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要被扇10個耳光?抗戰底層日本兵過得就是這樣的生活

眾所周知,二戰時期的日軍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奇怪綜合體,上下級之間既壁壘森嚴、等級鮮明,又有著所謂“下克上”的傳統。1942年12月,在中國的魯西北,山東臨清附近的館陶縣,發生過一起“下克上”的典型事例的“館陶事件”。這是侵華日軍士氣低落、風紀敗壞的代表,讓侵華日軍丟盡了面子。

每天要被扇10個耳光?抗戰底層日本兵過得就是這樣的生活

每天要被扇10個耳光?抗戰底層日本兵過得就是這樣的生活

(鬼子掃蕩)

1942年,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第12軍第59師團第53旅團獨立步兵第42大隊駐守在以臨清市為中心的東臨道北部,其下屬的第5中隊駐紮館陶縣。當時正值日軍於1942年9月末至12月下旬對山東半島的抗日根據地進行大掃蕩。日軍的檔案記載:“1942年12月27日,獨立步兵第42大隊第5中隊長福田通知金丸軍曹、金子兵長、向裡、岡田、鈴木上等兵、田邊一等兵六人調往大隊本部,並於次日到臨清的大隊本部報到。除此六人外,還有四名不在軍營駐地的士兵也在調離名單中。”

這六名日軍士兵剛剛調離過,對再次被調動甚為不滿。當晚,六名日軍士兵外出飲酒時,辱罵並毆打了上級,中隊長也遭到毆打威脅。之後,鬧事士兵違反內務條例,夜宿酒店不歸。

每天要被扇10個耳光?抗戰底層日本兵過得就是這樣的生活

(下克上,鬼子軍官遭了殃)

這還不算完。次日,這幾名日本兵繼續在外飲酒。根據調出者行前需進行裝備和軍裝檢查的規定,中隊長派人通知他們回營,但卻遭到毆打。下午,數名日軍士兵闖入中隊辦公室,謾罵毆打上級,甚至拔出軍刀做劈砍狀威脅上級。中隊軍官逃離了辦公室。於是鬧事的日本兵手持武器大肆破壞營房,肆意開槍和投擲手榴彈,日本軍營頓時大亂。接著,這六名反了天的日本兵又闖到大街上哄砸搶燒,館陶縣城人心惶惶,局面一時失去控制。中隊向大隊部緊急發報,請求向館陶縣增派兵力維持秩序。當日傍晚,六名日軍士兵到大隊部報到時立即被扣押。

出了這樣大丟面子的事,日軍馬上開始調查。第5中隊等所有館陶駐軍都被編入預備隊,中隊長感到責任重大而自殺。經過日軍第12軍軍法會議審判,“館陶事件”的最後處理結果是:判處六名鬧事士兵二人死刑、一人無期徒刑、三人三至六年有期徒刑,事發時駐守在館陶的士兵全員受到一週時間的“重營倉”處分。

每天要被扇10個耳光?抗戰底層日本兵過得就是這樣的生活

(敢下克上,死啦死啦滴)

對於“館陶事件”發生的原因,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認為是“隊長統率不利、上級監督不明等”,然而,“館陶事件”只不過是侵華日軍眾多“下克上”事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由於侵華日軍戰線過長、兵力分散,日軍不得不通過大量動員來彌補兵力上的不足,這也使得軍隊素質急劇下降。比如日軍中經常有這樣的記錄:“淺草出身的某一等兵,原本是該地區賭場的大頭目,進入軍營後無法管理,是不可救藥的壞蛋。某少尉入伍前是在鄉軍人,是在該一等兵的地盤上再次應徵入伍的,他就像下人一樣受該一等兵支使,充當其賭博的幫手。”

侵華日軍中賭博現象司空見慣,毀壞公物及偷盜公私財物的情況也很普遍,岡村寧次曾無可奈何地說:“不愛護公物,丟棄和損壞兵器、物資的現象屢見不鮮,行軍帳篷使用半年便報廢,防毒面具當枕頭用,以致失去了防毒功能,日本人缺乏公德的缺點在戰場上表現得更加嚴重。很多郵包和補給品被偷走,通信部隊建立的每根電線杆上都掛著‘日本軍用’牌子,以防止被別的部隊盜走。”

每天要被扇10個耳光?抗戰底層日本兵過得就是這樣的生活

每天要被扇10個耳光?抗戰底層日本兵過得就是這樣的生活

每天要被扇10個耳光?抗戰底層日本兵過得就是這樣的生活

每天要被扇10個耳光?抗戰底層日本兵過得就是這樣的生活

(1959年的日本電影《獨立愚連隊》,講述了華北日軍內部的不少醜事)

在日軍中,上級欺壓下級的現象司空見慣,下級必須無條件服從上級,無條件為上級服務。日軍記錄:“班裡的兵卒要為班長打洗臉水、清掃房間、洗衣服、去酒店打酒,為班長檢查保管槍支。班裡人要輪流為班長執勤”。上級對士兵稍有不滿,便拳腳相加,還美其名曰“父親關愛兒子”。這種狀況在侵華日軍士兵的家信中也可窺知一斑:“每天晚上都有科目,每次都被扇10個至20個耳光,完事還要向打人者道一聲辛苦。第四天被扇了13個耳光,哭著睡著了。這種事每天都發生,臉已變形,飯都吃不了。有的被打得過重,有下巴骨折住院的,有鼻子骨折住院的,還有眼球充血返回日本內地的。每天都有兩三人昏厥,昏厥後就往頭上澆上兩三杯水,讓其自生自滅。”

每天要被扇10個耳光?抗戰底層日本兵過得就是這樣的生活

(鬼子軍官用餐,勤務兵伺候得不錯)

每天要被扇10個耳光?抗戰底層日本兵過得就是這樣的生活

(普通鬼子兵扎堆吃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