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陛下家事……”

李大嘴 大嘴讀史

講三個小故事。

第一個故事出自《新唐書·李勣傳》。

唐高宗李治打算廢掉王皇后,改立武則天,皇帝把皇后沒有子嗣拿出來說事,遭到大臣們的極力反對,小治治很苦惱。

李治想從開國功臣李勣這邊得到支持,但開討論會的時候,李勣請病假不來,李治只好上門尋求幫助,李勣被逼無奈,回答了一句:“此陛下家事,無須問外人。”

李治堅定了信心,強力推動,武則天邁出通往權力的重要一步。

“此陛下家事……”

第二個故事出自《新唐書·奸臣傳》。

唐玄宗時期,得寵的武惠妃陷害太子李瑛,說是皇宮裡有盜賊,太子帶了兩個弟弟,三個傻小子全副武裝衝進皇宮,武惠妃轉頭就去告狀說,太子造反。

李隆基就是靠宮廷政變起家的,特別忌諱這個,不問青紅皂白就要廢掉太子,宰相張九齡認為其中有貓膩,極力反對。

大奸臣李林甫私下裡對皇帝的親信太監說:“天子家事,外人何與邪?”

太子就此完蛋。

“此陛下家事……”

第三個故事出自《周書·宇文護傳》。

北周孝閔帝宇文覺是個傀儡皇帝,朝中大權都掌握在堂兄宇文護手中,不甘心的宇文覺密謀發動奪權政變,不幸失敗。

宇文護準備廢掉皇帝,另立新君。朝堂之上,宇文護說出自己的打算,假模假式徵求大家的意見,誰敢反對啊?群臣都說:“此公之家事,敢不惟命是聽。”

宇文覺被趕下皇位,不久死於非命。

“此陛下家事……”

父子、兄弟、夫妻之間的關係,同時也事關皇位、後宮、太子的人選,“此陛下家事……”真的是家事嗎?

這其中,李勣是真心不想摻和,李林甫是暗示型的慫恿,北周大臣們是恐懼下的順從。在其位謀其職,本該表達反對意見的,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趨利避害。不管是明哲保身,還是投機取巧,一句“此陛下家事……”,卻改變了歷史。

突然想起一句“領導您說了算”,貌似有些異曲同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