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石泉縣熨斗鎮齊建村駐村工作隊隊長曾永炎

為何老父親生病,兒子卻不在身邊?

——記石泉縣熨斗鎮齊建村駐村工作隊隊長曾永炎

陝西農村網-陝西農村報安康訊(李文化 通訊員 胡紅莉)自古“忠孝兩難全”,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戰鬥在扶貧一線,懷著對貧困群眾的深厚感情,走出機關、走進農村,帶頭幹事創業,為脫貧“摘帽”貢獻力量,用自己的熱血譜寫著一曲曲奉獻之歌,石泉熨斗鎮齊建村的工作隊隊長曾永炎就是其中一名。

記石泉縣熨斗鎮齊建村駐村工作隊隊長曾永炎

曾永炎下鄉入戶途中

“我父親今年85了,年齡大了,身子骨也經不起折騰了,而我又在村上,不能時時照顧他,只能通過電話關心關心,有時父親也會抱怨,我聽的心裡挺難受的,做兒女的哪個不想陪伴在父母身邊,可我身為一名黨員,更有責任和義務做好村上的事情。”曾永炎吐露著自己的心聲。

時下正是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曾永炎揹負著組織重託,紮根農村,帶領村民向脫貧致富的大路上奔走著,用一名普通黨員的忠誠和擔當詮釋了“工作隊隊長”的風采。

記石泉縣熨斗鎮齊建村駐村工作隊隊長曾永炎

曾永炎與貧困戶一起拔草

齊建村位於熨斗鎮東南方向,方圓4.5平方公里,全村貧困戶比重大,交通條件落後、資金匱乏、勞力欠缺等是造成貧困的主要因素。面對難啃的硬骨頭,他攻堅克難,變壓力為動力,千方百計帶領貧困戶謀思路、搞發展,深入每戶村民家中,詳細瞭解家庭人員、經濟收支、致貧原因等相關情況,並一一做好記錄。

記石泉縣熨斗鎮齊建村駐村工作隊隊長曾永炎

曾永炎(左)與張安和交談

經過前期大量調查摸排,曾永炎和村“兩委”一班人一道,逐戶建卡造冊登記,量身定製每戶幫扶措施。“楊紀廣家最緊要的是解決住房問題”、“張安和需要狠抓技術培訓提高收入”、“楊業金要通過搞種、養殖發展高收入”......一本本規劃賬在曾永炎的心裡詳細地記錄著。

記石泉縣熨斗鎮齊建村駐村工作隊隊長曾永炎

村級產業路

記石泉縣熨斗鎮齊建村駐村工作隊隊長曾永炎

曾永炎看看貧困戶家中喂的豬

要想解決貧困,發展產業是關鍵,曾永炎與工作隊員一起實地考察,結合群眾需求,規劃出本村產業發展藍圖,堅持“一村一品”的發展理念及“先業後路”的發展模式,形成以茶葉產業為主導,其他種養殖業全面發展的模式,全村現種植茶園1200畝,並進行科學管護;連片開發林果建園,科學管護400畝拐棗園,結合林果產業,發展林下養雞,引進烏骨雞,因地制宜,為農戶制定“5213”產業發展模式,(即戶均5畝茶葉、戶均2頭豬、戶均1畝瓜果蔬菜和戶均30只雞),保障農戶增收。

記石泉縣熨斗鎮齊建村駐村工作隊隊長曾永炎

曾永炎督促安置點建設

產業有了保障,接下來就是基礎設施,曾永炎與工作隊成員協商,啟動了齊建村2018年“綠色通道”齊建段5公里,目前,已經硬化完成;投資1100萬元,修建2處移民安置點,現已竣工,近期將啟動綠化工程,督催搬遷戶裝修入住。

記石泉縣熨斗鎮齊建村駐村工作隊隊長曾永炎

曾永炎(右)與楊紀廣

家住齊建村一組的楊紀廣就在近日已經搬遷入住,由於他在磙子梁半坡上開了一家小賣部,當時說什麼都不願搬遷,曾永炎便多次上門為他做思想工作,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最終說服他搬進新家。

記石泉縣熨斗鎮齊建村駐村工作隊隊長曾永炎

曾永炎在楊紀廣的小賣部買了一雙鞋墊

“我當時開的小賣部是我侄子的房子,我嫌麻煩不想搬,曾隊長告訴我,要多為後人著想,以後侄子回來了,房子怎麼住,而且你不能一輩子守著這個小賣部不挪步啊,當時我想了想覺得很有道理,便搬進來了。”楊紀廣介紹道。

遇到這種不願搬遷的貧困戶,曾永炎都會耐心地給他講政策、講道理、講利害,本著群眾事無大小,用行動感化群眾。

5月31日,曾永炎來到楊業松家,瞭解他們搬遷入住情況,楊業松隨口說了一下自己房子上面有一塊瓦片是爛的,沒想麻煩曾永炎,卻不想第二天,曾永炎就給他家換了一塊,並親自裝好。

“我覺得曾隊長是一個非常有責任心的人,尤其是換瓦片這件事兒,我只是隨口一說,他卻記在了心上,讓我很受感動,縣上來的扶貧幹部能這麼認真的幫扶我們,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發展呢?”楊業松說道。

聽著村民這樣評價自己,曾永炎感動不已,短短時間,他與村民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這離不開他的艱辛付出,也更加堅定了他的信念,要與群眾建立真感情,幫群眾脫真貧、真脫貧。

“我們村為什麼叫齊建村,齊建、齊建,就是齊心建設好村子,把大家心往一起攏,勁兒往一處使,相信齊建村的明天會越來越好。”曾永炎信心滿滿地說道。

近日,曾永炎的父親出院了,他打算把這兩天手頭上的事情處理好後,去看看父親,陪陪他,為他講講自己在村上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