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去了解下1812年北美第二次獨立戰爭麼?一個新生的國家應該如何理性地崛起?

lee查爾斯

記得木叔在幾年前學習“戰爭史”的時候,英美戰爭是最感興趣的一個話題。正如這個問題所言,兩個曾經兵戎相見,甚至燒了對方首都的國家,怎麼能在短短100年成為盟友?現在想掰都掰不開呢?這個話題確實有意思,也很有現實價值。

(圖為英美戰爭形勢圖)

英美戰爭給當今社會帶來的啟示有如下幾點:

第一,這是美國第一次主動侵略並被火燒首都的失敗案例。

1812-1814年的英美戰爭是美國鷹派勢力對歐洲集中注意力打拿破崙戰爭,而波及到美國的一次轉移視線的輕率之舉,也是其主動進攻英國法國加拿大領土的戰役。這是美國擴張主義的最初體現。美國人少了英國在加拿大的首都多倫多的政府建築,英國人隨後也燒了華盛頓的總統府和國會,總統都跑到別的地方去了。“白宮”這個名字之所以存在,就是戰後用白漆重新粉刷的結果。

(圖為美英戰爭中白宮被燒)

這次戰役讓美國人侵略沒有得逞,並且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是美國近代史上比較Low的案例。但這次戰役後的200多年間,美國本土再沒有外敵入侵,直到2001年的911事件。

第二,戰爭激發了美國人的民族感情,美國國歌就在這個時期誕生。

在戰爭中,一名叫克伊(Francis Scott Key)的詩人看著英國和美國交戰,愛國熱情油然而生。特別是在麥克亨利堡戰役上,雖然美國國旗被炸彈打的傷痕累累,但依然高高飄揚。這讓詩人詩興大發,於是他在隨身攜帶的一封信的背面即興寫了一首詩。

因為他也算名人。特別是他和美國總統麥迪遜還認識。戰後這首詩就成了名作,後來被人譜成曲子,叫“星條旗”而廣為流傳。這也是美國當年的愛國主義教育了。終於在1931年,美國國會宣佈,這首被譜成曲子的詩成為美國國歌。

(圖為美國國歌之父的介紹)

有趣的是,國歌雖然誕生在抗擊英國人之際,但曲子卻來自英國作曲家。美英的這種關係也真是挺有趣的。

第三,戰爭改變了美洲版圖,統一的加拿大逐漸成型。

由於美國人打得太猛,除了英國的加拿大領地被美國人洗劫之外,法國的加拿大領地也被洗劫了。本來英國和法國的加拿大領地彼此間還有矛盾呢,畢竟雙方當時在歐洲打得不可開交,但美國人一來,雙方就共同對美了。戰爭導致英裔加拿大省和法裔加拿大省聯合,最終組成加拿大自治領,一個統一的加拿大逐漸成形。

美國人在戰爭前還叫囂要吞併加拿大,沒想到戰爭打出了一個北方比自己領土還大且統一的鄰國。

第四,美國人學會了韜光養晦,一門心思謀發展。

戰後,美國人幾乎就不對外用兵了。開始發展自己的孤立主義傳統。比如門羅總統在1823年提出了著名的《門羅宣言》也就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一是強調西方別來侵略了,二來告訴他們,美國也不對歐洲多管閒事。直到勢力強大後才主要以美西戰爭的形態開始染指美洲其他國家事務,而這時的美國不是80年前的美國了。

政治上韜光養晦之外,美國開始大力發展工業,趕上了蒸汽革命和鐵路革命的高潮。縱觀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鐵路修建、蒸汽輪船從美國駛往歐洲的成熟航線等,都讓美國經濟發展越來越顯示出強大的活力。這成了後來美國稱霸世界的基礎。

第五,意識形態的進步與協同,是英美合作的前提。

剛才木叔說了,美國人和英國人的英美戰爭其實主要在於美國的擴張主義政策,雖然戰爭沒有讓美國目的實現,甚至首都都被人打下而蒙羞,但美國人吸取教訓。從美國的各種歷史課本和研究學者的態度上看,對這場戰役都能有個公平的態度,不會因為自己是美國人而避諱什麼。

此外美國和英國後來都進入了相對民主的政治發展道路,強大的議會制約保證了不會再存在這種貿然的戰爭狀態。英美都對過去進行了洗心革面式的反省,彼此的意識形態由此得以進步。比如美國國歌還可以由英國人約翰·史密斯譜曲子就是一個例子。

反觀後來在一戰和二戰前戰爭策源地的德國和日本等資本主義國家,則很少有英美這種對本國曆史的反省,基本上就是盲目的樂觀和自大,這種意識形態不僅不進步而且是停滯甚至退步的,當然與美英發展相比更加落後,戰爭結果也不言而喻。

第六,崛起的大國也要相時而動。

美國隨後的崛起,其實是相機而動的結果。該國在美英戰爭後蟄伏了幾十年,美西戰爭算是有一個肇始,但這場戰爭無論美國人在能力和氣勢上都註定與上次對英國的戰役有本質區別。西班牙的衰落也是不可避免。所以美國人看準時機,讓自己在戰爭中賺了一筆,也打出了威信。

此外,一戰二戰是美國相機而動的最好體現。美國沒有忙著參戰,也是在戰爭期間觀察風向,找準有利的時機才會參與戰爭。以相對較小的投入收穫了比較大的戰果。

其實在美英戰爭期間,美國就希望當時歐洲大陸的拿破崙戰爭能讓自己謀利,畢竟英法等歐洲國家混戰傷不到自己,反而能賺戰爭財。但美國人隨後的冒險侵略加拿大的舉動卻讓自己陷入極大被動,導致戰爭失敗。一戰和二戰前的情況類似,不過美國人顯然吸取了教訓,相機而動才奠定了戰後的地位。


木春山

1812年獨立戰爭概況

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又稱1812年戰爭,是美國與英國之間發生於1812至1815年的戰爭。是美國獨立後第一次對外戰爭。

1812年6月18日,美國向英國宣戰。1812至1813年,美國攻擊英國北美殖民地加拿大各省。1813年10月至1814年3月,英國在歐洲擊敗拿破崙,將更多的兵力增援北美戰場。英國佔領美國的緬因州,並且一度攻佔美國首都華盛頓。但是英國陸軍在美國南部的路易斯安那州戰場、尚普蘭湖戰役、巴爾地摩戰役、新奧爾良戰役中多次遭到挫敗,並且海軍也遭受敗局。1815年雙方停戰,邊界恢復原狀。

談一下關於美國的理性崛起

從1812年的第二次獨立戰爭明顯能夠看到是美國意欲向北擴張的一個結果,但是美國以失敗告終,並未達到理想的目標。之所以美國會主動進攻英國,可能是為了藉助第一次獨立戰爭勝利的衝勁兒再給英殖民者一擊,但是忽略了獨立之初國家的弱小性,當然也給了美國一些教訓,儘管有利於擴大美國的國際影響,但是對於剛獨立的美國來說,最重要的是國內的發展,當然需要的是一個穩定的國際環境。

但是美國從一開始的建國之初,領導人就意識到絕不能夠捲入歐戰,當然也不主動參與,而是一心一意在本土搞建設。這樣一種早期國家的“孤立主義”思想源流便慢慢形成了。

1823年,門羅總統發佈了《門羅宣言》,大意就是,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歐洲國家不應該再對美洲進行殖民或者干涉,說實話,言外之意就是美洲是美國人的美洲,當時的門羅宣言並未將美洲國家放置於一個與美國平等的地位。

此後這樣的一種孤立主義的外交一直是美國對外政策的核心和靈魂。歷屆政府致力於在北美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勢力範圍。事實上證明,不參與歐洲事務是一個明智的決定,歐洲國家之間的較量和戰爭造成的彼此損耗直接導致了美國的崛起。一戰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但是那時儘管美國也屬於戰勝國,威爾遜企圖在巴黎和會推行其關於世界的想法,但是歐洲國家不買賬,只能選擇再開一次華盛頓會議來保障自己的權益。

可見一戰期間,美國還無法與歐洲國家匹敵,充其量與他們平分秋色,各自佔據利益分區。一個在大西洋,一個在太平洋。

二戰之後角色的轉變

美國真正翻身的時候是在二戰時期,與蘇聯都屬於超級大國的範疇。美國充分抓住了兩業革命的成果來不斷增強本國實力,外加戰爭的誘因,對美國經濟的刺激,因此二戰之後美國的實力在經濟、軍事、科技等方面已經遙遙領先,因此可以說,此時此刻的美國已經崛起。美國對歐洲和亞洲的國際事務甚至是世界格局都有了一定得發言權和決定權。

此時美國的對外政策已經成為了“世界政策”,就是放眼世界。並對兩極格局中的另一極蘇聯進行遏制,圖謀世界的霸權。

總之,雖然獨立初期的美國不是特別的理性,但是後面所實行的孤立主義政策是美國擁有當今世界地位必不可少的要素和原因。


青年史學家

我說一下我的見解:若這個國家是一個從宗主國獨立出來的國家,那麼這個國家應該拉攏周邊各國,給宗主國施以壓力,也可以安撫宗主國,獲得名義上的自治權,實際上獨立;平民都不喜戰爭,所以應該避免戰爭,儘量通過和平方式解決矛盾;剛經過獨立戰爭的國家經濟受損,應該迅速實行新的政策,使經濟復甦;外交上要實行和平的政策,最好拉攏幾個強國當盟友,做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軍事上,若一些小國,僅僅只需要警察而已,只需要向各國進口武器之類的,若是大國,如新中國,就應該馬上迅速造出威懾世界各國的武器(比如新中國的原子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