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為何撤資中國房地產?

老鳥無敵

近幾年大家都在言傳:“

別讓李嘉誠跑了” ,而據統計,自2013年以來,李嘉誠出售國內資產套現共計1597億元。

那麼是否真如大家所言,李嘉誠跑了呢?

我覺得主要的原因還是如李嘉誠所言:商人,只是在商言商,其本質是贏利。

一、國內地產紅利下降

據統計,國內地產平均價格從2001年到現在,已經上漲了近十倍有餘,而人均收入上漲還不到五倍,人均收入與房產價格形成了嚴重的背離。房產價格的高起嚴重的影響了國民的消費水平,拖累了國民經濟的緩慢增長。而去年以來,國家政策對地產也進行了調控:一是收緊地產企業的貸款,二是提高了個人購房條件,三是上調個人住房貸款利率。這一切都說明了,國內地產的紅利在下降,風險在增加,那麼為了尋求資產的安全,只有進行資產套現。

二、投資海外能利息最大化

地產套現後,龐大的資金需尋找出路,置換成更安全的資產,那麼投資海外成了最好的選擇。

為什麼,我們可以看一下李嘉誠產業分佈圖:

2016年,集團59%的EBIT來自歐洲,英國佔到36%,中國香港和中國內地加起來才15%,不到英國的一半。

據統計,在英國李嘉誠已累計投資超過500億美元,到2016年,“長和系”已控制了該國30%的通訊、30%的電網、28%的客運鐵路、25%的天然氣、7%的供水,並因此被稱為“買下了半個英國”。而早在20來年前,他就曾創下一筆交易(出售Orange)從英國賺到1680億港元的好成績。再加上英國從08年金融危機過後,經濟漲幅較緩慢(如下圖),套現國內資產可以達到高賣低買的資產最大化。

三、為後人接班鋪路

中國的經商環境和歐美有著很大的差異,他曾經說過,他的兒子很不擅長中國的商場交際和政治關係,所以資產外移也是很必要的。


萬達:

一、降低企業負債,償還國家貸款

二、企業轉型,輕資產化實現A股上市利益最大化

三、資產轉移




匯天下

大奇兄出山了!

確實李嘉誠的商業智慧真是超人,無人比肩。他對政治與經濟的關糸,拿捏相當到位。他做出人生最痛苦的決定!離開內地,離開香港!


他意識到內地經濟已開始放緩,股價下跌,包括貨幣的貶值的擔憂,他預感到政策必將會調整。他開始行動了,從2O11年連續不斷地拋售內地房地產,並且拋售他賴以生存的香港港口和零售資產。同時把集團總部也遷移到新加坡。這些行為,意味什麼?唯有他自己心裡明白!真如,某著名大報做了個標題:別了,李嘉誠!

他不甘寂寞,卻看到了歐元開始疲軟,也意識到在歐洲可以獲得更多利潤,他大舉進軍歐洲投資:英國電信,法國港口,意大利基建,英國能源等等,並獲得長期豐厚利潤。確實,他又成功了!


大奇兄

說到李嘉誠大家都不陌生,小眼鏡更凸顯了幾分商人的奸猾。要問李嘉誠為何早早撤出國內房地產那就情客觀往下看!




李嘉誠撤離國內地產行業是最早的,為什麼呢?

因為,李嘉誠在國內的地產多為商業地產,那麼商業地產為什麼要撤離呢?這就不得不說李嘉誠的眼光了,為什麼人家能當上首富呢?

商業地產都是自持的運作模式不是靠銷售,而是靠租金和廣告。大家知道,和普通的商品購房比較,商品房銷售直接可以回籠資金,而靠租金卻不能在短時間內回本。

在開發了商業項目以後,錢就投入進去了,想要繼續開發就需要將先前蓋好的商業地產抵押貸款。而貸款就需要利息,成本也會增加。所以,貸款建設,然後再貸款再建設就成為商業地產的循環模式。

隨著電商的發展,很多商場里人也逐漸減少,大家有了新的購物模式,漸漸的商業地產靠租金和廣告也沒有之前賺錢了。項目開發的越來越多了,負債也越來越好。看到這一點的李嘉誠就選擇拋售物業,另覓出路。就這樣,李嘉誠最早撤離國內地產,當時很多人罵李嘉誠傻,但是現在看來一點也不傻。人家在英國好的不要不要的。


那麼說完李嘉誠,我們再來說萬達


萬達也是商業地產,還是一樣的運作模式,2017年是萬達脫離商業地產的一年。王健林先後出售萬達旗下的多處酒店、文旅項目、萬達廣場,回籠資金數百億。完成了降低負債的工作。其實,萬達集團的負債並不算高,遠沒有達到警戒線。但王健林還是撤出了商業地產。這是為什麼?商業地產已經沒有當初那麼緊俏了。現在轉型還來得及。


所以,對於做商業地產的大佬來說,時代在變,機遇在變,模式也要跟著改變。


房產老J

因為這符合李嘉誠做生意的原則:

不賺最後一個銅板



早在2013年,就有采訪問李嘉誠為何出售香港和內地樓市。當時他是這麼回答的

李嘉誠:中國內地房地產持續上漲,往往以高於市值的價格也無法投得土地,現在價格的確漲的太高了,投資地產的公司也有風險!地價虛高,已經看到不健康的趨勢。

在當時,李嘉誠就已經看到了地產的不健康趨勢,不可謂眼光不獨到。

雖然後面房價繼續猛漲,但是由於李嘉誠地產資源太過龐大,不可能一下子拋售,持續在房價上漲中拋售更容易賣出好價錢。

現在看來,李嘉誠在行業局勢變化中的拿捏真是恰到好處。

他這種不會冒險去賺最後一個銅板的謹慎原則,也是他能長期霸佔華人首富的原因吧。

哪裡有回報,我就去那裡投資

作為一個商人,作為一個企業家,如何收益最大化是他們要考慮的。而李嘉誠的眼光更加長遠。

在歐債危機過後,歐美經濟在復甦的過程中,此時投資環境較為寬鬆,一些優質歐美資產價格處於低位,適合抄底,李嘉誠接連收購了英國多家水務,鐵路租賃,供氣等公司。這些基礎性行業,風險低,收益持續,能實現資產的保值,符合李嘉誠穩健謹慎的投資特點。多國,對行業的投資也更利於風險管控,平衡現金流!

而內地房地產政策調控和監管不斷加強,加上經濟轉型,房價趨於平穩,投資風險加大。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如今中國房地產的錢不好賺了,跑去賺外國人錢去了!


熱門笑話百科


李嘉誠退休,由李澤楷接棒,此舉在商業地產視點看來正好驗證了李超人在商業上的一系列佈局,回想李嘉誠這些年在國內的一路大規模拋售,在歐洲的買賣,也不正是看到全球經濟的發展契機,以及為長子李澤鉅接班做好準備。


反觀李嘉誠這一路國內的賣賣賣,由於李嘉誠看到國內經濟存在硬著的風險,李嘉誠逐步減少國內資產佈局。長和系的重要資產主要是商業地產、房地產板塊,從長期來看國內的房地產市場受政策影響較大,存在一定的風險。

目前,房地產市場的持續調控,不正好驗證了這些。另一方面,由於李嘉誠年事已高,須及早為退休做準備。

由於接班人李澤鉅長期遊學海外,受西方文化較大,缺少應對國內格局的經驗,所以,李嘉誠在歐洲一路買買買,也正是為李澤鉅接班提前佈局!


商業地產視點

李嘉誠,是個才人,還請了一個風水大師,不錯,但是這個風水大師,已有失算李嘉誠退則而去英國。永運早不失算的因素。也就是李嘉誠最終慘告消失。


江河194170846

大家知送到,李嘉誠是商業鉅富,大凡鉅商集團都有資深智庫,決勝千里,造就一代富豪,李士90年代投資大陸房地產業,賺到盆滿缽滿,時期剛好在八運,土旺,即房地產興盛時期,隨著時代的變遷,九運即將來臨,而李生全身而退,大中原因,大家處自以待吧。


風水國學造福有緣人

李嘉誠是經歷過很多國家,很多次金融危機的商人,他的嗅覺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

王健林的操作最近也多,不是前兩年,企業去槓桿。剛開始不屑一顧,說,我憑本事借的錢,憑啥還。到頭來,拼了命的幾個月去套現,你看看現在負債率還有那麼高嗎!

如今,開始開始去居民槓桿,剛開始,有多少人相信?房住不炒,都沒多少人信。這幾天和前幾個月,看看天天關注頭條的,大批文章的內容有沒有變化,以前是不可能出房產稅,不可能跌,現在是房產稅有沒有影響,房價會不會大跌?


靈寶虹聲

從各種報道中可以看出李嘉誠經商之道:有11塊錢的利潤,別人想少給點他,自己多賺點,只想給他10塊,而他會再讓點利只收9塊。他提前賣出房子的邏輯也在這,提前賣出,留有足夠的利潤給接盤的人,至於接他盤的人最後能不能獲利出局就不是他的事了。


人生的格局001

超人的稱呼不是白叫的,普通百姓能夠看明白他的路數,也就不叫超人了。今年以來大家也看到了,內地地產市場基本到頂,他能搶在不能變現前離場,是先人一步,從去年的情況來看,價格暴漲,但交易低迷,現金為王,沒有真實交易,都是發癔症,王健林是什麼樣子,大家就可以想象了,李超人為何如此瀟灑離場,而王首富當眾落淚,誰更超然老辣?並且超人已年近九旬,這份智慧,遠非當下許多正年富力強的富翁可比,富貴長且久,精神矍鑠,老而彌堅,單這把年紀,富了半個多世紀,誰能與之匹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