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商業化分水嶺:谷歌、通用是否已經遙遙領先?

自動駕駛商業化分水嶺:谷歌、通用是否已經遙遙領先?

留給其他玩家的時間還多嗎?

處於劇烈變革大背景下的我們,都喜歡大新聞和戲劇性,而自動駕駛領域就剛好具有這種特性。如果把最近五年的全球自動駕駛進程寫成一本書,一定是非常非常精彩的。

在構成這樣一本書的眾多標誌性事件裡,上週幾乎在同一天發生了兩起:先是軟銀 22.5 億美元投資了通用旗下的自動駕駛公司 Cruise ,緊接著,谷歌旗下的 Waymo 宣佈向 FCA 訂購 6.2 萬臺 Pacifica 用於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

兩個數字的量級,讓人咋舌。

我們對這兩件事都做了報道,但是仍然有必要做一些更深度的分析。

軟銀為什麼投資

Cruise?

這次投資的投資方主體是軟銀願景基金。這個基金成立於 2016 年,由軟銀聯合沙特公共投資基金髮起,目標募集 1000 億美元資金,投資於物聯網、AI、機器人、移動應用和計算等高科技領域。根據媒體報道,2017 年 5 月,願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首輪籌資完成,共募資 930 億美元。基金投資人包括沙特和阿聯酋的主權財富基金、蘋果、富士康、高通、夏普等企業,以及軟銀自己。

在我們所關注的範圍之內,軟銀的投資方向分化成了兩條線——自動化技術、出行。而 Cruise 剛好在這兩條線的交匯點上。

首先,Cruise 是一家技術型公司,這符合軟銀的投資方向。我把這次的投資新聞發到朋友圈,立刻就有一些朋友留言說,別忘了軟銀還投資了波士頓動力機器人!

波士頓動力和 Cruise 的共同點在於,都是做自動化技術的公司,而且都屬於能夠改變未來生活的關鍵技術。投資的要義就是「賺未來的錢」,軟銀貫徹的相當堅決——自動駕駛是絕對沒理由錯過的投資領域。

而在出行這條主線上,軟銀其實也已經做了很深厚的佈局。他們投資了 Uber、投資了滴滴、投資了 Grab,等等等等,可以說,全球網約車領域的大半壁江山,都在軟銀的間接控制之下。越過公司來看資本層面,恐怕全球沒有哪家機構能有軟銀這樣在出行領域的話語權。

在出行這塊,「平臺」已經被軟銀牢牢掌握住了。但是問題在於,網約車平臺的弊端也早已顯現了:成本無法降低,尤其是司機成本。出路可能只有兩條:擁車,或是去司機化。看看滴滴在國內的一系列佈局,就能理解了。

自動駕駛技術+車源+平臺,可能是未來在出行領域最穩妥、也是不確定性最小的佈局方式。那麼對於軟銀來說,就必須在自動駕駛技術層面有所動作。那具體怎麼選投資標的呢?首先技術必須得過硬,其次具有足夠高的未來成長空間,還得在不遠的將來有商業化落地計劃和可能性。

一個大背景是 Waymo 已經開始在美國亞利桑那州進行無人車的載客試運營,前一陣還大規模向捷豹路虎訂購了 2 萬臺 I-PACE 純電動車準備投入正式的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很明顯,Waymo 在這件事上的進度是最快的,而一旦這個自動駕駛運營市場被 Waymo 佔了主導權,軟銀所擁有的出行平臺必然要受到影響。所以從軟銀的角度來說,需要儘可能快的捧出一股能和 Waymo 抗衡的自動駕駛技術+運營力量。

自動駕駛商業化分水嶺:谷歌、通用是否已經遙遙領先?

這幾點,通用旗下的 Cruise 都符合。他們在今年一月剛剛發佈了不帶方向盤的完全自動駕駛車 Cruise AV,並且計劃在 2019 年投入商業化運營。而且,他們背靠 GM,無人車大規模量產不是問題。

自動駕駛商業化分水嶺:谷歌、通用是否已經遙遙領先?

同時,Cruise 的自動駕駛技術確實也屬於全球領先的。那個著名的諮詢機構的報告可以一定程度上說明問題:

自動駕駛商業化分水嶺:谷歌、通用是否已經遙遙領先?

而且,畢竟 Cruise 有一支近百輛車的無人車測試車隊,這個車隊規模可能也是僅次於 Waymo 的。嗯,特斯拉那種走「群眾路線」進行自動駕駛測試的,和 Cruise、Waymo 顯然不是一個路數,不太適合放在一起對比。

那為什麼不是 Uber 呢?畢竟他們也做自動駕駛研發,畢竟軟銀是它股東。道理是沒錯,但是那次致死事故讓所有人都對 Uber 做自動駕駛產生了懷疑。而這恰好又是 Cruise 和通用的優勢所在:作為一家傳統整車廠,他們更瞭解「安全」這件事,也更明白「安全」對於一個新技術來說意味著什麼。比如在他們的自動駕駛測試車上,就使用了一些雙重冗餘設計。

自動駕駛商業化分水嶺:谷歌、通用是否已經遙遙領先?

Cruise 的

火箭速度

如果以一個更長的時間維度來看,現階段可能是軟銀以一個相對合理的價格「喜提」Cruise 、同時讓其具備抗衡 Waymo 的可能性的最後機會。原因很簡單:當技術落地為產品,當「未來」在 Waymo 的推動下變成「現在進行時」,其價值就要被重新估算。

但是話說回來,其實軟銀還是投的晚了。要知道,兩年之前通用收購 Cruise 也只花了幾億美元:宣傳的是 10 億,實際財報顯示是 6.8 億,如今被軟銀投後 Cruise 估值已經飆升到了 115 億美元。

需要注意的是兩點:首先軟銀的錢分兩筆進來,第二筆 13.5 億的前提是 Cruise 實現商業化落地,雖然是大價錢,但也是大規模落地所必須的;其次除了軟銀的投資,通用也拿出將近 10 億的真金白銀加碼 Cruise。兩家一起出錢,各自顯示誠意。

當然,Cruise 估值的飆升速度,也能映射出自動駕駛領域的巨大潛力。以軟銀給出的估值,他們或許覺得 Cruise 未來應該是價值千億美元的公司。

誰又能想到,當初給奧迪車型做後裝自動駕駛套件的幾十人小團隊,能有如此大的命運轉折?很幸運,Cruise Automation 成了時代和資本的寵兒。

通用對於 Cruise 的

處置方式

這也是一個有趣的話題。當初通用收購 Cruise,很多人可能都以為這個團隊會被併入通用整個的研發體系內,但是有點兒意外的是,通用選擇讓它獨立發展,到了現在,又進行獨立融資。

Cruise 是硅谷創業團隊,通用是底特律汽車巨頭,可以肯定的是,二者的組織方式和行為模式大不相同。Cruise 沒必要也不應該歸入汽車巨頭龐大的研發體系內,那樣只會被冗餘的機制和制度所累,相反,通用倒是想給自己貼上「科技公司」、「創業公司」的標籤,因此反而是通用自身需要變得高效起來。

創業公司和傳統汽車巨頭兩種力量要做到完美融合並不容易。從目前表現出來的情況看,通用和 Cruise 的融合,是 1+1>2 的。

而在技術路線上,通用一直以來就是兩條腿走路:Cruise 主做完全無人駕駛,內部團隊做應用於量產車上的高級輔助駕駛,對了,他們的 Super Cruise 高速公路輔助駕駛系統,也會在過幾天的上海 CES Asia 上國內首發。

谷歌:

至少 8 萬輛車投入商業化運營?

相比之下,谷歌向 FCA 購買 6.2 萬臺 Pacifica 插電混動車投入自動駕駛運營的計劃,更是野心勃勃,在我的印象裡,還沒有哪個出行平臺一次性向整車廠採購如此多的車用於運營,更別說是自動駕駛運營。

而這個舉動,我相信會讓自動駕駛領域其他玩家的焦慮程度大幅提升,當然,一起跟著焦慮的,應該還有那些出行平臺。

可怕之處在於,Waymo 掌握著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自動駕駛技術,同時有著極為充裕的現金流,並且還準備自建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平臺,可以說是迅速拋棄競爭對手,毫不留情的碾壓。

自動駕駛商業化分水嶺:谷歌、通用是否已經遙遙領先?

之前的兩萬臺 I-PACE,加上這次的 6.2 萬臺 Pacifica,Waymo 未來的自動駕駛車隊將達到恐怖的 8 萬+規模。我平時真的是不愛用這麼驚悚的形容詞的,但是每一個從業者,應該都無法忽視這個量級所帶來的巨大心理震懾力。

我們當然相信 Waymo 此前給出的時間表——他們要在今年下半年正式開始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但沒想到的是他們規劃的盤子如此巨大,這確實是一個太有魄力的決策。

而且,在此前積累了海量的虛擬路測數據之後,這幾萬臺車將來跑在路上,會給 Waymo 帶來競爭對手幾年之內都無法逾越的數據量。

另外從技術路線角度來說,一兩年之前,很多人都認為採用激光雷達的自動駕駛方案受制於成本無法大規模落地,然而走激光雷達路線的 Waymo 如此大規模的部署無人車隊,可能也間接證明他們已把自動駕駛硬件的成本壓縮到了可控範圍之內。

自動駕駛商業化分水嶺:谷歌、通用是否已經遙遙領先?

自動駕駛商業化分水嶺:谷歌、通用是否已經遙遙領先?

其他人的

機會呢?

現在來看,在自動駕駛大規模商業化落地的進程中,Waymo 和 Cruise 似乎迅速成為了前兩名,走在了其他人前面。這個局面熟悉嗎?至少在中國的互聯網創業圈,已經上演了無數次兩家獨大、其他玩家在後面吃土的戲……

有意思的是,汽車巨頭陣營和科技公司陣營各佔一席。

但是如果據此就說除了 Cruise 和 Waymo 之外的其他人都沒有接著玩下去的必要,也未免有些太偏激。英偉達、英特爾們不要面子的嗎?寶馬大眾們不要面子的嗎?

自動駕駛商業化分水嶺:谷歌、通用是否已經遙遙領先?

自動駕駛商業化分水嶺:谷歌、通用是否已經遙遙領先?

其他玩家還遠沒有到出局的地步,只是需要更快的想清楚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和自動駕駛商業化路徑,並且要比 Waymo 和 Cruise 更勤奮。我們之前經常提及的那幾個自動駕駛聯盟以及重要力量,仍然有在自動駕駛商業化運營領域佈局的空間。

機會也來自於不同的細分應用場景和區域。強如 Waymo,恐怕也很難覆蓋到自動駕駛商業化的所有應用場景和細分領域,就像強如豐田和大眾,其產品線和服務也遠遠沒達到可以覆蓋所有交通工具和應用場景的地步。

不過,傳統汽車廠商高管們這幾天可能會很頭疼:當大家都在說要轉型成為移動出行服務商的時候,通用已經跑在了前面。來自於商業模式和組織模式層面的危機感,遠大於隔壁老王家先造出一款 500 公里續航電動車的焦慮。算了,我們還是不販賣焦慮了,有其他媒體會做這件事。

前幾天福布斯發表了一篇文章,其主要觀點是自動駕駛商業化或許會現在中國實現,並且給出幾個理由:需求強烈、消費者接受度高、資金和人才有優勢、技術領先,以及最重要的「政府意志」。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Waymo 的自動駕駛服務很難短時間內在中國落地,對於國內玩家來說,這就是寶貴的窗口期。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可能也會加速催生出「中國的 Waymo」。

我們其實是很幸運的一代人,能全程見證自動駕駛技術從一行行代碼最終變為落地的產品供千千萬萬人每天使用。事實上,這個過程甚至遠快於我們的想象。當初我們意外於那麼快就會發生輔助駕駛系統致人死亡的事情,現在也意外於巨頭們那麼快就投入幾萬臺車來做自動駕駛運營。

「未來」總是那麼猝不及防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