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回望来时路——祖母弥留记忆

「怀念」回望来时路——祖母弥留记忆

祖母七十大寿留影

祖母姓刘,名惠莲,生于一九二一年(民国十年)七月,逝于二零一四年一月十五日,享年九十四岁。

1984年因车祸右腿骨折,祖母长期忍受风湿苦痛。70余岁双眼曾做白内障清除手术,视力恢复。除此之外,祖母身体健康。

祖母性格乐观开朗,积极向上。70余岁尚与祖父经营杂货小店,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祖父于1993年去世之后,祖母才与父亲住在一起,颐养天年。晚年的祖母几十年如一日,早睡早起,三餐清淡,念念不忘远近的子孙。

2013年12月8日,因老屋拆迁,祖母随父亲迁居带电梯10楼新居。房间南向,阳光充足,空调齐备,温暖如春。因子孙各有事务,不能随时侍候,惟时不时早晚前来省视,祖母时时觉得孤独。每当孙辈前来,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的一个月,祖母每见一个孙辈,愈发亲近,询问再三。我们有时觉得祖母健忘,事后想来,祖母似乎觉得时日不多,永别在即,所以抓住每时每刻亲近儿孙。每每念及此情此景,恨时光不能倒流,疼悔之泪潸然而下。

2014年1月8日,迁居一个月。早餐之后,父亲牵引祖母坐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直到晚餐之后,祖母才上床就寝。次日,祖母罹患感冒,发烧、咳嗽。晚上吃过退烧及止咳的枇杷露之后,退烧。此后祖母不再进食。之后三天,父亲给祖母喂食葡萄糖针剂补充营养,间中喂水若干。第四日,煮米粥,祖母不能食,后勉强喝两三勺米汤。

第五日,祖母饮水不能下,口腔干结,咽喉充血,时时处于昏迷状态。因严重脱水,身体血液浓度急剧升高,身体处于剧烈痛苦状态,不能触碰。祖母时时呻吟、呼喊“妈!妈!!”。前三天,祖母尚能认出我们,眼光留恋。自第四日起,已不能识别,唯有听觉,喂水触唇摇头。

十四日晚,祖母已处于弥留之际,子孙齐聚。十五日凌晨,三点时分,祖母在平静安详中永远离开了我们。

祖母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她遭受的痛苦与磨难,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像。

她出生于穷苦家庭,幼年嫁入大户人家做童养媳;少年和青年时代遭遇抗日、内战等乱世,叠遇失去亲人、家庭离散的人间惨剧。

她一次次擦干眼泪,挺起腰杆,奋力前行。她和祖父一起,从偏僻的大山深处走出来,带着父亲走南闯北、胼手胝足、筚路蓝褛、开基创业。

1959年,大饥荒。他们拖儿带女,从湖北到河南,从河南到湖南,又从湖南到湖北,受尽当地人的排斥与白眼,每到一处,无依无靠、茕茕孑立。她们从一无所有开始,仅凭随身的缝纫手艺,白手起家,为子孙打开了一遍全新的天地。

他们的恩情,重于泰山;他们的厚泽,深如大海。没有他们的艰辛努力,就没有我们后辈的新生活。我们子子孙孙永世不能忘记。

在她身上,看不到岁月的伤痕。看不到小家碧玉的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更没有暴发户般的飞扬跋扈,只有一派温、良、恭、俭、让的大家风范。

她刚毅、坚强、不屈的性格,她乐观、大度、宽广的胸怀,她对子孙春天般的慈爱,随同她身上的血脉和基因,深深刻印在她众多的子孙后代身上;她不攀比、不自卑、荣辱不惊、温润如玉的珍贵品质,将在我们家族的历史上发扬光大、生生不息。

她慈祥的光芒,像日月星辉,照耀着她的一众子孙,阔步前行。

祖母养育两子,膝下八孙,十重孙,一玄孙(至2014年1月),儿孙五代同堂。

长孙CS写于2014年1月21日(头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