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聲谷:向世界傳遞中國的聲音

中國聲谷:向世界傳遞中國的聲音

中國聲谷體驗中心

大數據的形成、算法的革新、深度學習的應用驅動人工智能發展進入新階段。作為深刻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賦能技術,人工智能的戰略性、全局性、變革性作用日益凸顯。十九大報告中強調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

中國聲谷深刻領會十九大報告關於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產業的重要部署,以及11月12日李國英省長在中國聲谷調研時的指示,把加快發展智慧經濟作為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提高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建設現代化水平的創新之舉和戰略之舉,搶抓戰略機遇,搶佔AI跨時代變革先機,為安徽省打造全國智慧經濟發展高地貢獻力量。

中國聲谷基本內涵

位於安徽省合肥高新區的中國聲谷是由工信部與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部省重點合作項目,是全國唯一定位於人工智能領域的國家級產業基地。基地旨在搶抓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爆發式增長的重大機遇,佈局新一代人工智能生態體系建設,佔據國際領先地位,鞏固先發優勢。

中國聲谷依託科大訊飛等全球領先的語音技術與應用,以語音語義、量子計算、機器視覺、生物識別、深度學習等核心技術為引領,夯實智能芯片基礎產業,擴大人工智能硬件和服務,在智能終端、互聯網(智慧)+、大數據、智慧城市、虛擬現實、信息安全等主導產業佈局,鞏固國家信息安全。

中國聲谷階段成果

通過產業環境完善與孵化培育創新,中國聲谷先後獲得國家級眾創空間(粒子空間)、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等多個“國”字號招牌,形成了產業特色明顯、技術領先、配套齊全、輻射全球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2016年中國聲谷基地年產值327億,增長44.1%,相關核心產業產值達到47.43億元,同比增長27.3%,佔全國核心產業總產值的9.6%。截至今年11月,“中國聲谷”已入駐企業包括科大訊飛、華米科技、科大國盾、賽為智能等150家,跟進在談的人工智細分領域項目超過200個,形成了從基礎研究、技術研發、平臺支撐到產業發展與應用的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鏈。

核心技術引領

中國聲谷以核心技術為引領,依託中國科技大學、中科院等雄厚的科教資源,類腦智能國家工程實驗室強大的科研實力,在全球科技競爭中搶佔先機。

在基礎研究領域,由中科大潘建偉團隊主研的世界首臺光量子計算機亮相,十個超導量子比特糾纏首次成功實現;安徽科大國盾量子通信公司支撐“墨子號”量子衛星成功發射;世界首條長距離量子通信“京滬幹線”及“量子科學試驗衛星”合肥總控中心全面建成並投入使用,構建了中國天地一體化的廣域量子通信網絡雛形;類腦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深度融合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從腦認知與神經計算、類腦多模態感知與信息處理、量子人工智能、類腦智能機器人等不同層次,為全方位推動未來人工智能技術的變革和類腦智能產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在應用研究領域,科大訊飛智能機器人“曉曼”成為全球首臺全程語音交互的銀行服務機器人;華米科技發佈世界上第一款採用人工智能技術並支持生物特徵識別的智能手環——米動手環7;安徽克洛斯威智能樂器科技有限公司研製出全球首臺軟硬件一體化互聯網智能鋼琴,構建了“智能硬件+線下體驗館+音樂教育大數據”為一體的音樂教育生態,顛覆傳統鋼琴及傳統鋼琴教育模式;美亞光電三維口腔CT實現智慧口腔醫療器械零的突破。

夯實基礎產業

依託中科大先進技術研究院等研究機構加快發展智能芯片設計,打造“芯之城”,集聚了聯發科技、傑發科技、群聯電子、北京君正、燦芯科技、富芯微電子等集成電路企業,夯實智能芯片設計製造業基礎。

其中,中國電科38所“魂芯一號”填補了我國高性能芯片國產化空白,打破國外高端數字信號處理芯片對我國高性能計算領域的壟斷;合肥芯碁微電子LDI設備打破高端集成電路裝備國外壟斷,填補了國內裝備產業的空白,為國家節約了大量外匯資源,並大幅縮短集成電路從版圖設計到芯片加工的週期。

擴大人工智能硬件和服務

重點發展壯大智能終端、智能裝備、汽車電子三類硬件產品,拓展教育文化、互聯網、語音大數據、智能客服、智慧城市、信息安全6大應用服務,打造“互聯網+”產業新格局。

其中,作為安徽本土成長起來的企業,華米科技已成為全球領先的可穿戴智能設備及互聯網服務提供商,並向智能健康醫療領域進軍;科大國創提供滿足行業管理需要與智慧發展的解決方案、產品及服務,在眾多行業領域擁有領先的市場佔有率,並參與多項國家和行業信息化標準制定,是行業軟件的領導者,大數據領域的大應用者;科大智能專注於機器人、智能電網、新能源和倉儲物流系統領域的技術創新及產品推廣,大力發展巡檢機器人和智能倉儲物流系統,打造成為“中國製造2025”製造強國戰略的行業引領者;賽為智能以智慧城市、大數據、教育醫療、人工智能、互動娛樂五大板塊為主營業務,並重點進行護理機器人、人臉識別系統的深度開發和成果轉化;科大立安智慧消防平臺運用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將傳統的消防安全管理提升到“智慧消防”時代;陽光電源發佈“智慧光伏雲iSolarCloud”,推動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發電系統向智慧能源應用模式轉變,目前,陽光電源承建的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七大創新平臺之一——分佈式智慧能源集成創新平臺項目正在穩步推進中;類腦工程實驗室的建成與發展將極大促進智慧城市、智能家居、虛擬現實、智能硬件、智能機器人等產業的發展。此外,咪鼠科技、安徽聲訊、華熊科技、合肥速顯微等智能語音行業相關企業,從交通、教育等領域極大豐富拓展了人工智能服務種類。

鞏固國家信息安全

藉助量子通信等先進技術手段,依託科大國盾、本源量子、新華三、中新網安、高維數字等信息安全龍頭企業,助力網絡信息安全產業蓬勃發展。

其中,中新網安致力於“海陸空天網”中網絡空間的信息安全領域,其抗拒絕服務攻擊技術在行業處於領先地位,IDC互聯網領域的市場佔有率全國第一;新華三集團將人工智能應用於網絡安全態勢感知領域,利用機器學習構建“安全大腦”,對海量的安全信息進行自動分析與深度挖掘,提前制定有預見性的應急預案,提升應對網絡安全威脅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