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G+”,給尋常百姓帶來什麼?

5G來了!帶著資費套餐而來的5G,“飛入尋常百姓家”。

10月31日上午,在2019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上,三大運營商分別公佈了其5G套餐的價格,並表示將於11月1日起正式執行。

這意味著,我們真的用上5G了!

5G來了,但用的起麼?此前人們對5G資費一直在猜測。

中國聯通上半年業績發佈會上,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透露,5G功能包每月最低190元,引起人們爭議。昂貴的5G手機加上不便宜的套餐資費,5G嚐鮮不容易啊!

而今天的套餐公佈,比之前的預想低多了,中國移動最低一檔套餐資費128元,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最低一檔5G套餐也僅比中國移動高一元,129元。

中國“5G+”,給尋常百姓帶來什麼?

(移動5G套餐資費)

中國“5G+”,給尋常百姓帶來什麼?

(聯通5G套餐資費)

中國“5G+”,給尋常百姓帶來什麼?

(電信5G套餐資費)

譚主對比了目前韓國、美國、英國等國際主流運營商推出的5G套餐,最便宜的套餐摺合人民幣200元/月,最貴的套餐約為750元/月,我國的5G套餐資費水平是國際主流運營商中最低的。並且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也在會上表示,隨著5G網絡覆蓋水平、網絡承載能力的提升以及用戶的發展壯大,網絡建設運營成本將逐步攤薄,5G資費水平也會下降。

包含更多流量,加量不加價;上網速率更快,達到4G的十倍;填充多種會員權益,飛入尋常百姓家的5G,滿足了你的期待麼?

5G商用 兵家必爭之地在哪?

打眼一看各家資費套餐,可能有不少人跟譚主有一樣的感受,三大運營商推出的5G套餐在流量、速率、套餐內部服務等方面沒有太大區別,像是達成了共識。一度大打“價格戰”、“流量戰”的三大運營商轉變了風格,在曾經兵家必爭之地和平共處,靠什麼來獲得利潤和市場?會場外,譚主跟三大運營商聊了聊。

中國移動市場部副總首建國:

目前我們在14個行業,打造100個5G應用示範項目,這些項目現在已經在工業互聯網、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能製造等行業已經初具規模。

中國電信市場部副總經理陸良軍:

中國電信也是積極地在推進5G的行業應用的這個推進,特別在智能製造方面,能夠很好地利用5G的這個低時延的這樣一個特點,助力產業升級,服務社會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中國聯通市場部副總經理尹少春:

目前我們有一個燈塔行動,主要是圍繞行業頭部的夥伴進行深度的合作,然後挖掘可以合作的創新的技術和創新的商業模式,形成一個示範效應。

和前幾代通信技術單純提供一種更快捷的通信方式不同,讓萬物互聯,5G更像是未來工業互聯網、車聯網、遠程醫療等新技術的高速路。對於今天的三大運營商而言,更多的想象力,真正的戰場,真正的利潤來源,在套餐之外,更在手機之外。

“5G+”的具體實踐已在路上。

5G+工廠, 9月下旬的上海國際工業博覽會上,中國聯通表示與中國商飛共同建設的“全連接工廠”今年已經落地;2019世界工業互聯網產業大會上,海爾聯合中國移動和華為發佈了全球首個“智能+5G”互聯工廠,定義未來智能製造。

5G+ 媒體,從今年春晚到兩會報道,從世園會到國慶閱兵直播,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倡導的5G+4K (8K)的超高清視頻,開啟沉浸感視覺體驗。

5G+醫療,遠程會診、遠程超聲、遠程手術、應急救援、遠程監護……譚主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看到了 “5G遠程急救指揮中心”幾乎實現了上面所有的功能。

5G+千百行業=未來的改變是巨大的!

5G商用 世界交響裡的主角

5G經濟的“想象力”積聚了全世界的目光。據美國商業研究機構IHS統計,截至第二季度,全球已有20個國家的33個運營商推出商用5G網絡和業務。

在這其中,有一些不可或缺的主角。

幾天之前,《泰晤士報》一則新聞引發了全世界的集體關注。報道說,約翰遜將批准華為參與英國5G。

要知道,英國雖然一直默許大型運營商和華為悄悄合作建設國內5G,但由於懼怕美國的壓力始終沒有對華為表態。現在跟美國撕破臉皮,折射的正是全球5G大戲的角色分工。

當前,韓國、美國、中國、日本、以及歐洲部分國家在全球5G產業鏈上各有所長,各顯身手。

其中,中國5G技術的領先得到過美國“認證”,美國國防創新委員會發布的《5G生態系統:美國國防部的風險和機遇》強調:“中國在5G開發方面處於領先地位。”

領先最主要表現是設備廠商擁有的專利數量。5G必要知識產權的10%被中國企業所擁有。中國廠商已申請的全球主要5G標準專利數量佔比為34%,高於韓國的25%,美國的14%。

標準方面,全球立項並通過的5G標準,中國有21項,美國有9項,歐洲有14項,日本有4項,韓國有2項。

一系列的核心技術優勢意味著,世界的5G發展離不開中國。

上面提到的英國,EE等四大運營商佔據了全國87%的市場份額,而他們都悉數用了華為的通信設備。

德國也在10月份,頂住美國壓力,宣佈向華為敞開大門。在今年年初,德國的數千個無線基站已經裝設華為系統。

中國5G世界共享

中國是未來5G應用的“寶藏”市場,中國的5G市場也始終向世界開放。

現在,西方廠商在中國5G試驗網中的份額也延續了4G時代的格局,並且在中國移動的5G核心網招標中贏得了高達40%的份額。

今年4月,英特爾與中國聯通啟動合作,面向2022年北京冬奧會,建設智慧場館,智慧冬奧;美國高通一直是中國一加手機的重要合作伙伴;歐洲電信運營商諾基亞也先後與中國三大運營商等實現了技術共享。

在助力全球5G建設方面,中國企業也一直在行動。目前,中興在全球獲得35個5G商用合同,華為已支持了全球40多個國家建設了5G網絡。

任何國家、人民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5G不僅僅對中國重要,對世界各國都很重要。

不過,5G的商用也才剛剛起步,發展也不會一路坦途。

中國信通院副院長王志勤告訴譚主,未來的5G建設也還面臨著建設成本上升,融合應用發展面臨諸多挑戰等問題。

5G的下一站仍然未知,但在這條道路上,唯有開放,才能進步;唯有合作,才能共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