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詩入門(二七)——近體詩24工對

第十一節 對仗的講究和避忌

對仗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工對,例如以天文對天文,以人倫對人倫,等等。

第二類是鄰對,例如以天文對時令,以器物對衣服,等等。

第三類是寬對,就是以名詞對名詞,以動詞對動詞(或形容詞)等等。

詩人之所以不處處都用工對,自有理由:近體詩受平仄的拘束已經不小,如果在對仗上處處求工,那麼,思想就沒有迴旋的餘地了,再者,求工太過,就往往弄到同義相對,如室對房,別對離等,兩句話幾乎只有一句的意思。意簡言繁,是詩人所忌,所以工對最好是妙手偶得,其次是不妨礙意境的情況下,儘可能求工

(一)工對

下面的例子,可說是字字工整:

繞堤龍骨冷,拂岸鴨頭香。(李賀同沈附馬賦得御池水。)

向月穿針易,臨風整線難。(祖詠七夕。)

轉來深澗滿,分出小池平。(儲光羲詠山泉。)

東風千嶺樹,西日一洲蘋。(於武陵南遊有感。)

南簷納日冬天暖,北戶迎風夏月涼。(白居易香爐峰下新卜山居。)

繞郭荷花三十里,拂城松樹一千株。(白居易杭州名勝。)

夢兄亭古傳名謝,教伎樓新道姓蘇。(同上。)

雪蓋青山龍臥處,日臨丹洞鶴歸時。(劉禹錫麻姑山。)

1.有些同門類的詞,在文章裡常常被用對稱者,如歌舞,聲色,心跡,老病等等,如果用為對仗,就被認為最工,例如:

雲帶聲揚,風飄袖翻。(張謂早春陪崔中丞宴。)

誘引來花下,草勾留坐水邊,(白居易春江。)

避險巇翻失路,隨閒淡不因僧。(李昌符秋夜作。)

添新甲子,減舊容輝。(白居易除夜。)

2.有些詞,雖不同門,甚至於不同類,但因常被用為對稱,如詩酒,金玉,金石,人地,人物,兵馬等。如果用為對仗,也被認為最工。例如:

敏捷千首,飄零

一杯。(杜甫不見。)

殊往日,鳴幸同時。(劉禹錫懷妓。)

殘妝添黛,豔舞落鈿。(張謂揚州雨中張十七宅觀妓。)

草青臨水,頭白見花。(白居易感春。)

雖無舒捲隨意,自有潺緩濟功。(羅鄴水簾。)

磧迥難伏,天寒易收。(張蠙邊將。)

3.無和不,一個是動詞,一個是副詞,但因它們都是否定詞,所以常被用為對仗,這樣,

無字下面自然是名詞,不字下面自然是動詞或形容詞在詞性上雖不相對,也可認為相對。

例如:

牛馬行色,蛟龍鬥開。(杜甫雨。)

才逐仙隱,敢恨庖廚。(杜甫麂。)

邊落木蕭蕭下,盡長江滾滾來,(杜甫九日。)

4.借對——有時候,字在句中的意義對起來本不甚工,但那字另有一個意義卻恰和並行句中相當的字成為頗工或極工的對仗,這叫做借對(借意)。例如:

曾任俠,晚

更為儒。(王維崔錄事。)

(年節之節,借為氣節之節。)

苜蓿隨馬,葡萄逐臣。(王維送劉司直赴安西。)

(星漢之漢借為漢朝之漢。)

蒲壘城秦地,莎車屬漢家。(王維送宇文三赴河西。)

(莎草名,車,舟車,借為國名。)

法調狂象,言問老龍。(王維黎拾遺昕見過秋夜對雨。)

(玄黑之玄借為玄妙之玄。)

漫作潛論,虛傳幼碑。(杜甫偶題。)

(夫婦之夫借為潛夫論之夫。)

雲蕭史駐,字魯恭留。(杜甫玉臺觀。)

(文采之文借為文字之文。)

5.另一種借對是借音借音多見於顏色。例如:

偶值乘輿,非關避衣。(王維酬嚴少尹見過。)

(借籃為藍,與相相對。)

輿亂鞍馬,徒換友朋,(白居易山居。)

(借籃為藍,與緇相對。)

事直天在,歸遲

發生。(劉長卿新安奉送穆論德。)

(借皇為黃,與白相對。)

溟恨衰謝,紱負平生。(杜甫獨坐。)

(借滄為蒼,與朱相對。)

馬騎汗落,胡舞蹄斜。(杜甫秦州雜詩。)

(借珠為朱,與白相對。)

野鶴晨出,山精日藏。(杜甫陪鄭廣文避何將軍山林。)

(借清為青,與白相對。)

本來,對仗很難字字工整,但只要每聯有一大半的字是工對,其他的字雖差些,也讓人覺得工穩,尤其是顏色數目和方位,如果對得工,其餘各字就跟著顯得工

格律詩入門(二七)——近體詩24工對

踏歌圖(南宋:馬遠)

格律詩入門(二七)——近體詩24工對

踏歌圖(局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