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電行業低價圈用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彩電行業低價圈用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低價圈用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Popo||評論

在液晶面板漲價的時候誰都不敢動,現在液晶面板開始降價,又到了部分整機企業蠢蠢欲動的時候了。而且這一次的非常理出牌,可能比以往哪次都厲害。

在此之前的彩電業,並不是沒有見識過價格戰。相反,這個充分競爭的行業,無論是整機廠家讓利發動的,還是渠道商家為了擴大影響力而發動的,已經經歷過太多次價格戰了。

說起價格戰,從這個行業脫穎而出的海信、創維、TCL、長虹、康佳等都是耳熟能詳。誇張一點說,輕車熟路也不為過。

然而,現在一些新進的互聯網品牌因為自身內容優勢逐漸消失,意圖通過低價格網羅更多用戶。但是筆者倒認為,這種班門弄斧,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的行為不僅不會奏效,還可能引發自身危機。主要有三點:

其一,現在不再是規模為王的時代了。

中國內銷市場彩電已經經歷好幾輪的普及,電視保有量已經到了高位,每年近5000萬臺的內銷市場也相對穩定。這個時候再想通過低價格來吸引消費者,雖然可能比較搶眼,或者引發輿論的關注,但免不了是譁眾取寵,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這個市場的格局。

彩電行業低價圈用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改變不了格局

就像大盤已經到了一定的點位,如果某些次新股出現閃崩也只是有短暫的殺跌情緒,並不會從根本上動搖大盤的整體穩定。換句話說,放在數十年前,甚至當內容優勢還比較明顯的幾年前樂視小米介入那個年代,價格戰還有一定的作用,但現在已經過了那個年代。

其二,你的低價別人同樣能做到。

說樂視是自身資金出問題而陷入危機,倒不如說被其他拖死的。最旺的樂視慣用的手段是低價,超低價,甚至硬件免費,前期確實上量很快,那是因為在液晶面板漲價的週期,誰也沒有特別關注到這個對手。但是當其到了一定的規模時,一些行業龍頭就開始動用一些資源,推出特價款開始對抗,正所謂老大老二打架,死掉的是老三,彩電業老大老二等都參與進來,那麼樂視的結果就不會好看。

現在一些品牌如暴風又開始重拾價格戰,將40英寸的價格殺到千元以下,50英寸幹到2000以下,這種逆行業平均售價的行為,雖然會對其他品牌造成衝擊,但一旦量到一定程度,別人的圍剿同樣會讓你受不了。

其三,對自身的壓力並不小。

為什麼堅持不下去?最根本的是極其低的微利甚至沒有利潤的模式並不會長久。

彩電行業低價圈用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已經不現實

這種不盈利如果拖久了,就會影響投資者的信心,屆時出現樹倒猢猻散的額局面也是極有可能的。但是已經成長起來的彩電品牌或者小米等,它是有足有抵禦這種風險的手段和能力的,所以能否承受長時間不盈利,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評判標準。

筆者認為,通過低價圈用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如果真有本事,倒不如在價格戰之前使出來。雖然我們深知呼籲彩電業集體走上價值為導向的道路很難,但是新進品牌如果孤意要走價格戰的路子,至少未來是不明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