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大戰,沒有遮羞布的芯片才是不能承受之重!

芯片是美國人制衡中國的最犀利武器,也是維持全球第一最堅固的護城河!

芯片也是中國人不得不面對的皇帝新衣,無論GDP數字多麼誇張,沒有全面國產替代,萬里長城只是別人的河西走廊!

中美貿易大戰,硝煙瀰漫,雙方各秀肌肉,那麼,我們試圖通過本文來解讀,如果貿易戰全面開打,芯片到底是誰手中的"核武器"呢?

國際玩笑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24日對中國日報表示,繼宣佈第一批中止減讓產品清單之後,中國正在研究第二批、第三批清單,比如飛機、芯片領域。而且,中國可以採取的措施不僅限於商品領域,旅遊業等其他行業也有可能。

事實上,拿芯片開戰,想要要挾和制裁美國,這幾乎是開國際玩笑,一丁點勝算都沒有。說這話的人看來不懂這個行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也許認為我們的製造業和購買力需求已經強大到可以讓對方寒噤的高度。

誠然,中國每年需要進口2300億美元芯片,而且連續多年位居單品進口第一位。但是,我們需要銘記的是,這2300億美元芯片,要麼是客戶指定,不能更改的芯片,要麼是中國不能自主設計生產,必須要進口的芯片。可以國產替代的,我們本土的芯片企業已經做得足夠優秀了!

中國芯的含金量

2018年3月23日,IC Insights公佈全球2017年Fabless情況。美國企業佔全球份額約53%,加上即將遷回美國的新博通,美國佔比約69%。可謂一家獨大!

中美貿易大戰,沒有遮羞布的芯片才是不能承受之重!

我們再來看看,美國芯有哪些絕頂高手,Xilinx和Altera的FPGA,博通的光通信,無線通訊等芯片,高通的手機處理器,英偉達的AI芯片等等。加上TI,ADI等模擬和ADC龍頭,英特爾和AMD的CPU,Micron,Cypress等存儲大鱷,無一不是食物鏈頂端的巨頭。

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集成電路設計分會統計,2017年中國集成電路設計產業本土預計規模約為1945億元,年產值上億的企業約191家。

IC Insights這份報告顯示,中國大陸2017年佔全球比約11%,低於臺灣地區的16%,排名第三。其中還包括華為海思,中興微電子與大唐半導體的自用芯片,除去這些,中國芯只能佔比約5%-6%。

我們再來看看中國芯的含金量,大部分集中在電源,邏輯,存儲,MCU,半導體分立器件等中低端產品。少部分國產替代的,除了海思麒麟芯片可以和高通頂級對決,龍芯的CPU,展訊處理器+基帶芯片,同創國芯的FPGA,長江存儲的Falsh,Vanchip的RF芯片,匯頂科技的指紋芯片等等,都還在追趕的長征路上。

在對穩定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的通信、工業、醫療以及軍事國防,航空航天的大批量應用中,國產芯片距離國際一般水平差距較大。尤其是一些技術含量很高的關鍵器件:高速光通信接口、大規模FPGA、高速高精度ADC/DAC等核心領域,還完全依賴美國供應商。

即使北斗衛星已經實現完全自主上天了,但是我們還是戰戰兢兢,因為我們知道,我們還沒有形成系統和體系,我們還需要美國人控制的芯片,未知數和變量還很大!

淪陷的半導體股市

我們先來看看,中國的半導體企業,在上週的表現,大部分超跌。一週下來,幾乎全面淪陷。看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啊!

中美貿易大戰,沒有遮羞布的芯片才是不能承受之重!

我們再來看看美國半導體企業的漲跌情況,從費城半導體指數來看,居然下跌了3.29%,實屬罕見。其中德州儀器,英特爾,AMD,應用材料等指標股,全線下跌。而蘋果更是從183美元跌到164美元。貿易大戰,塵土飛揚,美國企業也是成了驚弓之鳥。

中美貿易大戰,沒有遮羞布的芯片才是不能承受之重!

看來,神仙打架,即使是美國芯片超級巨人,也要遭殃啊!

不能承受的制裁

2016年3月,美國宣佈對中興通信進行全面制裁,除了不允許採購芯片之外,美國芯片供應商全面停止了對中興的技術支持,不再回復郵件,打電話過去,對方說,"你的郵件我就當沒看到,電話以後也別打了,否則我會有麻煩。"

若美國政府的斷貨制裁持續過久,會帶來中興乃至整機產業的滅頂之災。打開中興、華為出產的基站,電路板上除了幾顆數字基帶芯片是自產的,通信鏈路上RF,PLL,ADC/DAC乃至外圍測量電源電壓的芯片都見不到國產供應商的身影。

雖然整機廠通過自產基帶芯片掌握核心算法,但是,卻無法解決被國外芯片供應商卡脖子的問題。瞭解整機產業的人都知道,一臺產品假如有100顆芯片,其中只要有1顆被禁運,整個系統就無法交付,美國政府的確是捏住了中興的脈門。

2017年3月7日,中興通訊發佈公告,宣佈和美國政府就曠日持久的出口管制案達成全面和解!中興通訊支付8.9億美元罰款,促成美國政府和企業的全面解禁!

當我們洋洋得意懲罰了驕傲自大的高通,讓人家付出了60億元的罰款。一轉眼,美國人連本帶利就收了回來。而且,國人不知道的是,中興通訊付出了多大隱形代價。

據傳,為了中興解禁,連總理都親自參與到斡旋中來;可見,我們在芯片流通領域所面臨的狀況,真的是不能承受之重!

高門檻的戰略意義

高難度的產業背後蘊藏的是巨大的利益和商業價值。集成電路被譽為電子工業的糧食,除了對國家和行業安全有著巨大的意義,在商業價值上同樣是予取予求。美國Linear,ADI等企業的綜合毛利率接近70%,而我們A股的芯片公司,平均毛利約30%左右。

2017年開始,存儲芯片漲價超過100%,MLCC漲價超過10倍,中國製造業成本整體上漲5%-15%,而且無力反抗。既然你造不出來,那人家漲價,自然是無可厚非了!

一個大魚大肉,一個喝湯啃骨頭,這就是高難度芯片的戰略價值!

這就是芯片產業巨大的鴻溝和差距,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你沒有的喔自然高價伺候,你有了低端的,我守住高端應用,總之,我把握住價格話語權。一番折騰後,我們發現,這句話的發源地,居然在美國人這裡。

一旦中美芯片貿易開戰,即便沒有禁運,美國政府利用行政手段把自己電子武器的批量成本壓到我們的1/10是分分鐘的事情。

仿製、抄襲。我們自認為集成電路也可以抄,學名反向設計。 但實際上,芯片產業是需要薪火相傳,一點點迭代創新的。沒有積累,只能做一代拳皇,如果沒有了抄襲版本,後續怎麼辦? 未來怎麼辦?

有些人認為,我們有錢啊,可以去買買買,全球掃貨,有錢還買不到公司和技術嗎?這些年,中國人也花費了不少力氣去全球併購集成電路產業鏈企業。除了一些美國人認為不太重要的企業和技術外,就連購買三流的CPLD企業Lattice,都吃了閉門羹。

可見,美國人對中國的防範,已經上升到了歷史新高度!因為,失去了芯片這個橋頭堡,中國就可以仰望天空,無拘無束了!

沒有贏家的貿易戰

雖然,美國人掌握了高端芯片和核心技術,這是上游資源。但任何技術和產品都需要應用市場。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失去了中國,美國人也等於自毀了一半的功力。歐盟,日本和俄羅斯等可以坐享漁翁之利,這是美國人不願看到的。

而且,美國諸多半導體企業(英特爾,高通,德州儀器,博通等)在中國投入巨大,產出巨大,獲利巨大,無法承受失去中國這個最大市場的風險。

同樣,現在的半導體產業,已經全球化。就連美國也需要歐盟,日韓和中國臺灣,甚至中國大陸等的支持和協作,才能完成芯片的出品。失去了最大貿易合作伙伴,即使美國有這個決心和魄力,其他盟友也不一定願意奉陪。

畢竟,特朗普在大力踐行美國優先國策。既然美國是美國人的美國,其他的國家,你都劃清了界限,人家自然也不願全力以赴了!

不要拿芯片來作為貿易戰的武器,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我們在韜光養晦的基礎上,加強自力更生,加大對集成電路產業的投入力度。只有這樣,我們才不會畏懼任何貿易戰,芯片才不會成為我們難以遮羞的皇帝新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