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改革思維破解佛山的難題

特約評論員 龍建剛

做大事往往先要開大會。

佛山近日接連召開兩個規模大、規格高的會議。頭一天的主題是深化改革,第二天的焦點是鄉村振興。這兩個大會都圍繞一個方向:讓改革開放的旗幟在佛山大地高高飄揚,繼續走在全省19個地級市最前面。

這是大事。

在各種各樣的城市競爭力排行榜上,佛山的排名向來不錯,2017年工業經濟規模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6位,GDP全國排第16位,人均GDP突破一萬美元,超過了北京、上海、天津。

俗話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其實每個城市也一樣。佛山面臨的難題和挑戰挺多。從全國視野來看,當年那些和佛山處於同等經濟規模、甚至不如佛山的城市,比如成都、寧波、無錫、長沙都跑到了佛山的前面。從廣東省內格局打量,佛山也面臨“標兵越來越遠、追兵越來越近”的危機:經濟總量雖然穩居廣東“老三”,但與前兩名的差距越拉越大,深圳、廣州雙雙突破兩萬億元了,佛山才逼近一萬億元的門檻。跟在佛山後面的東莞發展勢頭不錯,擁有處於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廣深科技創新走廊中間帶的地緣優勢。目前,東莞和佛山之間的GDP只有兩千多億元的差距。

前不久發佈的2018年《中國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顯示:在傳統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之後,又推出了新一線城市,排名依次為成都、杭州、重慶、武漢、蘇州、西安、天津、南京、鄭州、長沙、瀋陽、青島、寧波、東莞和無錫。

當然,城市之間的競爭是一場馬拉松長跑,追兵和標兵之間的相互交替是正常的,佛山也大可不必過分在意在全國城市排行榜上的排名,就算排名下滑,也只是癢,絕對不會致命。把自己的事情辦好——這才是佛山最要緊的。

佛山最要緊的事情是什麼?這或許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事情的輕重緩急,有賴大眾的評判,更需要當政者的決斷。圍棋高手之所以厲害,就是因為他始終知道哪裡才是“急所”。

佛山是一座很了不起的城市,其實力和地位的最大支撐是以製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這是佛山的根和魂。佛山要繼續走在全省全國的前列,不僅要把根留住,而且要不斷成長,枝繁葉茂。實體經濟表現好,佛山的日子就會好,面子自然也好。人們談起順德之所以高看一眼,不是因為有蒸豬、雙皮奶、清暉園,而是因為有了不起的順德製造。同樣,何享健之所以受到尊敬,不是因為他錢多、年紀大,而是他帶出一個了不起的美的集團。順德北滘之所以入選首批中國特色小鎮,並坐上廣東特色小鎮的頭把交椅,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在於它擁有美的、碧桂園這兩家紮根本土的世界五百強企業。

實力決定地位。佛山的頭上戴著全國唯一的“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綜合改革試點”,這是佛山的榮耀,更是佛山必須擔當的國家使命。

從這個角度出發,佛山就要聚焦實體經濟。

佛山是中國製造的縮影。在國內比較,佛山製造實力雄厚、優勢明顯;但對標發達國家,佛山製造又處於中低端,賺的是辛苦錢。如何從高速發展邁向高質量發展?這是佛山最當緊的命題,自然也是市委書記魯毅、市長朱偉最操心的難題。邏輯很簡單:佛山製造堅挺,佛山就有了走在前列的底氣和自信。

努力將佛山製造打造成中國製造最高品質——這是新時代佛山的發展之基、興市之道、強市之策,所要走的路線圖是“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場”。

佛山製造的質量時代也從此開啟。

平臺在哪?魯毅和朱偉長考之後推出了“一環創新圈”這一戰略。

長達100公里的佛山一環奠定了佛山作為大城市的框架,是對佛山發展影響最大的基礎工程。自一環建立伊始,佛山歷任主官都接力賽般往佛山一環兩邊“裝”東西。正是這樣的傳遞和疊加,才有了今天的“一環經濟圈”,也構成了“一環創新圈”的邏輯起點。

這是佛山最大的創新載體,也是佛山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之間最有效的對接平臺。“一環創新圈”一旦成型,就是佛山邁入高質量發展時代的宣言和標誌。

在決定興建佛山一環的2004年,佛山市委、市政府推出園區發展戰略,並以改革精神實施“並鎮”“並村”“並校”和“鎮改街”“村改居”,調整和重構城鎮佈局,一批青年幹部從市直機關下派到各個鎮街,佛山迎來了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當年那些興建一環的“功臣”們幾乎全部退休了,但佛山的改革精神不僅不能弱化,而且要表現得更堅決、更智慧、更猛烈。問題很明白:與建設佛山一環相比,打造“一環創新圈”更復雜、更艱鉅、更系統。

改革是關鍵一招。關鍵一招怎麼出?考驗佛山改革勇氣和智慧的時刻又一次到來了。

在佛山深化改革大會和鄉村振興大會召開之前,魯毅到佛山五區調研。與往常主要以看亮點、找特點、打氣鼓勁為主的調研相比,這次下去的重點是擺問題、找差距、敲警鐘、說重話。

魯毅是有的放矢。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是:“一環創新圈”戰略提出之後,有的地方更多是說,而不是幹;在部署推動重大工作事項時,對“一環創新圈”要麼輕描淡寫、要麼有表態沒行動。市、區之間有“一環創新圈”的共識,但尚未形成真正的合力。

在深化改革大會上,魯毅直截了當地指出:佛山改革發展要繼續走在前列,首先思想必須走在前列。當下佛山改革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幹部的思想觀念問題。有的黨員幹部改革意識弱化,缺乏進取精神,小富即安、小成即滿,安於現狀,缺乏危機感和憂患意識;有的眼界不寬、境界不高,缺乏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有的習慣於老套路、老辦法、老經驗,難以擺脫傳統發展思維定勢;有的作風漂浮、急功近利,缺乏敢於擔當、真抓實幹的精氣神等等。

這些話是很重的。

和“一環創新圈”一樣緊迫的是鄉村振興,後者也許更急。

佛山的農村集體經濟近千億,這樣的“體量”在全國是排名靠前的。星羅棋佈的村級工業園既是輝煌的成就,也是驚人的包袱。

佛山全市有村級工業園區1088個,總面積207平方公里,佔全市工業用地面積的80%,產出卻僅為全市總量的20%,且高消耗、高汙染、低水平、低效益的現象嚴重。

農村是佛山環境壓力最重、問題最多、質量最差、群眾最不滿意的區域。佛山的農村問題為何這麼嚴重?佛山市委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鄉村治理的體制機制出問題了:一是部分農村基層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二是出現村委(居委)政府化;三是基層幹部隊伍存在老化、固化現象,導致思維和行動的僵化。這是近年來佛山對農村問題發現最深、分析最透、措辭最嚴厲的。

怎麼辦?佛山出臺的舉措中有三個很大的亮點:其一是以問題為導向,跳出農村看農村,把鄉村振興作為事關改革發展全局的系統工程去認識去推進。鄉村振興道路上,短板也是潛力,差距也是機遇,補短板、縮差距的過程,也是推進經濟由高速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過程。這是佛山鄉村振興的態度;其二是以抓組織振興、生態振興兩條主線,統領帶動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的落實。這是佛山鄉村振興的邏輯;其三把選優配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作為首要任務,深入實施“頭雁”工程,選好、用好、管好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一個極富改革精神的舉措是:在全國率先探索建立農村基層幹部職業制度,試行農村基層黨組織幹部交流機制。這是佛山鄉村振興的關鍵。

流水不腐。制度設計最緊要。

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而深化。從“一環創新圈”的建設到鄉村振興,本身就是一種改革。

佛山這次推出的改革有三個關鍵詞:強市、活區、實鎮,每一個關鍵詞背後都有一個長長的清單。最近10多年,佛山給人印象最深的城市革命當屬建設一環和城市升級,兩者既是重大工程,也是重大改革。它們留下的寶貴啟示是:改革要精準發力、要聚焦突破;改革不能空喊口號,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

改革很複雜,改革也很簡單。改革說到底就是三個問題: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什麼辦法管用就用什麼辦法、什麼人能解決問題就用什麼人。

改革也需要速度。佛山,需要再來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作者系資深媒體人、著名時事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