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漳州港養護工心中若有路,高溫又如何?

清明當立夏,新米舊米價。這是民間對於一年中“壞”天氣可能比較多的一句總結。高溫天氣對於養護作業人員來說,是體力上的挑戰。踩到伸縮縫砼與路面連接處的瀝青灌縫,好似融化了一樣,晴空萬里一片無雲,抬頭有種“曬熟”感覺,盛夏的那份熾熱配上無風的天氣猶如蒸爐。但身著橘黃色的人們卻選擇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奮戰在高溫之下。

鏡頭一:未雨綢繆,準確判定

「一線」漳州港養護工心中若有路,高溫又如何?

暴雨過後的高溫天氣,沿線喬灌木容易發生病蟲害,因此提前防治尤為重要,由於要防止被逆風倒吹農藥噴到臉部和吸入呼吸道,經常要包裹嚴實,一天下來,汗水已溼透全身。

鏡頭二:抓住時機,消除隱患

「一線」漳州港養護工心中若有路,高溫又如何?

路基由於跟橋樑採用不同基礎形式,因此造成不同沉降率,“橋頭跳車”是養護作業中遇到的普遍難題,調坡成了常有的事,高溫天氣作業有助於充分發揮瀝青材料特性,保證質量,但看似面積不大,卻時常要加班加點,各道工序一氣呵成。今天的天氣41度,心中若有路,高溫又如何?

鏡頭三:綠化美化,人人有責

「一線」漳州港養護工心中若有路,高溫又如何?

安裝好漳州港互通綠化水管和水泵線纜後,又馬不停蹄的清整營區場地、修砍樹枝,今天的我們有點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