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派陳平去斬呂后妹夫樊噲還要親自驗頭,陳平如何化解此難題?

SFNBN

劉邦有個毛病:

耳根子軟。因為這個毛病害死了戚夫人,還有一次差點害死陳平。

戚夫人的事情盡人皆知,戚夫人在劉邦面前吹枕頭風,劉邦耳根子軟,想要改立戚夫人生的趙王如意為太子。後來惹得呂后殘酷的殺害了戚夫人和趙王如意。那麼劉邦差點害死陳平是怎麼回事呢?

跟上面提到的事情差不多,也是有人進讒言,說樊噲結黨於呂氏(呂后),而且樊噲口出狂言:等到劉邦駕崩後,要率領軍隊殺了趙王如意和戚夫人他們全族。

人有惡樊噲,雲:“黨於呂氏,即一日上晏駕,欲以兵誅趙王如意之屬。”

劉邦耳根子軟,根本不調查就相信了這個說法。於是大怒,召來陳平商量對策。陳平給劉邦支招:我帶著絳侯周勃,驅車到樊噲營中,直接讓周勃取代樊噲掌軍,奪了他的軍權

劉邦同意了,但是加了一條,見到樊噲後立馬砍掉樊噲的頭拿來見我

帝大怒,用陳平謀,召絳侯周勃受詔床下,曰:“陳平亟馳傳載勃代噲將;平至軍中,即斬噲頭!”

這就使陳平很為難了,為什麼呢?樊噲是呂雉的妹夫,因此呂雉處處袒護樊噲,也視樊噲為自己的靠山。樊噲也是劉邦的發小,關係很好。這次劉邦發怒完全是事發突然,如果自己貿然讓人砍下樊噲的頭,劉邦反悔了該怎麼辦?到時候可是既得罪了呂后又得罪了劉邦。陳平思慮再三,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什麼辦法呢?

寧囚而致上,上自誅之

簡而言之就是一個字“”,推責任。陳平決定執行劉邦的命令,先逮捕樊噲,然後送回長安,讓劉邦自己決定是否處斬。

後來,在陳平壓著樊噲回去的路上,劉邦駕崩。陳平一聽就害怕了,劉邦一死,沒有人再繼續處理這件事情了,而自己還擔著逮捕樊噲的惡名呢?鐵定是得罪呂后了。於是陳平趕緊扔下樊噲,快馬加鞭趕往長安,去幹什麼呢?面見太后。

劉邦死後,能暫時壓制住呂雉的只有太后,因此能救陳平的只有太后。在陳平快要走到長安時接到詔書,讓陳平和灌嬰領兵屯滎陽。陳平接詔,但沒有去滎陽,而是繼續趕往長安去找太后。

陳平見到太后,哭的鼻子一把淚一把的,向太后哭訴了自己的委屈。說事情都是劉邦定下的,跟自己沒有什麼關係,自己只是一個執行者,況且樊噲好好的,也沒有被砍頭。請求太后救他一命。

於是太后封陳平為郎中令,讓他去教漢惠帝劉盈(呂后的兒子)讀書。後來,呂后果然拿樊噲的事情在太后面前詆譭陳平,太后袒護陳平,呂雉沒有再為難陳平,陳平算是撿了一條命。

陳平總是在關鍵時候思路清晰,既保全自己,又有所建樹。因此陳平歷經數次宮廷政變而不倒。在張良歸隱後,陳平充當了朝中最重要的謀士角色,為漢朝的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劉邦耳根子軟,在自己病重時聽信讒言說樊噲黨附呂氏,等自己死了以後要誅殺戚夫人和趙王如意全族,因此大怒,派陳平和周勃前去斬殺樊噲。陳平在關鍵時刻思路清晰,沒有徹底執行劉邦的旨意,既保全了樊噲的性命,又不得罪劉邦和呂雉。在劉邦突然駕崩後,又聰明的找到太后來保護自己,可謂是聰明絕頂的舉動,連呂后都奈何不了他。


每日趣評

陳平對得起那個“平”字,什麼事情都擺得平。

年輕的時候,他什麼都不是。鄉里分肉,請他出面主持,每一塊都分得均勻,沒有人不滿意。這件事看似簡單,實則不易。能夠把幾十碗水端得平,叫做水平。

楚漢戰爭時期,陳平離開項羽去投奔劉邦。他孤身一人,渡過黃河的時候,覺察到划船的兩個艄公有可能是匪徒。這種情況下,就算你有經天緯地之才,也無法施展,還不如會點三腳貓功夫好使。偏偏陳平手無縛雞之力,眼看船搖到黃河中央,他心生一計,將上衣脫下來,光著膀子幫助艄公划船。兩個艄公一看,知道他身上沒有錢,也就打消了謀財害命的念頭。這叫危機管理。最好的危機管理,是正確預判形勢,發現苗頭,妥善處理,將危機消化於無形。

投奔劉邦之初,有很多人說陳平的壞話,說他品行不端(和嫂嫂有不正常關係),三心二意(先是魏王門下,後來依附項羽,現在又投靠劉邦),貪婪受賄(誰給他送錢,他就為誰說話)。劉邦聽了,難免有想法,於是召陳平過來質問。當然,劉邦沒有問男女關係的問題,因為他一點也不在意,只是問道:“你原來是魏王的人,後來給項羽做事,現在又來我這裡,怎麼能夠不讓人懷疑你的信義呢?”陳平很乾脆地回答:“同樣一件東西,在不同的人手裡有不同的作用。魏王和項羽不能重用我,您能重用我,我為什麼不投奔您呢?至於受人錢財嘛,您也知道,我可是光著身子到這裡來的,一文錢都沒有帶。不收點錢,怎麼過日子嘛?這些錢也還沒有動用,您如果不信任我,我馬上退出來,請讓我回家種田就是了。”寥寥數語,說得劉邦立馬改變了態度,不但沒有開除陳平,反而升他做了護軍中尉,也就是軍中的紀委書記。在這件事上,陳平充分拿準了劉邦的性格特點:不拘小節,只要你不對他撒謊,不推諉責任,一切都好說。

劉邦對陳平委以重任,陳平則給了劉邦最大的回報。楚漢戰爭最艱苦的時候,是陳平巧施反間計,讓項羽的智囊范增離開項羽。滎陽之圍的時候,是陳平獻計,讓劉邦逃出楚軍的重圍。韓信要求劉邦封自己為假齊王,劉邦大怒,也是陳平及時拉袖子暗示,劉邦大悟之下,乾脆封韓信做了一個真齊王,保持了隊伍的穩定。後來劉邦誅殺韓信,又是陳平獻計,不費一兵一卒,便將韓信制服。劉邦討伐匈奴,在白登被圍,還是陳平想辦法解圍,救了劉邦一命。從某種意義上講,陳平就是劉邦身邊的“點子大王”,專門為劉邦解決各種各樣的難題。這樣一個人,在劉邦要他斬殺樊噲的時候,肯定不會簡單地遵照執行,而是進行了一通分析:

第一,劉邦病得不輕,已經快死了。這是處理這個難題必須搞清楚的大前提。

第二,劉邦殺樊噲,是因為樊噲是呂后的妹夫。有人告發,說樊噲和呂后勾結,只等劉邦一死,便要殺死劉邦最寵愛的戚夫人和她的兒子如意。

第三,劉邦死後,即位的是太子劉盈,他是呂后所生。到時候,呂后就太后。以呂后的性格,只要權力在手,便敢無所不為。順者昌逆者亡,絕不含糊。

第四,呂后最恨的人,便是戚夫人母子。樊噲和她勾結,將對戚夫人母子不利,十有八九是真的。

基於以上分析,陳平認為,樊噲是不能殺的。如果殺了樊噲,勢必得罪呂后。以後的日子,就沒法過了。

但是,如果不執行劉邦的命令,那也是很可怕的一件事。很有可能,馬上就會人頭不保。

怎麼辦?

會者不難,難者不會。陳平的解決辦法,是以時間換空間。他和周勃來到樊噲的軍營,將樊噲騙出來逮捕,裝入囚車,秘密送住長安。

果然,還在半路,就聽到了劉邦駕崩的消息。陳平馬上下令將囚車停下,自己輕裝前進,連夜返回長安。他也沒有直接向呂后請功,而是跑到劉邦的靈前大哭,說:“您讓我殺樊噲,我不敢,只好將他帶回來了,我對不起您啊!”這樣一表演,呂后便心知肚明瞭。她正擔心樊噲的安危,得到這個信息,心裡一塊大石頭落地,不禁對陳平心生好感,馬上出來安慰陳平,而且封他做了郎中令。

這已經是題外話了。呂后死後,又是陳平出來,想辦法解除了呂家的兵權,為劉氏重掌江山,拿下了關鍵的一分。他這一輩子,或許談不上有多忠心,但是他解決的難題,足夠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平靜。所以說,他對得起這個“平”字。


龍鎮

作為謀臣,陳平在歷史上是有重要影響的人物。起碼來看,有資格被司馬遷列入“世家”的,只有陳勝、蕭何、曹參、張良、陳平、周勃六人。陳平能列其中,可見其功績不可小視。

陳平祖籍在今河南原陽東南一帶,他一生充滿傳奇色彩。突出的貢獻是用奇計輔佐劉邦奪得天下,成為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之一,漢初被封為曲逆侯。漢文帝時,陳平曾升為右丞相,後改任左丞相。他的六個代表性謀略,被後人稱之為"六出奇計"。

公元前195年,劉邦擊敗叛軍英布歸來,創傷發作病倒了。剛回到長安,又聽說燕王盧綰叛變,就派樊噲以相國的身份率軍去討伐。此時年過花甲的劉邦疑心加重,更愛偏聽偏信。樊噲走後,有人又對他說:“樊噲跟呂后串通一氣,想等皇上百年之後圖謀不軌。皇上不能不早加提防。”劉邦對呂后干預朝政,早已不滿,聽說呂后已跟她妹夫樊噲串通一氣,立時覺得情況嚴重了,他決意臨陣換將,以陳平的名義前往樊噲軍中傳詔,在車中暗載大將周勃,等到了軍營裡,再宣佈立斬樊噲,由周勃奪印代替。劉邦還提出一個苛刻條件,他要陳平儘快地把樊噲的頭取來,讓他檢驗。陳平、周勃當即動身,兩人在途中邊走邊商議咋辦才好。陳平左右為難地說:“樊噲是皇帝的老部下,勞苦功高。況且他又是呂后的妹夫,可以說是皇親國戚,位高爵顯。眼下,皇帝正在氣頭上,萬一他後悔了,我們怎麼辦?再說皇帝病得這麼厲害,樊噲又是呂后的妹夫,她們姐妹二人必然會在皇帝身旁搬弄是非,到那時難免會歸罪於咱們兩人。”周勃聽了也一時沒有了主張,便問:“難道咱們把樊噲放了?”此時陳平動用了智慧,他對周勃說:“放是不能放的,咱們不如把他綁上囚車,送到長安,或殺或免,讓皇上自己決定。”周勃也認為這是個好主意。到了樊噲的軍營前,陳平命人築起一座高臺,作為傳旨的地方,另外又派人手持信符去叫樊噲。樊噲得知只有文官陳平一個人前來,認為只是傳達平常的敕令,也沒多想,立即一個人騎馬趕來接詔。不料,他在高臺前剛下馬,臺後忽然轉出武將周勃,當即將他拿下,釘入囚車。周勃又立即趕到中軍大帳,代替樊噲,由陳平押解囚車返回長安。誰料,這時情況突變。走到半路,陳平忽然聽說劉邦駕崩了。他想:朝中必然由呂后主持政事,這可糟了。萬幸的是,幸虧先前沒有按劉邦的指令立即殺掉樊噲,還好向呂后有所交待。可即便如此,陳平也怕夜長夢多,怕有人會在呂后面前說他的壞話,必須搶先先趕到長安,把自己奉旨行事的事解釋清楚。他立即策馬趕往長安,路上遇到使者傳詔,讓他屯戍滎陽。於是,他又生一計,跌跌撞撞地跑入長安宮中,跪倒在漢高祖的靈前,放聲大哭,邊哭邊說:“您讓我就地斬決樊噲,我不敢輕易處置大臣,現在已經把樊噲押解回來了。嗚、嗚···”陳平這哭話明明是說給活人聽的,是在向呂后表功。呂后姐妹聽說樊噲沒死,真都鬆了一口氣。遂宣佈釋放了樊噲,並恢復了他的爵位和封邑。

劉邦派陳平主持執行這個決定,就值得玩味。劉邦知道陳平處事圓滑,靈活機動,隨機應變。劉邦對陳平的評價是:“陳平智慧有餘,然而難以獨自擔當重任。”所以,劉邦派陳平出面,本身就是留有餘地,讓陳平和周勃見機行事,儘可能不出差錯。還好,陳平和周勃二人老奸巨滑,沒有速斬樊噲。樊噲虛驚一場,但也理解劉邦,反而隨時隨地提高警惕,不與呂氏結黨營私,不打擊報復,能夠保持晚節。


薩摩耶的春天

陳平考慮問題的時候,總能先從對方的角度出發,吃透對方究竟在想什麼,需要什麼,在乎什麼。這也是陳平一生能夠取得巨大成功的關鍵。

陳平年輕時候分肉,分得讓大家滿意。他為什麼讓大家滿意?是他切割得輕重一樣嗎?肯定不是的。如果是這樣的話,肯定隨便一個廚師水平都比陳平高。那是什麼呢?我覺得是陳平能掌握別人的心理,知道人家喜歡什麼樣的肉,他在分的時候投其所好,這樣大家才會很高興。

(陳平)

後來陳平過江,上了賊船。他知道性命難保,趕緊把上衣脫下來,扔進船裡,然後去幫賊划船。賊本來要砍了他,看到他身無分文,自然就沒有再動手。陳平能躲過這一劫,就在於他從對方內心裡去想。賊需要的是錢,不是命。只不過別人不願意拿錢出來,賊才連帶把命也要了。既然如此,他把上身裸露出來,就是告訴對方,自己身上沒錢,不用要他的命了。

陳平從項羽那裡轉投劉邦,因劉邦很器重他,引起劉邦的那一幫發小哥們不滿,紛紛在劉邦面前說陳平的不是,說他年輕的時候與嫂子有不正當的男女關係,說他貪圖賄賂,總之是品行不好,不能重用。於是劉邦就去問他。這個時候,陳平非常清楚劉邦在乎什麼不在乎什麼。劉邦在乎的是忠誠,所以他就著重說了忠誠,說了自己離開項羽到劉邦這裡來,是看中劉邦能用人。至於“盜嫂”的事,他根本不去解釋。因為劉邦在男女關係上,比他還不如。而含圖賄賂之事,他直截了當說出來,他幹過這事。他為什麼直截了當承認自己幹過這事呢?因為我們說了,劉邦最怕的是人是“有大志向”,和他爭奪天下的。如果這個人只是想貪圖一些小便宜,那其實正是劉邦喜愛的。

所以後來劉邦評價陳平:“陳平智有餘,然難獨任。”就是說陳平沒有韓信那種想爭奪天下的大志向。所以後來蕭何發現劉邦懷疑他,就搞了一些貪圖賄賂的自汙的事情。他一自汙,劉邦就可以斷定他沒有大志向,也就不懷疑他了。

(劉邦)

而陳平正是明白劉邦的心思,所以他才回答劉邦話的時候,答得非常得體。劉邦不但不再懷疑他,反而更重用他。

有以上的分析以後,我們再來說劉邦讓陳平去把樊噲的頭提來見他的時候,陳平是怎麼做的。

劉邦讓陳平去提樊噲的人頭來見他,他是不是真的想殺樊噲?不是的。再怎麼說,劉邦也是一個朝廷,他要判哪個人有罪,都要通過廷尉來審查。除非這個人已經提兵造反。而樊噲並沒有提兵造反,而樊噲還是他小姨子的丈夫。所以劉邦不可能立刻就殺他。他那樣說,只是為了嚇唬樊噲,打擊樊噲。讓樊噲不敢支持呂后整治戚夫人母子。而且劉邦還明白,只有陳平才會明白他的心思,因此才派陳平去。

陳平也正是明白了劉邦的心思,才對周勃說,不要殺樊噲,只把他抓起來,送到京城,交給劉邦處置。我估計當陳平把樊噲送到京城時,劉邦肯定是把他交給廷尉,找他的罪來處置他,但肯定不會判他死刑。

(樊噲)

不過事情很快就起了變化,劉邦死了。劉邦死了,這時候,不管放不放樊噲,都是一個問題。不放,呂后肯定饒不了陳平。但是放了,呂后也會猜忌陳平,以為抓殺樊噲是陳平的主意(不是陳平的主意,為何劉邦會派陳平去抓他?)所以,陳平必須要呂后把事情搞明白。於是他跑到劉邦的陵前,大聲痛哭說:“你讓我就地處決樊噲,可是我覺得這事事關重大,不能輕易處置,所以把樊噲帶回來交給您,誰知您已經駕崩了。”這話一下就打銷了呂后的懷疑,呂后因此不但沒責備他,還一直重用他。

陳平就是通過揣摩對方的心理,實現了一直屹立不倒。


張生全精彩歷史

陳平的一生,充分證明了《春秋左傳》裡面的一句話:天下事毀於君子者十之八九,毀於小人者十之一二。

陳平的確是一個小人,但是一個有能力的小人。他做了很多君子做不到的事,這也是劉邦重用他的原因。

在劉邦死後,陳平還做過丞相,並且整體表現還非常好。

陳平的表現可以說明一點,一個有能力的小人遠遠勝過一個沒有能力的君子。

公元前195年,劉邦在鎮壓英布的叛亂中中箭,舊病復發,已經活不了多久了。

回到長安後,有人報告說,燕王盧綰叛亂。這時候的劉邦已經老眼昏花,利令智昏了。如果連燕王盧綰這樣老實人都會叛變,那天下還有人可信嗎?

不錯,在這個時候,劉邦手下確實沒有多少人可以相信了。在漢朝建國後,呂后就串聯他們在沛縣的老兄弟,逐漸掌控了當時的形勢,就連劉邦對他們也無可奈何。

劉邦曾想廢掉太子劉盈,立劉如意為太子。這個提議遭到了朝中重臣的強烈反對,實際上最大的後臺就是太子劉盈的母親呂后,最終也只能作罷。

劉邦派出樊噲去討伐燕王盧綰。這時,劉如意的母親指使人對劉邦說:呂后和他的妹夫樊噲本來就是一夥的,他們遲早會犯上作亂。於是劉邦就派陳平和周勃去斬殺樊噲。

陳平明白劉邦活不了多久了,更明白呂后必然掌權。如果現在把樊噲處死了,呂后肯定會秋後算賬。

在路上,陳平交代周勃:把樊噲押回京城,交由劉邦處理,周勃只負責接替樊噲的兵權。

周勃在軍中,傳劉邦的命令,將樊噲打入囚車,交由陳平帶回長安。

陳平走到半路上就聽說劉邦歇菜掛逼了,心想,一定要把這件事情給解釋清楚了,把自己撇乾淨。

他快馬加鞭,跑到宮中,當著呂后的面向劉邦哭訴:樊噲是你的親妹夫,殺掉他,於皇帝來說是私事,也是公事。我們不敢擅做決斷,所以只能將他押回來。

這些話講得非常漂亮,直接向呂后表了忠心。對於這樣的朝廷重臣,向自己宣誓投靠,證明自己的勢力更強大了,呂后還是比較開心的。

為了進一步拉攏陳平,呂后親自出面安撫他,頂封他做郎中令,輔佐新皇帝劉盈。


新知傳習閣

讓我們先來看看劉邦跟樊噲是什麼關係,而劉邦又為什麼要殺他。

呂公有兩個寶貝女兒,呂雉嫁給劉邦,呂須嫁給樊噲。就這點來看,就知道劉邦跟樊噲是個什麼關係了。

在劉邦的一生當中,但凡有事,樊噲都能挺身而出。比如劉邦進咸陽城懶著不出時,樊噲就勸他不要沉溺其中;在鴻門宴上,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也是樊噲及時出手,並保護劉邦從小道逃跑。後來,英布造反時,劉邦已身患重病,不想見人,周勃及灌嬰等人都不敢隨便入宮,唯有樊噲,直接推門而進,勸劉邦有事要跟大臣商量,不要整天躺在宮中跟宦官來往,難道趙高的教訓還不夠麼。

就衝著這些事,劉邦值得感激樊噲 。但是,兄弟也有翻臉的時候,有一件事讓劉邦翻臉不認人,派陳平要斬樊噲而後快。

到底是什麼事呢?

還是戚夫人及趙王劉如意的事。

眾所周知,劉邦晚年寵幸戚夫人,想廢呂雉所生之子劉盈,立戚夫人之子劉如意為太子。這件事受到滿朝大臣反對,但劉邦還是有些不甘。

當時,事情正鬧得不可開交時,不知是誰,也不知道從哪裡得來的謠言,說樊噲已經放出風聲來了,一旦陛下駕崩,就將戚夫人及劉如意等一幫人通通殺掉。

要知道,劉邦就是因為擔心戚夫人勢力太薄,怕他死後被呂雉勢力欺負,所以才執意要廢太子劉盈。而包括張良在內,竟然都反對廢太子已經讓他窩火了,而樊噲又觸到他的痛處,難怪他要翻臉,殺樊噲而後快。

當時,樊噲正率兵攻打背叛造反的燕王盧綰。劉邦召陳平來問,這事怎麼辦?陳平是謀略大師,當即就給他想了一個計策,讓劉邦下詔給周勃代替樊噲率兵,然後他再跟周勃拿著詔書前往燕國辦這個事。

劉邦就依了陳平的計,派陳平跟周勃前往燕國去了,並且交待,到了將軍,立斬樊噲!

然而,人還沒到燕國,陳平就跟周勃商量說道:“樊噲是帝后的親家,功勞又多,且又是呂須之夫,親且貴,陛下一時腦熱叫斬樊噲,萬一他後悔了怎麼辦?我們不如將樊噲綁住,送往京城,讓陛下自己處理得了。”

周勃認為陳平說得有理,就依了陳平之計。

陳平為什麼要出此一計呢?他當時肯定看出,一是樊噲親且貴,又是功臣,殺不得,二是他料劉邦活不了多久了,劉邦一死,他這麼一整,就成了呂雉的敵人,不能當這個冤大頭。

果然不出所料,陳平押樊噲回到半路時,就聽到了劉邦駕崩的消息。同時,呂雉還下詔,命令陳平及灌嬰等人率兵屯守滎陽。

陳平受詔以後,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衝到長安城,跑進宮裡,到呂雉面前哭訴請罪,說他怎麼用心良苦,將樊噲押回來,而不是當場就斬了。

呂雉聽得無不為之動容,就說,你辛苦了,趕快回去休息吧。

陳平當然不能就此回去。 他過了呂雉這關了,天知道呂須又要使什麼招對付他。他當即向呂雉請求留守宮中。呂雉見他靠譜,就拜他為郎中令在宮中教導新皇帝劉盈。

果然不出陳平所料,呂須對陳平出計擒拿樊噲耿耿於懷,於是整天到呂雉那裡告狀,但是呂雉沒有聽呂須的。

不久,樊噲回到長安,官復原職。而陳平也相安無事,還被拜為左丞相。

一場政治危機,就此安然化解!


月望看歷史

陳平以前侍奉魏王,後侍奉項王,最後才來劉邦這裡。劉邦用人不拘小節,儘管關於陳平有很多流言,劉邦還是重用他了。是劉邦對陳平有知遇之恩。

樊噲雖然是個屠夫出身,因為浪跡市井,反而具有讀書人所不具有的智慧。鴻門宴,劉邦能全身而退,樊噲居功不小。所以樊噲是有相當影響力的。而樊噲是呂后的嫡親妹婿。

劉邦在世,那自然樊噲聽劉邦的。劉邦不在,樊噲依呂雉而立,也是互為依傍,這是人之常情。

呂后會對劉邦的親人怎麼樣,劉邦心裡明鏡似的。這夫妻二人的罅隙其實並不是因為戚夫人,而是因為都強勢。後來的事實發展證明,呂后的確是控制性人格。且有極強報復心。就是呂后的親生子惠帝,尚且被呂后拿的死死的,娶了自己親外女。何況是其他諸劉。劉邦臨死之前,終於下狠心除掉樊噲,是因為樊噲會是呂后的左膀右臂。

他選擇了陳平,以為陳平是自己的羽翼。結果陳平倒好,知道劉邦時日無多,呂雉必然掌權,採用了一個折中的辦法。這其實,就是對劉邦不忠。

所以,關於陳平年輕時勾搭親嫂的流言應該是真的。品行這東西,與生俱來。


楊花榆莢無才思

劉邦命陳平去斬殺樊噲的經過是這樣的:當時樊噲奉劉邦之命,正在前線和叛亂的燕王盧綰交戰。這時有人向劉邦進讒言,說樊噲是呂后的妹夫,陛下一旦不在了,他們就要合謀奪取天下,殺掉戚夫人和趙王如意。



劉邦那時已經病重,自覺不久於人世,他最不放心的就是兩件事,一是劉氏江山改姓,二是戚夫人母子受到傷害。所以他聞言大怒,召來陳平商量對策,隨即令陳平、周勃趕去軍中,陳平斬樊噲之頭回報,周勃就留在軍中代樊噲為將。

雖然明知是個難題,但皇命難違,陳平和周勃只好出發了。路上陳平就跟周勃說,樊噲是皇上的舊交,功勞很大,又是呂后的親妹夫,現在皇上盛怒之下要殺他,沒準很快就後悔了。所以樊噲絕不能殺!兩人商定:把樊噲抓起來押解回京,讓皇上自己處置!

這就是陳平的第一招:拖!陳平的聰明之處就在這裡,雖然有違抗君命之嫌,但也是情有可原,反正樊噲人已抓到,頭就在脖子上,要砍也來得及。而如果奉旨辦事的話,萬一劉邦真後悔了,這砍下的頭可沒法再安上了,那時他倆可就把皇帝皇后都得罪了,豈不是死路一條?

於是兩人依計而行,抓了樊噲,陣平押解著樊噲回京,在路上,他得到了劉邦去世的消息。我猜陳平的心情應該是喜憂參半,喜的是當初沒殺樊噲,尚留有餘地。憂的是自己畢竟綁了樊噲,得罪了當權的呂后。怎麼辦?



陳平當然有辦法,他讓押解樊噲的隊伍不緊不慢地走,自己則快馬加鞭往長安趕。

這就是第二招:搶!陳平必須搶在呂后發怒並降罪之前,當面向呂后解釋清楚。解釋什麼呢?無非幾個重點:這事是怎麼回事,皇上當時多麼惱怒,他陳平怎麼想的、怎麼做的,有多麼的不得已,好在樊將軍安然無恙云云……陳平邊說邊哭,把呂后都感動了:原來這麼回事,陳大人辛苦了,快請回去休息吧!

換作旁人,多半會以為這事妥了,回家歇歇也好,可是陳平不!他的第三招是“賴”,賴在宮裡不走了。他對呂后說,宮中大喪,多有不測,自己請求宿衛宮中!這要求合情合理,但其實陳平的用意,是要防止有人在呂后面前進讒言害他。呂后沒多想,就讓陳平留在宮裡,擔任負責安保工作的郎中令。不久,樊噲被押解到京,官復原職,但樊噲老婆呂嬃(即呂后妹妹)卻不依不饒,但無論她說陳平多少壞話,呂后都不聽,仍然認為陳平是忠於她的。



這一拖、二搶、三賴,足可見陳平的足智多謀,非常人可比,諸位以為呢?

更多好玩、好懂、好用的國學歷史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三好國學堂”!

三好國學堂

西漢開國功臣中,陳平絕對是一個能力不下於“漢初三傑”的人物。先事魏王咎,後歸項羽,結果還是像韓信一樣,百川歸流,投靠了真正能讓他大展才華的劉邦。

陳平有個特點,就是喜歡用陰招,這一點也沒有貶低他的意思,能夠在爭奪天下這種盛宴中把計謀用得出神入化,是非常牛的事情。

陳平在楚漢戰爭中,最出彩的表現是用離間之計,拆散了項羽和范增這對組合,把項羽向失敗的路上使勁推了一把。

下一個遭到陳平陰招毒手的是“國士無雙”的韓信,在有人告發韓信謀反,劉邦求計時,陳平讓劉邦偽遊雲夢,智擒了韓信。

然後就是著名的“白登之圍” ,漢高祖差點做了歷史上第一個被活捉的開國皇帝,又是陳平,建議用重金賄賂匈奴單于的老婆,才解了圍

經歷了“白登之圍”,陳平深知女人的厲害,哪還敢招惹女人。所以劉邦讓他去處死呂后的妹夫樊噲時,留了一手,沒有當場執行,而是先把樊噲捉住,押回了京城,讓劉邦再想一想。這個想法非常周全,陳平還沒到京城,就聽到了劉邦的死訊。呂后見陳平的作為,雖然表面不說,心裡非常感激。陳平的處事為官之道,真的值得後世研究一下。


蔣沈韓楊

看陳平的計謀,有種諸葛亮的既視感,或者是哆啦A夢,每當大熊有需要,哆啦A夢都能從百寶袋裡找到各種神奇的道具,實現大熊的夢想。


陳平有著諸多的閃光時刻和計謀,在對於劉邦要斬殺呂后的妹夫屠狗英雄樊噲時,他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大智慧。

公元前195年,劉邦擊敗淮南王英布後回到長安,聽到燕王盧綰叛變的消息,於是派樊噲以率大軍前去討伐。樊噲走後,有人對高祖說:“樊噲跟呂后串通一氣,想等皇上百年之後圖謀不軌。皇上不能不早加提防。”

劉邦寵愛戚夫人,自然對戚夫人的兒子趙如意寵愛有加,他希望自己百年後能將皇位傳給如意。眾大臣的極力反對讓他心裡很不爽,這裡面自然有作為太子劉盈姨夫的樊噲,這個從沛縣就一直跟著自己的兄弟。但是為了自己的孩子,他什麼都可以做,包括剷除趙如意前面的絆腳石。


劉邦與陳平計議此事,陳平說:“直接下令讓周勃代替樊噲,其必然會有所防備,軍隊也會大亂。而如果陛下下詔,讓我去軍中傳詔,暗將周勃藏入車中,樊噲必定不會防備,到時再宣佈斬樊噲,立周勃為大將,此事可成。”
劉邦聽完,口上不住的讚歎,“此計甚妙”。他心頭卻一直暗自慶幸,陳平幸為自己所用,若是當初項羽識才,這江山還不一定是誰的呢。

高祖要陳平斬下樊噲的頭,拿來讓他檢驗,陳平遵命。但當陳平周勃動身往前線不久,陳平就對著周勃說:“樊噲是皇帝的老部下,勞苦功高,他還是呂后的妹夫,皇親國戚,位高爵顯。現在皇帝正在氣頭上,萬一他後悔了,我們能怎麼辦?再者,皇帝病得厲害,如果天有不測風雲,皇帝歸天,呂后掌權,我們如果殺了樊噲,呂后必不會放過我們。”
周勃聽得傻眼,“難道把樊噲放了?”

陳平說:“放是不能放的,咱們不如把他綁上囚車,送到長安,或殺或免,讓皇上自己決定。”

周勃也認為這是個好主意。


他們很順利的羈押了樊噲,周勃繼任主將,陳平將樊噲壓上回長安的囚車。

走到半路時,陳平聽說劉邦病故的消息。他推測朝中必然由呂后主持政事,心中慶幸先前未斬樊噲,還好向呂后交待。即便如此,也怕夜長夢多,會有人在呂后面前說他的壞話。於是,他立即驅馬趕往長安,路上遇到使者傳詔,讓他屯戍滎陽。

他眼睛咕嚕嚕轉著,心生一計。他假裝跌跌撞撞地跑入宮中,跪倒在高祖的靈前,放聲大哭,邊哭邊說:“陛下呀,您怎麼這麼快就走了呢,您讓我就地斬決樊噲,我不敢輕易處置大臣,現在已經把樊噲押解回來了,等您處置呢。”



這明明是說給活人聽的,是在向呂后表功。

呂后姐妹聽說樊噲沒死,當即鬆了一口氣。看著陳平淚流滿面,情深意切的樣子,心裡也大為感動。於是她們兩個就寬慰著陳平,並打聽樊噲的消息,陳平說自己一路好吃好喝待樊噲,並且說他吉人天相,肯定會時來運轉等等,呂后姐妹倆對陳平的行為感動加感激。

陳平又趁機請求留在長安,呂后也答應了,還拜他為郎中令,輔助新皇。



看似是在皇上和皇后之間的二選一,陳平冷靜分析後然後謀劃出精準的計策,不僅兩邊都不得罪,而且還能為自己創造出利益,不能不讓人佩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