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裡的三分能力具體強在哪?

一縷冷香

總決賽G2,庫裡全場26中11,三分17中9,拿下33分8助攻7籃板,一戰告訴聯盟三分球仍以他為尊!他的三分強在哪裡?強在常規賽三分王因為僅打了51場被哈登奪去後,聯盟仍還是把庫裡當成三分王,強在庫裡每一次出手都讓對手絕望。

看看樂福的表情吧,在看看肯尼-史密斯怎麼評價樂福防守庫裡:“文-樂福在防守他的時候小心翼翼,不是在防守他,而是在‘小心翼翼’地防守他”。庫裡末節面對樂福5記三分+一記3+1,這樣的表演堪稱逆天,讓人們又想起15-16賽季那個單賽季402個三分的庫昊。從庫裡的三分紀錄中也能看出他的偉大:

  1. 單賽季常規賽三分球紀錄(402個,2015-2016賽季常規賽)

  2. 單場比賽三分球紀錄(13個,2016年11月7日),

  3. 單賽季季後賽三分球紀錄(98個,2015年季後賽),

  4. 單輪系列賽三分球紀錄(32個,2016年西部決賽與總決賽)

  5. 總決賽單場三分紀錄(9個,2018年6月4日)

  6. 總決賽命中85記三分,歷史第一(18年6月4日)


常規賽三分球庫裡已經命中2129個,不出意外,他在未來的5個賽季以內就會超越雷阿倫成為歷史第一的三分投手,就算一個賽季200個三分,庫裡生涯退役時命中3000個三分不算難。

季後賽三分榜就更快了,下賽季庫裡就會成為歷史第一,這就是庫裡的三分強的原因


小白籃球

NBA總決賽G2,庫裡憑藉17中9的外線命中率,不僅幫助球隊大勝騎士,取得總比分2:0的領先,更讓自己又刷新了一項NBA神投手們的專屬紀錄:總決賽單場三分命中數紀錄。能夠帶著里程碑榮耀幫助球隊在總決賽佔盡先機,庫裡又一次證明了自己作為NBA歷史頂級投手的地位。


作為聯盟頂尖的三分投手,庫裡最大的優勢自然是準。成為總決賽單場三分命中數紀錄保持者之後,庫裡還是單賽季常規賽三分命中數、單場比賽三分命中數、單輪季後賽三分命中數以及總決賽三分總命中數等紀錄的保持者。如果沒有足夠的準頭,庫裡恐怕很難做到這一點。有一次休賽期到韓國參加活動,主辦方為了刁難庫裡,特意佈置了超高的人偶道具擋在籃筐前,幾乎達到了籃筐蓋蓋的效果。可庫裡在幾乎看不見籃筐的情況下,還是能將球投進,足見庫裡的準頭有多恐怖,畢竟這可比球員通道投籃命中又難多了。

再有就是庫裡夠穩。進入NBA9個賽季以來,三分命中率始終保持在41%以上,季後賽近4個賽季也是連續40%+。要知道NBA歷史上最偉大的兩個射手,雷·阿倫和雷吉·米勒的常規賽總體三分命中率,也不過40%和39.5%。庫裡常年始終如一的穩定性令人欽佩。

還有庫裡夠全。看著庫裡在自己頭上屢屢創造紀錄,聯盟中想打殘打廢庫裡的不在少數;可對手不僅外線封不住庫裡,還總讓萌神憑藉靈巧的動作,頻頻在內線攻擊籃筐得分,弄得對手首尾難顧。如果沒有過硬的身體,沒有充沛的體能,恐怕很難保證被特別照顧的情況下,還能內外線都吃得開。


昊體育

關於這個問題,著名的ESPN科學欄目曾經做過一期節目,從很多數據和看上去非常專業的表現方式來分析和解讀庫裡的三分球。ESPN這個欄目通過這樣的手段曾經解讀過NBA中很多的球員特點,不過這個欄目雖然被冠以科學之名,但是很多網友都戲稱這個欄目有時候就是在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是不是胡說八道咱們也不做評價,就是客觀的介紹一下這個欄目對於庫裡的三分球分析以饗讀者,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第一,庫裡的投籃動作非常快,在行進中完成一次三分出手耗費的時間非常短,幾乎不需要什麼準備動作。

這個欄目通過錄像分析得出的,庫裡在運球推進的時候速度可以達到10英里/小時,但是僅需要0.33秒就可以急停並作出投籃動作,而又在跳起後0.06秒後投球。

第二,停球出手也很快,是該欄目解析過的所有球員中最快的

剛才說的是那種推進中的停球出手,很多時候都是在攻防轉換打反擊的時候看到,而在陣地戰中,庫裡的出手時間是在停球后的0.4秒之內出手,這個出手速度和籃球在空中旋轉時間差不多,也是ESPN科學解析過的所有球員中出手最快的。

第三,庫的出手角度和出手弧度會增加他的空心球概率。

根據ESPN的測算,庫裡的三分球出手角度在50-55度之間,而他出手的高度則是在2.1米左右,這個出手高度比NBA平均的投射高度其實是要低了0.13米。相比於弧度不那麼高的45°角來看,以這樣的角度和弧度出手,庫裡的投中空心球概率會增加19%。

其實這一點倒也好理解,因為出手低,所以庫裡必須要調高出手的弧度,皮球在到達“籃筐”的時候是以更加靠近“垂直”的一個入角進入的,所以空心球的概率就自然會增加了。

以上是ESPN科學的一個分析結論,但是我很詫異,他們居然沒有談到庫裡的攻擊範圍。我們都知道庫裡的三分球威脅很大,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可以在很遠的地方就出手,三分線外一步那都是常規操作。最為經典的一次就是在前年對陣雷霆的比賽中,庫裡在剛過中線兩步的時候就仍了一個超遠三分,絕殺!


體育圈全能王

嗯,強在哪兒?!三分球無非一個準、一個多,像庫裡這種又準又多的,當然是強在三分了!

他常規賽職業生涯場均7.8次三分出手,命中3.4球,命中率高達43.6%;季後賽則達到恐怖的場均出手10.3個三分球,命中4.2,命中率達到41%;

就說雷·阿倫吧,常規賽職業生涯場均出手5.7次,命中2.3球,命中率是40%;季後賽呢,出手5.6次,同樣命中2.3球,命中率還是40%;

就這,比起庫裡來說是有明顯差距的,在前一個時代,是妥妥的歷史三分王!

每次談到庫裡的三分,都不免要把雷·阿倫拿出來說道一番,估計以後也還是會這樣,因為只有完勝最牛的人,才能真正證明你的牛逼啊!

這麼說吧,單純三分而論,雷·阿倫之於庫裡,就如同科比之於喬丹~

我是說,庫裡其實就是三分球界的喬丹

他職業生涯到現在不過9年,就已經有9場常規賽三分的命中數在10次或者以上了,要知道,從85-86賽季到現在,個人單場三分命中數在10次或者以上的比賽總共也不過才34場!

庫裡一個人就佔了三分之一還有多~

如果這還不能夠說明問題,那麼總決賽G2的9個三分球總應該說明問題了,這讓庫裡成為了歷史上唯一一個總決賽單場命中9個三分的人~

他季後賽的三分出手要佔到投籃出手的一半還有多,出手10.3次,而投籃出手是19.3次!

這一系列的數據都在說明,庫裡在三分球方面的地位古往今來、天下第一!

我以前做過一個計算,大概是庫裡像現在這樣投籃,多少多少年之後,三分命中數可以達到4000個~

因為他到現在才不過9年的職業生涯,中間還經歷過一次大傷,常規賽的三分命中數已經來到了2129個,他才不過打了625場常規賽而已

如果他能像雷阿倫那樣打到1300場常規賽,即便生涯後期出手減少,命中數達到4000個也是毋庸置疑的,可況現在勇士這個傳切跑的體系,又沒那麼容易受傷~

這可是4000記落袋了的三分球吶~

吹是已經吹完了,現在講講庫裡的常規三分方式!

呃~~~就是沒有方式~

所謂沒有方式就是庫裡可以隨時隨地,只要借出一點可供出手的空間,他就有可能命中三分,無論他的位置以及面前的防守人是誰!

限制庫裡投三分的唯一辦法就是不讓他出手,不然等到他開的那一下子,你就完蛋了。

可是庫裡的雞賊不止於此,你貼死了他能夠溜進去突破,你包夾吧,他出球速度比誰都快,所謂勇士傳切體系其根源就是庫裡一人而已!

只不過庫裡太低調罷了。

所以,只要這支勇士的基本陣容還在,即攻有庫裡,防有格林,那麼掐死庫裡三分球的想法就只是一個夢幻泡影。

甚至只有庫裡一個人了,勇士散了,他一對一的顏射三分,也不過稍微下降一點命中率,不會影響大局!

說了不吹的,還是吹起來了

反正庫裡的三分就好像賈巴爾的天勾、諾維茨基的金雞獨立、喬丹的背身後仰以及字母哥的大步轉身往籃下擱球一樣,是無解的屬於這些球星個人的秘密武器。

最後啊,教您一招,如果真的想掐住庫裡,不要去試圖掐他的三分,而要逼他去背身單打,以長攻短嘛

當然,這話就是在放屁!

我是阿閒,很高興答題,有緣相會,喜歡的您就點贊、關注,不喜歡也請您也捧個人場吧~~~

ending。。。。。。。


閒聊侃球飲冰室

在騎士勇士總決賽第二場比賽中,庫裡單場命中9個三分球,打破了NBA歷史紀錄。作為當代甚至是NBA歷史上有名的三分射手,庫裡的存在改變了籃球運動的常規態勢,呈現出多樣化,而且比賽也更富有觀賞性。那麼,庫裡是如何成為這麼優秀射手的呢嗎,到底強在哪呢?

首先,庫裡擁有運球后投三分能力。相比起雷·阿倫和雷吉·米勒這些射手,庫裡不但能像他們一樣通過跑動後空位接球投籃,更為重要的是他能在運球之後得到空間出手。這樣的打法對防守人而言是非常致命的,因為庫裡隨時都有出手的可能。這就像騎士的科沃爾和庫裡比較一樣,前者只能作為功能球員,在特定時間完成出手任務,不能作為核心。庫裡則不一樣,擁有超級三分球能力同時,還能帶動全隊。

其次,庫裡出手時間快,手感絲滑。對於這些NBA射手而言,都會在接球時瞬間做好投籃手型,手臂抬起來就就直接投籃,根本不需要多與調整。相比起一般的射手,庫裡手速更快,有美國專業體育技術統計,庫裡接球投籃僅需要0.3秒。

至於庫裡為何能這麼快,一個原因就是他的投籃姿勢。相比起其他三分球好手,庫裡投籃更多的是依靠手腕力量,對膝蓋要求較小。所以很多時候,球迷們看到庫裡很輕鬆就投出了三分球。而且因為手腕發力更為均衡,避免大的波動,所以庫裡的三分球出手命中率要更高。

第三,不得不說是的,看起來簡單平常的事情背後往往是超過常人的付出和汗水。作為三分射手,每天都要進行不間斷的訓練,保持自己穩定的手感。儘管庫裡有天賦,但是他依然需要日復一日的訓練。


大康愛籃球

首先,出手速度快。ESPN的專家分析過,庫裡出手的最快速度達到了0.4秒,這意味著防守人還沒反應過來,庫裡就已經做好了出手準備,而當防守人準備抬手起跳的時候,庫裡的球已經飛上半空了。

出手速度快,意味著相當多的高難度出手機會,在庫裡眼中都和空位出手沒啥區別,當防守人快要貼你臉上的時候,一般射手往往會選擇傳球,而在庫裡看來,這不就是空位麼?

其次,庫裡不僅接球投籃準度高,他的持球幹拔三分能力更是誇張到可怕,官網曾經統計過,庫裡的運球幹拔三分命中率一度高達43%,比大部分定點接球投籃的射手還要準。這是什麼概念?庫裡在三分線外運著球,稍不留神一個幹拔,就能投出空位定點三分的效果。

這就極大增加了對手的防守壓力,庫裡在外線運球,你敢不敢放他一步?放一步就等於讓他空位投籃,貼上去的話,就等著被庫裡一步過吧。

最後一點,庫裡的射程遠得嚇人,三分線外一兩步都只是他的常規射程。不知道各位還記不記得2016年2月28日那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比賽。勇士對陣雷霆,庫裡在最後時刻漫不經心地運球過半場,剛走過中線沒兩步,就突然幹拔跳投,那是一記真正意義上的半場超遠絕殺三分,而庫裡投得是那麼寫意,我從沒見過如此可怕的絕殺。而這,就是庫裡投三分的日常。

所以,超快的出手速度+超強的持球投射+超遠的射程,成就了庫裡“史上最強三分手”的地位,毫不誇張地說,庫裡空前強大的三分能力,正是勇士體系的基石,也動搖了聯盟的進攻理念。

庫裡的三分能力,是足以記入籃球史冊的。


潘志立

如果經常看庫裡的比賽。你會發現,庫裡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投手。縱觀歷史,雷吉米勒,雷阿倫,拉里伯德,甚至包括庫裡的隊友湯普森。騎士的科沃爾。他們都是非常好的投手,跑位,接球,投籃。但是庫裡則不同,他的投籃準度是帶有移動性的。比如跑動中急停三分,後撤步三分,擋拆後側滑步三分。這就加大了防守人的防守難度。有一個非常說明問題的例子。就是著名的籃球遊戲NBA2k系列,他們一直在試圖做出最接近真實的庫裡,但是由於遊戲引擎的限定,目前還沒有成功。這充分說明了,庫裡和傳統意義上的射手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上帝愛籃球

總決賽第二場,庫裡單場命中9記三分,不僅幫助勇士再次擊敗騎士拿到2-0的領先優勢,同時單場9記三分球,也打破了雷阿倫創造的總決賽單場三分球紀錄。一時間,庫裡“變態準”的三分再次成為球迷熱議的話題。

此前,庫裡在ESPN製作的紀錄片中,曾經詳細解釋了自己三分球的特點與“神準”的原因。

首先,庫裡從高中開始就確定了自己的投籃姿勢,不同於其他球員,庫裡投籃弧線高度達到了16.23英尺,而NBA平均高度則為15.77英尺,不要小看這半英尺的差距,這可以保證庫裡的出手很難被封蓋。

此外,庫裡的出手速度也堪稱“神速”,從調整到出手僅需要0.3秒,這一數據甚至比其他頂級射手快了0.1秒。庫裡本人也強調,快速的出手可以讓防守球員來不及做準備,從而獲得更好的投籃機會。

當然,庫裡表示自己成功的秘訣還是依靠不斷的訓練。“變態準”的背後依然是“變態訓練”來做支撐。他很清楚自己的特點和劣勢,相比其他球員,庫裡跳的不高、跑得不快,想要在籃球場立足,就必須找準自己的定位,而三分球就成了他努力追尋的方向。

看到這裡其實不難發現,我們面對的還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熟能生巧。的確,在NBA沒有一技之長,是很難獲得閃光的機會的。而不論哪項技能,都需要夜以繼日的訓練、訓練、還是訓練,庫裡的三分球儘管有他鮮明的特點,但如果沒有瘋狂的訓練作為支撐,他也很難達到現在的成就。


45度角的傳中


第一,準,這樣的出手次數能達到這個命中率很強;

第二,遠,離三分線還有兩步的距離能很大的拉開空間,整體進攻就會變得更好;

第三,快,他的出手速度很快,防守球員反應跟不上。

第四,勤奮,每次訓練都會花上大量的時間投射各種各樣的三分。

第五,球隊的體系。這樣的球隊很適合三分射手,大量的訓練三分,投射三分。


小智體育

快而準,這是庫裡三分最大的特色。和教科書式的“跳投”比起來,庫裡在出手時的起跳高度很低,甚至豎起一本新華字典就可以絆倒他。此外,與其他射手那樣躍起後在空中發力不同,庫裡剛跳起時就順勢出手了,整個過程最快只需要大約0.3秒。

換句話說,如果一個跳投出手時間處在NBA平均水平的球員與庫裡同時投籃,那麼當他的球堪堪離手時,庫裡的球已經離地3米多了。這種緊湊連貫的處理球的方式,使得庫裡成為聯盟出手最快的投手之一。

為什麼庫裡會出手這麼快?因為他和科沃爾、科爾這些傳統的定點三分投手不同,他有著極強的控球和突破能力,可以無中生有創造出投籃機會,在運球過程中突然出手把球投進,不分區域無視防守,讓人防不勝防,這也是庫裡投三分很難被蓋到的原因,實在是太快太詭異了,歷史上從未有過像他這種類型的球員。正如張衛平指導說的那樣,一切的不合理,在庫裡身上都顯得那麼合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