輩能夠取得最終的抗戰勝利是多麼的不容易,在此,向所有抵禦日寇的老兵們,致敬!


漁樵侃史

我是叔承侃歷史,我來回答。

根據歷史上的真實案例,案件當中的這一場景應該是在抗戰時期著名的關家堖戰役,這次戰役是我軍2000餘人包圍日軍一個大隊,約600人,但是戰役的結果並不是特別美好,戰役結果是我軍幾乎全殲整個在關家堖的日軍部隊,大約有數十名日軍從把我軍包圍圈跳出。


而在電視劇亮劍當中,李雲龍所在的部隊通過用土工作業的方式,向前推進數十米,最終將日軍壓縮在一個小的包圍圈,採用集束手榴彈將其悉數消滅,只記得在小時候看到這一點的時候,還是感到有趣的為當時李雲龍的想法和靈活的頭腦所觸動。

但這次戰役也是飽受爭議的一次戰役,關家堖戰役在百團大戰當中是第三階段最大的一次進攻戰役,慈善,雖然取得了較為大的戰果,但八路軍傷亡十分慘重在亮劍當中,這一點沒有得到過多的體現,雖然顯示第一次攻擊我軍付出巨大傷亡,但遠沒有歷史上傷亡的慘重程度之高



真實的歷史就是真實的歷史,歷史永遠是讓我們感覺到有那麼一絲遺憾,歷史也永遠都是那麼的真實,戰爭是殘酷的,戰爭更是不近人情的,影視作品是歷史的延伸也是歷史作為文化的一種傳播方式。


叔承侃歷史

電視劇《亮劍》事件大多取材於真實歷史,人物塑造的有血有肉,與抗日神俠劇相比正經已算是良心好劇了。劇中李雲龍的部隊依靠巧妙的土工作業和漫天飛舞的手榴彈攻勢,順利的全殲了孤軍深入的山崎大隊,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歷史上有沒有這次戰役?當然有!但組織實施這次作戰的,名頭要比劇中的李雲龍響亮的多,是總部的彭大將軍。作戰結果卻沒有劇中描述的那樣順利,敵軍並沒有被全殲,客觀來說,我方並未達到戰役目的。

“關家堖血戰”就是《亮劍》中刻畫的圍殲山崎大隊之戰,不過敵寇的名稱是岡崎支隊。

1940年10月17日,日軍第37師團(難稱精銳)派出三個支隊深入太行山區腹地實施掃蕩,其中一個支隊正是臨時三個聯隊抽調兵力組成的岡崎支隊,支隊長是第37步兵團參謀岡崎謙受步兵中佐,含3個步兵中隊,1個機槍小隊,人數560人。

支隊長岡崎謙受中佐是頭一次獨立帶隊,誤打誤撞中,曾經摸到距離八路軍總部和129師師部只有5公里的溫莊,遭遇八路軍三個團的頑強阻擊,激烈的戰鬥持續了2天,總部轉移後,八路軍達到了阻擊目的,撤出了戰鬥。

屬於孤軍深入的岡崎支隊未敢追擊,另闢新路,居然又摸到了八路軍的黃崖洞兵工廠,經過激戰被岡崎支隊佔領,其時已有大批武器彈藥被轉移,但仍有很多手榴彈、子彈被其繳獲。

這下把彭老總徹底怒,決定不惜代價拿下岡崎支隊,八路軍集合了7個團的兵力,在關家堖一帶包圍了岡崎支隊。岡崎支隊見勢不妙,佔領了易守難攻的關家堖高地,固守待援,日軍其他援兵也得知消息,迅速趕來。

10月30日凌晨4時,八路軍開展攻擊,力求在敵人援兵到來之前拔除眼前這顆肉中釘,應該承認,此時的岡崎支隊表現出了困獸猶鬥的勇氣和較強的戰鬥素養,在八路軍總攻之前的一夜之間已經挖建出了戰壕等防禦工事,把半山腰的窯洞打造成連片碉堡。

付出極大傷亡之後,八路軍仍然沒有攻上山頭,後來也的確採取了李雲龍式的土工作業。歷經兩晝夜激戰,無數次衝鋒後,終於衝上關家堖高地,展開白刃戰,敵軍在支隊長岡崎戰死的情況下,也表現了極強戰鬥力,八路軍始終沒有實現全殲敵軍的目標。

在各處敵軍相繼趕到的情況下,八路軍退出了戰鬥,岡崎支隊殘部被敵軍大部接應撤走。

事後八路軍也組織各部隊來到關家堖高地現場,仔細觀察日軍所構建的防禦工事,進行了認真學習,總結教訓。日後的八路軍百戰成鋼,最終打造出了一支讓世人驚歎的優秀陸軍,應該說,當年的關家堖之戰,雖然沒有實現短期戰役目標,但還發揮了長期的積極作用的。


歷來現實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薩沙是最反對意淫劇的,也特別厭惡《亮劍》這種電視劇。

這種打雞血,扭曲甚至翻轉歷史的東西,如果被日本人看到會怎麼樣?人家會笑成什麼樣子?

這一戰就是著名的關家堖戰鬥。實際上,是我軍集中2萬主力圍攻日軍岡崎支隊500多人。

這區區500多日軍,竟然殺入10萬八路軍的腹地,攻擊我軍極為重要的黃崖洞兵工廠。日軍將黃崖洞兵工廠摧毀,

此戰不但我軍兵力佔優無比優勢,我們還使用了大量迫擊炮,甚至還有山炮部隊。

結果呢,苦戰2天,沒有能夠殲滅岡崎支隊,在日軍增援下被迫撤退。

八路軍承認傷亡2000多人(戰死589人、傷1570多人,共計2160餘人。),說日軍傷亡400多人,只剩100多人。

但日軍戰史明確記載,日軍陣亡50人(含指揮官岡崎)傷亡149人,總數199人,傷亡只有五分之二。

關家堖僅僅是一個普通的小山崗,周邊有幾個窯洞和幾條土溝,日軍臨時挖了一些戰壕而已,根本沒有什麼堅固工事。

在火力和兵力絕對優勢下,吃不掉敵人,可見此時八路軍戰鬥力下滑是明顯的。

打了這幾年游擊戰,放棄運動戰,導致部隊攻堅沒有經驗,沒有辦法。

戰鬥中,很多八路軍年輕戰士不怕死,前仆後繼衝鋒,死傷巨大,但就是攻不上去。

關家堖可以說是我軍一件很丟臉的戰例,這個對戰史略有了解的人都應該知道。

但亮劍作者竟然在小說中把結局扭轉,說全殲了日軍,這不是打雞血又是什麼!

和抗日奇俠傳,有什麼區別?


薩沙

事實的真相總是越辯越清,關於當年抗戰時的關家堖一戰,其結果,時至今日,恐怕沒有人再會懷疑了!

為什麼八路軍以那麼強大的兵力,不但未能全殲區區五百多人的岡崎大隊,自已反而還傷亡慘重呢?這是由當時敵我雙方的綜合實力決定的,是不由人的意志可以改變的。事實上百團大戰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敵人的‘後方’,只佈置了很少的武裝力量,往往僅憑一個炮壘或幾個人,就控制了一個地區數個縣,這就為八路軍敵後大破襲,創造了條件。而日寇被瞧不上眼的土八路暗損了一下後,為安定它的‘後方’,便抽調力量回來大掃蕩,使八路軍及‘根據地’,遭受了很大損失。基於各自的力量原因,日寇往往憑一個大隊的力量,就敢在我根據地橫衝直撞,岡崎大隊就是這樣,誤撞到了我八路軍的黃崖洞兵工廠。彭老總為了打擊敵人的這種囂張氣煙,以使敵不敢隨便‘掃蕩’,才不惜代價進行了這場關家堖戰鬥。

這場戰鬥的功過是非,見仁見智,但有一點是確定的,這就是由此可見,戰爭的勝負,由諸多因素決定,光憑勇敢不怕死,或者在缺少條件的情況下,想要憑哪個軍事家的智謀,或是憑想象出來的神話,並不一定就能獲得勝利。同時也可讓人知道,那種抗日神劇,或者誇大了的抗戰戰果,都是不可信的,且其實是有害的。只有正視敵人,才可能最後戰勝敵人。


愚公說道

顯然沒有,戰鬥原型應該是關家堖戰鬥,不但沒全殲,我軍還傷亡極大。(電視劇中是山崎大隊,實際是岡崎大隊)



日軍一個掃蕩隊,一般來說一挺輕機槍由機槍組攜帶870發子彈,由大隊行李隊攜帶1440發。關家腦上的岡崎支隊,一挺輕機槍差不多有2200發子彈,兩天基本就打完了。




一杆三八步槍,步兵單兵攜帶120發,大隊行李攜帶160發,聯隊行李攜帶160發。也就是說,一個大隊級戰鬥群被圍,一支三八步槍有280發子彈。(這個數量對於抗戰期間的中國軍隊,我軍一杆步槍能有50發就相當不錯了,一般就十發)



關家腦打了兩天,日軍子彈就基本打光了,說明一杆三八步槍這兩天基本就打光了280發子彈。(其實實際戰鬥當然不會持續整整兩天,激烈的戰鬥就幾個小時)



從亮劍電視劇裡面也能找到根據,那時候去旅部開會,最後拿下攻擊任務的是程的772團,這可是386旅的主力團之一。(要不然也不可能把主攻任務拿下來,攻擊幾次都沒拿下來,然後撤換攻擊部隊,可見傷亡有多大。(那時候八路軍都是超編制的,更何況主力團)



而有人說電視劇裡的挖坑道可行嗎,鬼子佔據山坡地地形,居高臨下,你土工作業,這個工程量不小,小鬼子有迫擊炮,隊伍基本集合不起來。其實也不可行,所以亮劍裡是挖坑道全殲有些不實。實際既沒法挖,也未全殲。(鬼子大部撤走)


李三萬的三萬裡

說句實話"山崎大隊",還真是在電視劇《亮劍》中得到的一些相關了解知識。

"陳瞎子"所率領的一個團,在苦戰八小時損失慘重的情況下依然不能攻破"山崎大隊"的防禦陣地。此時李雲龍所率領的八路軍獨立團,接替了"陳瞎子"所部繼續圍剿山崎大隊。


李雲龍率領的獨立團,採取的是循序漸進的士攻戰法。把工式挖到了山崎大隊的眼皮子底下,然後一舉全殲了山崎大隊。

歷史上是否全殲了山崎大隊咱不知道,反正在電視劇《亮劍》中是被消滅的乾乾淨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