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田談選篆與用篆

李剛田談選篆與用篆

李剛田,號司工,室名寬齋、石魚齋。中國當代著名書法家、篆刻家。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篆刻委員會副主任,西泠印社副社長,《中國書法》雜誌主編,河南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

章法安排,一要自然妥帖,二要醒目動人,二者是相互對立的,但又是統一的。醒目動人並非招搖過市,自然妥帖並非平庸無神。清人徐堅說:“章法如名將佈陣,首尾相應,奇正相生,起伏向背,各隨字勢,錯綜離合,回互偃仰,不假造作,天然成妙。若必刪繁就簡,取巧逞妍,則必有臃腫渙散,拘牽侷促之病矣。”這段話說明既要匠心獨運,又要順乎自然。印面如能順乎自然之勢又得神采動人,作者如能匠心獨運又若不經意,此古人所謂“須老手乘以高情”方可得之。

章法安排有賴篆法,用篆之法不過選擇和變化兩個方面,然而因印面制宜恰到好處地選取篆書必須見識廣、胸貯千萬,才能俯拾即是,遊刃有餘;變化篆書則必須深通篆法,才能“增損不失六誼”,又須深明分合變化的藝術規律,才能變得有根據,變得有意味。

先舉幾方選篆而得勢的印例:

李剛田談選篆與用篆

齊白石“一代精神屬花草”,印面第一眼看去,是右上和左下留空的呼應,在大章法上比較醒目。就每個字的篆法分析,“一代精神”四個字屬一般順乎自然的篆法,而“屬花”兩個字選用了較繁結構的篆法,“草”字選用了《說文》正篆,是結構簡的篆法,通過對篆法繁簡不同的選擇取用,形成印面疏密的呼應關係,避開了章法上可能出現的平庸局面,並能做到自然無安排痕跡。試如“草”字選用隸化後通用的較繁字形,則印面左下必滯塞,全印會失色許多。齊白石的另一方印“淡容軒”,其中“淡容”二字使用一般常用的篆法,而“軒”採用了金文結構漢篆化以取其繁,如是使印面形成了左右茂密中線空靈,使章法具有虛實的節奏變化。如“軒”字取用一般篆法使印中該字的“車”部簡化,則印面左邊之茂密會減弱,造成章法上右重左輕的局面。齊白石用篆根據不同的作品當繁則繁,當簡則簡,而且印面上並無刻意痕跡。再舉沙曼翁的“黔首之一”,本是集秦詔版篆的四個字,但在秦詔版之中,“歉疑者皆明一之”的“一”,其意為統一,當用“壹”的篆法,而沙曼翁印中“黔首之一”的“一”,是指數字,當篆作“一”而不可用“壹”,此是就古文字學意義上的用字而言,如就印面藝術形式而論,用了“壹”的篆法形成“黔、壹”二字的呼應和“首、之”二字的對角呼應關係,印面上富於疏密大小的變化節奏。如用“一”的篆法,印面將會鬆懈,於是作者作出了立足藝術立場的選擇。筆者的一方印例“委懷在琴書”,第一眼的感覺,印面中上部的留空十分醒目,形成具有強烈疏密對比的章法,得力於入印篆法的選用。“在”字選用了金文結構以求其簡,從而造成印心留空,“書”字用了小篆結構未用省改後的漢印篆法結構,以求其繁,這樣使印面形成如前舉齊白石刻“淡容軒”章法上同樣的虛實節奏感。這種印面中上部留空的章法多見於古璽印之中,借來入漢,亦無不可。

再舉一組篆法上屈曲增損的印例:

李剛田談選篆與用篆

李剛田談選篆與用篆

先看徐三庚“長生”,按此印中作者取用的刀法及線條的形式,如正常用篆當成一方滿白文的印,而作者將“生”字省去橫畫右端向上彎起的一豎,近於楷書之形,印面中上部留出一塊空地,使人有豁然開朗之感,章法上比滿白文要醒目許多,此為減筆得勢之法。李尹桑所刻“楚白印信”,“楚”字用簡化之法,省去了許多筆畫,但並無礙辨識,與“信”字略成呼應,“白”字用了繁化之法,上部屈曲繁複,以求與“印”之呼應,此變使印面富於條理,又自然無著意痕跡。錢松所刻“楊石頭藏真”一方,“石”字“口”部迴繞繁化就有點畫蛇添足了,如用正常篆法,將“口”部上提留出印面中心空透之處,成為印中之眼,而作者偏偏追求印面均滿滯塞,此正如曹子建所說:“蘭馨香,人之所嗜,而海畔有逐臭之夫者也。”再舉筆者所刻“趙正之印”,印文到手,較難籌措,於是增加“之印”二字,以求印面豐富。為了突出“之”字的大塊空處,將“正”字屈曲填滿,又將“印”字排疊填滿,如此,印面虛實輕重對比十分鮮明,而篆法雖作了有意繁化,仍能平直不失漢法,未有忸怩作態之感。

選篆之法、增損之法為常法,然而在創作中,面對不同的印文及不同的印面形式,不同的作者會選用不同的技法,此時選篆和用篆會千變萬化,此又謂之變法。


李剛田作品欣賞

李剛田談選篆與用篆

李剛田談選篆與用篆

李剛田談選篆與用篆

李剛田談選篆與用篆

李剛田談選篆與用篆

李剛田談選篆與用篆

李剛田談選篆與用篆

李剛田談選篆與用篆

李剛田談選篆與用篆

李剛田談選篆與用篆

李剛田談選篆與用篆

李剛田談選篆與用篆

各位書友您認為呢?

歡迎到文章最後面留言板留言表達您的觀點哦!

為全國書畫家發佈展覽、作品宣傳信息,更多知識信息請關注我們交流學習!

為書畫家提供交流學習平臺,為收藏者打造專業的拍賣平臺;

字畫收藏、參加拍賣、交流合作請看作者名字發私信給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