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揚過去這種優良傳統,央視春晚才會受人民喜愛

一年一度的央視春晚雖然這幾年來關注度有所下降,但無疑仍是影響力最大與收視率最高的節目之一。今年的春晚有些地方筆者看了以後感覺不大舒服,就在這裡簡單吐槽一下,未必正確,也請朋友們不要在意。

一、什麼樣的領導是好領導?

在今年的央視春晚當中,小品《提意見》大概是最為突出塑造正面人物形象的語言類節目。其主要內容是新調來的處長虛心聽取工人們的意見,並且腳踏實地的去解決問題,並且間接的諷刺了副處長“臉好看,事難辦”的現象。

應該說,這個小品關注的社會問題是確實存在的,選材並不錯,但是具體的表現方式卻感覺到有一點兒生硬做作,令人不太舒服,特別是對新調來的女處長這個正面人物形象塑造是不成功的。

比如說,就小品中反映的情況來看,單位當中顯然存在著眾多嚴重的問題,過去以副處長為代表的幹部排斥和打擊提意見的現象也是廣泛存在的。女處長也並不是第一天上任,但是她似乎對於眾多的問題一直一無所知,而且也從來沒有腳踏實地的下去調研的想法,僅僅是等待著下面的職員去提意見。如果要是工人們基於過去的情況不敢提意見,那麼恐怕她也不會去主動解決問題,這種做法多多少少也算有些失職吧?

何況,在過去以副處長為代表的幹部排斥和打擊提意見的情況之下,提意見本身就是一種高風險行為。這兩個人好歹還是走到了辦公室,大多數職工根本就不敢來。他們所提出的問題只能是存在的問題當中的一部分,其他的職工如果不知道新處長的真實態度,那麼將來是不是新處長也不會主動解決其他問題呢?

而且,其對於第一個提意見者阿諛奉承行為表現的處理也是不合適的。奉承固然不是什麼良好的行為,根子上來說還是上有所好,主要責任在上而不在下。就這個小品裡表現的情況來看,之所以會出現提意見說不出口的情況主要責任是在副處長為代表的幹部身上,但是新處長似乎對於副處長沒有任何批評與鬥爭的意識,卻對於工人作出了開除的威脅,這恐怕不能算是符合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吧?

其實,一個好的領導幹部應該是相信群眾、尊重群眾的,絕不是坐在辦公室裡靜靜的等著群眾提意見,而是應該深入到基層、深入到群眾當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從延安時期的趙樹理的《李有才板話》到新中國五六十年代的紅色經典,塑造了無數這種傑出的先進領導幹部形象。

但或許可能是文藝界和社會輿論領域近幾十年來“恐紅症”過於嚴重的緣故,深入到基層中的領導幹部逐漸從文藝作品消失了,當下文藝作品當中所極力表現出來的“正面人物”形象,其本質仍然是高高在上的。這種情況恐怕也值得我們深思吧?

二、嫌貧愛富是理所當然的嗎?

發揚過去這種優良傳統,央視春晚才會受人民喜愛

賈玲的小品《真假老師》當中有一個鏡頭,也就是學生讓家政冒充老師,把老師說成家政之後,家長對於被家政工人的老師十分粗暴。但是誤會解除以後,無論是老師、學生、家長還是家政工人自身,似乎都認為這種做法是理所當然的,從頭到尾沒有一個人提出“如果真的是家政也應該尊重”的問題。或許在節目編導看來,這種做法也是理所當然的,但真的如此麼?

即使著重講的所謂留守兒童問題,節目的表現也是軟弱無力的。比如說,小品當中,賈玲一方面批評家長去國外經商把孩子放在家裡不管不顧,另一方面自己不僅同樣出來打工,而且還夢想著去國外做家政服務。這種自相矛盾的做法本身就不可能說服別人,更不可能解決問題了。讓人感覺“關愛孩子”不過是空喊。

更何況,西方世界並不是像小品當中所描繪的一片玫瑰色。小品僅僅強調西方世界的所謂高收入,卻沒有提到同時存在的高物價和高生活成本,更不要說近年來愈演愈烈的種族歧視和社會安全的問題了。其似乎認為出國僅僅造就了兩地分居的問題,如果全家都生活在西方一切就完美無缺了。這種有意無意的選擇性失明到底是批評指責出國經商打工現象,還是鼓勵誘導人們去出國經商打工?

說到底,這種情況還是把社會上的嫌貧愛富情況推演到了國際交往當中。同在這個小品當中流露出的對於西方社會讚賞與羨慕相對應,另一個小品《同喜同樂》當中內在的基本邏輯也是中國現在的發展水平比非洲高,所以非洲就應該崇拜羨慕中國。只有一個非洲老人提到了新中國建國初期發展水平還不高的情況下就積極幫助非洲的傳統友誼,而中國方面卻沒有一個演員對此進行呼應和解釋。

問題在於,把嫌貧愛富視為天然合理的政治正確並非是所有人的認識,只是某些文藝界人士的偏見。他們認為自己的態度是“西方虐我千百遍,我待西方如初戀”,所以中國與非洲之間的關係就也應該與此類似。可事實上,中非之間的關係是團結合作關係,與中國同西方之間的關係完全不同。

正如很多中國很多年輕人並未因西方歷史的領先地位而盲目崇拜西方一樣,把中非關係視作富人與窮人之間的關係也是相當危險的。40多年前的紅色經典相聲《友誼頌》也是講中非關係的,但是卻完全站在平等團結合作的基礎上。這種態度值得今天的文藝工作者學習。

三、名畫改名與臺灣情節

說到處理國際關係問題,春晚當中還展示了一副名畫《絲路山水圖》。晚會當中介紹其流落到國外多年終於回家,不少人可能就認為這幅名畫是那個香港愛國商人從國外買回來捐贈給國內的。但事實並非如此。

其實,這幅名畫原名叫《蒙古山水圖》。30年代中期,由於國民黨當局的腐敗無能流落到日本,但是早在2000年的時候就被國內的收藏家買下來收藏了。後來近幾年由於“一帶一路”搞得比較熱,是一些文物學家經過鑑定,認為這副名畫改叫《絲路山水圖》更為合適。那個在春晚上亮相的香港地產商則是在名畫改名之後從國內的收藏家手裡買下來捐給故宮的,並不是從國外買回國的。

筆者不明白,春晚為什麼隻字不提這幅名畫長期在國內收藏家手中的事實?也不提香港地產商是從國內收藏家手裡買下來而非從國外買回國的事實?是不是剪裁之後才能突出“富豪們是愛國的”這種政治正確,否則那些富豪們的形象在老百姓心中就大打折扣了呢?

另一個相關問題是,春晚為什麼不提其從流失到迴歸反映了舊中國的衰敗到新中國的發展,是否擔心這麼講違背了“民國範”這一政治正確呢?筆者這麼說並不是牽強附會與沒事找事,其他的節目當中也有類似的反應。比如說兩岸演員共同飾演的小品《回家》當中極力渲染解放戰爭造成的所謂骨肉分離的悲痛,卻沒有提到新中國成立的合理性與必然性。

有的朋友可能會說,小品《回家》是有利於實現兩岸同胞團圓。問題在於,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管老家在不在大陸的臺灣同胞都是中國人。從政治意義上來說,從臺灣到福建和從河北到河南並沒有什麼區別,都只不過是從中國的一個省到另外一個省罷了。如果真要追根問底那“兩岸分離的悲痛”,也是因為蔣家王朝為了自己一個家族的私慾而造成的,此外還有幾十年來美國及其幫兇的攪和。

何況,把臺灣捧上天也並不利於祖國統一,相反的會導致其所謂“大陸體制落後”等藉口的合法化。統一的前提是自信,像新中國成立初期關於臺灣的笑話都是“中國有妓女——在中國的臺灣省”一類,充分表現了大陸地區的理論、道路、制度、文化都是要比臺灣先進的,於是以陳映真為代表的臺灣青年也就嚮往統一了。

四、反對惡搞與弘揚傳統

不少朋友宣稱,這次央視春晚沒有一個紅色節目。準確的說這種說法是不太對的,因為這次春晚僅僅是把五六十年代的紅色經典清零了,但還有一個《黃河大合唱》的節選——鋼琴協奏曲《黃河頌》,其屬於延安時代的文藝經典,也應該算作紅色經典之一。

筆者個人猜測,這個節目之所以會上春晚,可能和前些日子《黃河大合唱》被惡搞引發關注有一定關係。不過一個相關的問題是,春晚當中部分節目,特別是語言類節目仍然存在“惡搞”之嫌。

比如說,像相聲《單車問答》當中宣稱“世上本沒有停車點,停的單車多了就有停車點”,顯然是在惡搞魯迅的名作《故鄉》當中結尾那一句名言“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筆者並不是不贊成化用,但也要建立在立意同樣積極正面的基礎上吧?魯迅的話字裡行間透著革命者不畏艱險,勇於探索創新的意義,而小品卻化用來為無序停放單車的不文明行為洗地,筆者不明白,《黃河大合唱》不應該被惡搞,難道魯迅就應該被惡搞嗎?

再比如說,馮鞏的相聲一開頭“馮鞏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恐怕有或多或少有一點惡搞李白詩歌的意思吧?有的朋友可能會說,這個節目是在弘揚傳統文化,但是筆者個人認為,把一些文藝經典作品放在相聲裡來逗人發笑,本身就是不太合適的。如果要是弘揚傳統文化的話,完全可以弄一些詩朗誦之類的節目。

其實,很多關於傳統文化的相聲節目編得都很好,比如說像傳統相聲《報菜名》就讓人久聽不厭。新中國成立以後,老藝術家們又編了很多關於節日、地名等等類似的相聲,也都有經典的意義。我們完全可以發揚這種優良傳統,把一些相同事物的名字進行接龍組合,沒有必要非拿文化經典逗樂玩兒。

總之,央視春晚中所反映出的當下文藝界流行的一些思想傾向仍然是不容樂觀的,改進文藝工作,讓文藝作品真正讓群眾喜聞樂見還任重而道遠。

【鹿野,察網專欄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