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韋華:不凡的少年足球教練

5月20日,歷時三個多月的《誰是球王》——“新時代”杯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大賽,在經過了省內組隊、大區賽、北區決賽和全國總決賽四個階段的激烈角逐後,在蜀地成都落下了帷幕,七里河小學代表北區一路披荊斬棘,最終奪得亞軍。七里河區的足球教育在今年,又結出了更加豐碩的果實。而這支全國亞軍球隊的締造者和掌舵人周韋華老師,就是七里河區推行足球教育的典型人物,他的經歷與成長,頗多傳奇。

周韋華:不凡的少年足球教練

夭折的足球生涯

初見周韋華老師是在七里河小學的書吧裡,周老師皮膚黝黑,身體結實,目光有神,在成為一名校園足球教練前,他是一名擁有足夠天賦的足球少年。他的職業生涯苦澀甚至帶著些許“悲壯”,但這些往事在他的敘述中,顯得平靜、淡然,彷彿是另一個遙遠的平行宇宙中發生的事。

周韋華從小就表現出運動天賦,小學5年級開始接觸足球,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周韋華的天賦在中學時代得到了進一步發揮,迅速吸引了業內人士的關注。1996年,周韋華作為特招生,連跳數級進入西北師大體育學院學習足球。一切似乎都很順利:這個少年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一名職業足球運動員,從俱樂部梯隊開始,一步步踢出自己的職業足球生涯。

年少氣盛,意氣風發,周韋華迅速成長起來。然而,這種血氣方剛也讓他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在一場體校與職業球隊的友誼賽中,周韋華韌帶斷裂,職業足球生涯剛剛起步,便戛然而止。命運給了這個足球少年一記響亮的耳光。

近20年後的今天,回憶起這段往事,周韋華說:“當時是真的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道愛惜自己,仗著年輕就敢硬碰硬地跟職業選手對抗。”退役時,周韋華剛剛20出頭,在這個運動員的黃金時期,他卻不得不面臨轉業的問題。

從運動員走向教練員

“既然踢不了那我就教吧。”周韋華說。於是他於2000年,乘著最後一批包分配的東風,到七里河區二十里鋪小學當了一名體育老師,在那裡給農村孩子教足球,一教就是6年時間。

在那裡呆了幾年後,他想讓自己的足球夢想擁有一個更大的平臺。但人才難得,二十里鋪小學校長起初並不同意放人。於是周韋華與校長打賭:讓學校拿一屆區冠軍,作為放他走的條件。第一年周韋華帶領球隊取得了全區第二的成績;第二年他帶領球隊再度向區冠發起衝擊——這次他得償所願。

2006年,周韋華來到七里河小學任教。雖然這裡足球氛圍不錯,但當時七里河小學的條件並不是很好,只有一塊光禿禿的水泥地面。周韋華當時特別沮喪,他描述說:“當時覺得不如改行算了,教曲棍球吧。”但是周韋華遇到了一個好校長,在校長的支持下,他重新組建起校足球隊。漸漸地,七里河小學的足球設施越來越完善,氛圍也越來越好,還組成了教練組,足球課程搞得有聲有色。在他的帶領下,七里河小學足球隊在區級、市級等比賽中屢獲佳績。

周韋華說:“七里河區素來有愛好足球、發展足球的傳統,所以我的工作氛圍特別好。”這也是他能跟七里河區足球結下不解之緣的原因。他說的是事實:七里河區近年來大力發展校園足球,在硬件方面,先後投資1050萬元,對七里河小學等10所學校實施了人工草坪鋪設和活動場地提升改造工程。通過政府採購,社會捐贈等形式,足數配齊了校園足球體育器材,並對周韋華這樣的校園足球教練進行嘉獎、培訓。

2015年9月,七里河區被認定為甘肅省唯一一個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區,同時,七里河小學在內7所學校被認定為全國足球特色學校。區上對足球教育的大力支持和投入,周韋華看在眼裡,作為一個老球員老教練,他心裡說不出的高興。他說:“區上給我們提供的平臺越來越好,我也越來越有信心。”

踏實的嚴師

採訪中,周老師給人最大的感觸就是,他是一個非常踏實、認真和謙虛的人,從不說假大空的話,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我不想那麼多那麼遠的事,就想把自己手頭的工作做好,讓孩子們開開心心踢球,有個好身體。說起成績,他說是七里河區從政府部門到普通學長對足球的重視、熱情與投入,讓他有了動力。

球隊的孩子們說,參加球隊以後身體有了很大變化。六年級學生董騎源從二年級就加入了球隊,他說加入球隊最大的變化就是“身體好了。”董騎源說,開始踢球以後他的感冒少了,以前他跑步不行,現在能堅持下來。說起周老師,孩子們說他是個特別好的人,球技也好,大家都服氣。他說:“他是個特別好的人,也特別嚴厲。進他的球隊學習成績必須得好,如果因為踢球耽擱了學習成績,他會懲罰的。”

這是周韋華帶球隊的一個特點:不能因為踢球而耽擱學業。周韋華說:“凡是進我球隊的孩子,都得跟教練組籤一份協議:保證大三門的成績不低於90分。”如果學生成績有所下滑,周韋華會對該生作出暫時停訓的處罰,禁止他參加訓練和比賽。同時,周韋華的球隊內部也保持著定期召開家長會的傳統,會上教練組除了通報近期球隊成績外,也會跟家長溝通學生學習成績的問題。周韋華認為:除了極個別天賦異稟、確實適合踢球的孩子外,大部分孩子還是要以學業為重。而且踢球技術固然重要,但對足球的理解更為關鍵。他說:“好的學習能力對踢球同樣重要,比如對戰術的理解和執行,對閱讀比賽能力的提高都是極其重要的。球是要用腦子踢的。”

不僅讓學生學,周韋華自己也要不斷學習。他說:“現代足球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很多今天流行的理念和技戰術打法,到了明天或許就落伍了。我自己也得多學多問,才能保持不掉隊。”周韋華不僅積極參加區上組織的觀摩培訓,而且也跟其他教練員探討問題、切磋技藝,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固步自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