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愛你的西蒙》這部電影?為什麼要宣稱是有里程碑意義的一部電影?

用戶65996267

之所以這部影片會受到如此高度的讚揚,被譽為里程碑式的同志電影,主要源自於影片的風格和表達與過去的同志電影截然不同。

該片改編自貝琪·艾伯塔利的小說《西蒙和他的出櫃日記》,由好萊塢六大公司之一的福克斯製作發行——

這也是首部好萊塢大片廠主導拍攝的同志題材的商業喜劇。

在以往的大量同志題材電影中,即便在同性運動進程相對前沿的歐美,“出櫃”依然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但該片的導演格里格·伯蘭蒂,作為一名現實中出櫃的酷兒導演,卻在這部電影中卻呈現了一種與過往同志題材電影截然不同的態度:

與以往多數艱澀喑啞的同性題材電影相比,《愛你,西蒙》的調子輕鬆愉快。

導演格里格試圖將同性敘事迴歸正常化,通過商業片的類型和手法向大眾傳遞更普世的價值觀——

同志亦凡人,他們所需要也只是自己的一份愛情與幸福。

電影圍繞的是一名普通高中生的青春日記展開,涉及到了不少青春校園片中的經典元素:

既有成長中的酸甜苦澀,也有有戀愛的美好、有青春的煩惱,還有很多成長路上必學的課題。

某種意義上,影片並不像一部同性電影。

如果拋出掉性別設定之外,《愛你,西蒙》本質上更像一部閤家歡式的青春片,關於西蒙這位可愛男孩的初戀故事。

迷影君有時候不得不服氣,當我們的青春片還沉迷在撕逼墮胎三角戀的惡俗套路之時,國外的青春片導演們已經試圖用同樣的青春題材去關注社會議題。

就像香港著名導演徐克曾經說過的一樣:

同性戀電影之所以感動,不因為它是同性戀,而是因為他是人,他有權利去做他應該做的東西。


迷影映畫

大家晚上好,我是十年。

不可否認,隨著平權意識的覺醒與時代進程,同性題材的影片故事也愈發呈現多樣性。

以前,我們有講性壓抑的《斷背山》,有講平權鬥爭的《米爾克》,有講抗艾血淚史的《達拉斯買傢俱樂部》《每分鐘120擊》,有講邊緣生存狀態的《橘色》,也有藝術互文的《霸王別姬》……

但不難發現,同性電影要麼切合時代背景展開,要麼聚焦同性圈子內部互動。

就連去年同性爆款影片《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也像無數同性影片一樣,在故事性上採取“真空處理”,僅呈現兩位主角之間的純愛,不具代表意義與現實縱深感。

而直到今年這部《愛你,西蒙》的影片問世,正是宣告同性電影從各種層面上都與“主流”別無不同——

《愛你,西蒙》

Love, Simon

本片的主流意義集中體現在內外兩方面:

外部性上,本片破天荒的被評定為PG13級(13歲以下需成人陪同觀看),同時更得益於大廠商「20世紀福克斯」的宣發力度,它成為影史最大規模公映的同性影片。

說白了,這是一部極為“正常”普通的電影,在發行與評級方面並未因同性題材遭遇差別對待。

隨著,影片上映中外評分網站都給予高分好評。

而內部性方面,也就是整部影片所要講述的故事:

一段發生圍繞在一名17歲高中生的成長軌跡中「出櫃與初戀的這件小事」

我們的男主西蒙品學兼優樣貌出眾,有關愛他的父母胞妹與死黨好友。

然而,他卻從未與最親近的人坦誠自己的性向,敏感的他從親友言行與環境反饋中甚至感受到歧視傾向,繼而小心保守。

某日校園論壇上,一位代號blue的校友匿名發帖吐露自己身為同志,並以摩天輪的高低運作狀態(鋪墊)喻比內心困苦。

一時之間,大家紛紛猜測這位深櫃校友是誰,而面臨同樣困擾的西蒙則跟帖bule,基友問詢,相互取暖。

但是,兩人一直持續著匿名交流方式——即便面對同道中人依舊沒有做好出櫃的勇氣。

不過,劇情隨著主角視點的西蒙暗中打量推理著身邊每一個值得懷疑對象。

比如,滲透流行文化的本片編排西蒙因bule有關美劇《權力的遊戲》的觀點,繼而格外注意身著權遊T恤的校友。

也因某位校友熱情招待將其列為重點懷疑對象。

然而,毫無頭緒的西蒙因在使用校園公共電腦查收郵件,繼而被同學小金毛掌握把柄。

受其威脅西蒙接受對方提出的交易條件,幫助他拿下自己的黑妹密友。

不過,因為一系列的偏差西蒙的同性身份被曝光論壇,而被動出櫃覆水難收的西蒙不也願圓謊否認,直面自我。

多重矛盾與誤解集中在影片後半段,西蒙的死黨與暗戀其多年的女伴覺感受到直接或變相的欺騙與利用。

西蒙在出櫃後父母慌亂失措的應對錶現,也無形增加了他的壓力。

校園之中的搗蛋分子也譁眾取寵的做出不雅舉動。

而見勢不妙的blue也尋求自保,消失於網絡。

西蒙的身心跌入谷底,生活分崩離析。

當然,觀眾都能夠理解這是一種劇情上峰迴路轉的套路設定。

緩過神來的西蒙父母無條件理解支持,教職人員盡責出面以正視聽,朋友們諒解重歸於好,

而全校唯一大張旗鼓出櫃的校友則慰藉西蒙他看似百毒不侵背後的隱忍心路……

觀眾發現諸如此類的煽情橋段,在本片故事之中正能滿滿又恰如其分。

而最終,高中生西蒙也無形鼓勵深藏不露的blue正視自我,勇敢出櫃,

二人如願搭乘此前自喻的摩天輪坦誠相會,如同無數延「美式青春校園片」一樣,在迷茫中走向成長。

只不過,這一次的成長議題是:性向。

但可以說,本片區別又類比以往「美式青春校園片」中,例如《賤女孩》的撕逼交友,《公主日記》的養成計劃,

其實,歸根結底這些問題本質都是通向自我認知完善之路上難以規避的成長煩惱。

而隨著時代更進步,人類更包容,越來越多的偏見與歧視得以消解,活出真我也將不再異常艱難。

多出一份理解,收穫一份尊重。

Love is Love


人人影視

應該說能把沉重的同志題材的電影拍出喜劇的效果是很不容易的!

以前的同志電影大都是比較沉重和傷感的,例如經典永流傳的《斷背山》,但是《愛你,西蒙》卻用輕鬆的氛圍,喜悅的色彩把難以表達的同性之愛展現出來,雖然西蒙的內心在公開自己的性向之前一直都是糾結和害怕的;

公開的事情雖然沒有按照自己的預想那樣被眾人所知,但是媽媽的理解,爸爸的擁抱,朋友的釋然,感覺一切都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糟糕,反而公開了,幸福就開始籠罩著了,生活還在如往常般繼續,但是多了一個互相喜歡的對象;

這應該是很多有著同性性取向的人們所夢寐以求的生活,這或許也是導演想要傳達給人們的信息,生活很美好,只要鼓起勇氣來!

但是這畢竟不適用於中國!


喵喵喵77

說是具有里程碑意義,似乎就有點誇張和拔高了。

影片的本質,是一部青春片,充滿著青春的活力,陽光,懵懂的愛情,湧動的小小荷爾蒙,外加家庭中的小小衝突。

不同的是,這一次的主角,是一個同性戀男孩,影片也圍繞著這個男孩性取向的壓抑、表達、與家庭攤牌、找到戀人而展開。

當,這部片子與以往同性題材電影也的確不同,表現方式更多趨於主流青春片,沒有過度販賣苦情,也沒有過分渲染這一群體被外界的戲謔、仇視和不解。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影片還是有很多與時俱進的地方的。現在這個互聯網信息時代,網絡對生活的介入和干擾是不可避免的,那麼同性戀群體自然也會在其中呈現出自己的狀態。男主和心儀的男孩就是通過網絡郵件認識和溝通的,男主最後的身份公開,也是通過網絡po文向全世界宣告的。

總之,可以一看,但沒有吹的那麼神。


毒藥君

《愛你的西蒙》是一部主流同志大片。

對此類電影,西方早已經是完全接受。

為什麼說是里程碑,是因為,他不光是同志,還是一部商業大片,還是走的一部校園青春愛情片的路子,非常主流和大眾商業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