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茯茶史話|採購地安化,加工地涇陽,銷售地蘭州

李剛:茯茶史話|採購地安化,加工地涇陽,銷售地蘭州

封面圖:涇陽茯茶小鎮的水墨剪影



茯茶作為西北少數民族地區長期的生活必需品,活躍在歷史的舞臺長達六百年之久。本文從茯茶的原材料採購、加工和銷售三個方面分析茯茶發展的歷史足跡。並探討當年陝西商人經營茯茶成功的營銷經驗及其現實意義。


李剛:茯茶史話|採購地安化,加工地涇陽,銷售地蘭州

圖:涇陽茯磚茶,特點是有金花。




我國西北地區農牧交錯的經濟結構,使民眾的生活有“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痛”、“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之說。而茯茶以其獨特的作用和功效,幾百年來一直成為這些地區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被當地人民譽為“中國古絲綢之路上神秘之茶”、“西北少數民族生命之茶”。


李剛:茯茶史話|採購地安化,加工地涇陽,銷售地蘭州

圖:顯微鏡下的茯茶金花,學名冠突散囊菌。



茯茶的出現,約在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採用湖南安化黑茶為原料,手工壓制,粗枝茶葉運送到陝西涇陽壓制成茶磚,稱“涇陽青磚”。茯茶早期稱為“湖茶”,因在伏天加工,故又稱“伏茶”。以其藥效似土茯苓,就由“伏茶”美稱為“茯茶”或“福茶”。由於系用官引製造,清代前期須在蘭州府繳納三成至五成磚茶作為稅金,交給官府銷售,又叫“官茶”、“府茶”。其餘的磚茶由茶商按照政府指定的區域銷售,故稱為“附茶”。


李剛:茯茶史話|採購地安化,加工地涇陽,銷售地蘭州

圖:以茶易馬是中原政府的基本國策,首起於唐,興盛於宋,繁榮於明,止於清。




一.茯茶採購地——安化。


明史《食貨志》載,萬曆年間,“中茶易馬,惟漢中、保守,而湖南產茶,甚直賤,商人率越境私販,中漢中,保守者,僅一二十引。茶戶欲力本課,輒私販出邊,番族利私茶之賤,因不肯納馬。”二十三年,御史李楠請禁湖茶,言:“湖茶行,茶法、馬政兩弊,宜令巡查御史召商給引,原報漢、興、保、□者,準中。越境下湖南者,禁止”。既而御史徐僑言:“漢、川茶少而值高,湖南茶行之引,無妨漢中,漢茶味甘而薄,湖茶味苦,於酥酪為宜,亦利番也。但宜立法嚴核,以遏假茶。”“戶部折衷其議,以漢茶為主,湖茶佐之。各商中引,先給漢、川畢,乃給湖南。如漢引不足則補以湖引,報可。”[1]從此,湖茶正式走向了西北市場,並長達三百年之久。


李剛:茯茶史話|採購地安化,加工地涇陽,銷售地蘭州

圖:四川茶馬司嘉定戊寅歲銀條




1.關於茶商領引。

明代政府在陝西實行“茶馬交易”的特殊經濟政策,設置了專門的管理機構——茶馬司,以管理茶馬互市。洪武年間:“制金牌信符,命曹國公李景隆賚入番,與諸番要約,篆文上曰:‘皇帝聖旨’,左曰:‘合當差發’,右曰:‘不信者斬’。”[2]清代沿襲明朝的茶法。以篦(10斤)為單位,上馬匹給茶12篦,中馬匹9篦,下馬匹7篦。由政府在五茶馬司(西寧司、洮州司、河州司、莊浪司和甘州司)內發行茶引。順治三年(1650年)共發行茶引130餘道。茶商從官府領取茶引後,交納部分稅銀前往產茶區採購茶葉。因湖茶“多而值下”,又因“茶色濃味重”[3]受少廣大少數民族的喜愛。所以陝西茶商多到湖南安化採購茶葉。安化“茶業日興,陝甘兩省茶商領引來安採辦者甚多”[4]。

李剛:茯茶史話|採購地安化,加工地涇陽,銷售地蘭州


2. 關於建立分號和茶葉採購

陝西茶商在路途遙遠的湖南採購黑茶,需要的人力、財力成本都很高。所以大部分商號在湖南產茶區建立分號,也有個別派專人住茶棧採購的。有資料這樣記載“客幫來湘製茶的以閩商為早,宋元時代已有蹤跡,次之為陝西山西兩幫,但西幫紀律之整肅,資本之雄厚,與組織之嚴密,其勢亦不可漠視”[5]。民國時期王恩浩先生在其《安化茶葉調查》中對這一組織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安化茶號之組織,分大莊及仔莊兩部分,大莊製茶兼收買毛茶,仔莊系臨時組織,專收購毛茶,毛茶買妥即結束矣”[6],這裡所言的“仔莊”就是總號在安化開設的採茶分號,內部人員結構為:莊客兼審茶者一人,司賬一人,司秤一人和若干買茶人。最盛時採茶分號有二百餘家,並在黃沙坪建有“陝晉茶商會館”,足見其規模和組織性。

李剛:茯茶史話|採購地安化,加工地涇陽,銷售地蘭州


茶葉有很強的時令性,在芒種上市的稱為“頭茶”,夏至以後上市的為“子葉”。收茶的時間一般是茶莊貼出收買茶葉的招貼後,茶戶以布袋挑毛茶於各號,先以大盤取茶樣查看,後言價過秤。茶莊收茶後要僱當地的女工進行粗揀,然後蒸軟裝包,每包正茶100斤,另有附茶25斤,以此補償沿途運輸的損失,這就是“副茶”的由來。

這種在原材料產地建立分號的經營方式是陝西商人創造的“駐中間,拴兩頭”的經營管理模式。“駐中間”是指商號在茯茶的加工地涇陽建立總號,總領各地的茶葉產銷事宜。“拴兩頭”是指一頭在原料產地設茶莊收購茶葉,一頭在銷售地設茶莊銷售茶葉產品。如涇陽安吳堡吳家經營的“裕興重”茶莊,在安化設有收購毛茶的分號,在蘭州有銷售茶葉的分號。這種經營方式不僅節約了人力、物力成本,更是有利於商人及時掌握原料的信息,採購低價的毛茶,也可以及時收到銷售地的信息,使得商家做出銷售決策。


李剛:茯茶史話|採購地安化,加工地涇陽,銷售地蘭州

圖,歷史上茯磚茶是邊疆人民不可缺少的生命茶




3. 茶葉原料的運輸

明清時期陝西商人到湖南採購茶葉原料,主要是通過便利的水路交通。茶商在所乘的車、船上懸“奉旨採茶”的龍旗,以防官差騷擾。其路線是從湖南黑茶的主要產區資江流域上船,經資江、洞庭湖進入長江,然後入漢江,沿漢江到漢中,到達漢中後僱騾馬馱運,經由穿越秦嶺的孔道:陳倉道(又稱嘉陵道)、褒斜道(又稱金牛道)、子午道進入秦嶺以北的涇陽加工地。平時商客在三四月份到湖南採買,到十二月才能運至涇陽,慢的則要到第二年的二三月才能到達。

李剛:茯茶史話|採購地安化,加工地涇陽,銷售地蘭州

圖:在挖掘恢復涇陽茯磚茶製茶工藝過程中,涇陽八老功勳卓著。



二.茯茶加工地——涇陽


1. 涇陽成為茯茶加工地的原因。

陝西涇陽縣在建國前600餘年間一直為茯茶的唯一加工地,其所產“涇陽青磚”以其獨特的品質和口感深受少數民族群眾的喜愛,並長期壟斷著邊銷茶市場。涇陽能夠成為西北茶務中心和湖茶烘製的唯一加工地,是因其獨特的自然和技術條件。一是涇陽的水。“所用水為井水,味鹹,雖不能做飲料,而炒茶則特殊,昔經多人移地實驗皆不成功,故今仍在涇陽。[7]”二是陝西人從唐代以來就已經掌握了緊壓茶的烘製和壓磚技術。三是關中地區的氣候,明清在關中流傳有茯茶“三不能制之說”即:“離了涇河水不能制,離了關中氣候不能制,離了陝西人的技術不能制”。明清時期,政府的政策導向也使其成為茶葉聚集地原因之一。加之涇陽的地理位置優勢“政繁而道衝”[8],居於甘陝交通要道,溯河而上可達涇州、平涼,至番域。

李剛:茯茶史話|採購地安化,加工地涇陽,銷售地蘭州

圖:茯茶加工的傳統器具。




2.茯茶的加工工序。

湖茶運至涇陽只是原料茶,須在茶點(茶場)經過當地人叫做“簸”、“雜”、“吊”、“鍋”、“裝”的烘製過程。所謂“簸”就是將茶葉切碎、篩過,除去塵土和其他雜質。第二道工序是“吊”,就是用秤分成每封五斤四兩。第三道工序是“鍋”,就是炒茶。炒時陸續在茶葉中注入用茶梗、茶籽熬成的水。這道工序需要較高的技術水平,炒時不能過幹也不能過溼,以柔潤合宜為度。第四道工序叫做“裝”,是磚茶成敗的關鍵,所以需要很高的技術。就是將茶製成磚形,裝成封子,每封五斤四兩(老秤)。最後一道工序是“雜”。雜包括很多方面的零碎手續,首先是將茶從上到底部穿一個孔,便於通風。其次是在茶磚封皮上印上招牌、名稱、重量。而這時封皮內的茶葉還是溼潤的,先在樓上擺成單層(茶店專用於製茶的樓層),晾曬兩三天,之後將茶磚壘成三至四層,壘時還要注意通風。一星期後,底面倒翻一次,隔半月後再倒翻一次,至茶磚幹後全數堆起,製造過程結束。[9]最後就是“發花”。初時呈現白綠色,一星期後,變成黃色。茶磚以黃色為最佳。茯茶之所以幾百年來一直受到邊疆少數民族的喜愛,就在於其消食、暖胃等功能和獨特的“金花”成分。所謂“金花”,就是在加工中通過發花,專門在黑茶的磚塊中培養一種叫做“冠突散囊菌”,俗稱“金花”。本來味苦的湖茶經過加工後茶味變得醇厚,清純不粗、口感強勁。

3. 茶商商號簡介。

涇陽作為湖茶烘製中心和陝甘茶葉的集散地,到清中葉經營茶葉製造的規模相當大,“官茶進關運至茶點,另行檢做轉運而行,撿茶之人亦有萬餘人,各行店背廂負貨,閒人亦多至數千”[10],經營茶葉的茶店、茶號“甘引者54家,陝引者32家,共86家”幾百年來,國課民食,獲利無窮。主要的商號有資本額二萬元的裕興隆,經理人為鄧監堂;資本額一萬六千元的積成店;擁有資本額一萬五千元的昶勝店;資本額為一萬元的協信昌;天泰全,資本額一萬元;福茂盛,資本額為一萬元;祥盛永,資本額為一萬元;天泰運,資本額是五千元等等。[11]

4. 茯茶的運輸。

茯茶在涇陽製成後,水路並進運往蘭州。水路是由涇河裝船運至彬縣,經長武平涼西至蘭州;陸路是用馬車和駱駝運輸,經長武、涇州、平涼、定西等至蘭州、鞏昌入庫,然後憑票提茶,自由貿易。銷往西北各少數民族聚居區,甚至西亞、俄羅斯牧區。尤其是當清政府准許嘉峪關為通商據點後,茶葉源源不斷的輸往俄國。據記載,當時俄國所需磚茶,佔俄國總需求量的三分之一。[12]


李剛:茯茶史話|採購地安化,加工地涇陽,銷售地蘭州

圖:涇陽茯磚茶銷售路線示意圖



三.茯茶銷售地——蘭州。


1. 茶商的銷售分號和茯茶的銷售。

以著名商號馬合盛為例,其經營茶葉的具體步驟是:茶號總櫃先向政府請領茶引,辦理茶票,交納部分稅銀,備案後持引票往茶區購茶。由於交通不便,必須在早春起程去湖南,向茶農收購低價的茶葉,再用篦簍包裝後上船,經資水到益陽,由益陽經洞庭湖入長江達漢口。後至龍駒寨,再由車拉或是馬馱到涇陽。在涇陽加工成茯茶後,印上“大引商人馬合盛”字樣,用騾、馬、駱駝運至蘭州,入山字石官茶庫,補交剩餘稅額後引銷各商號,由商號出售到各地。

涇陽的茯茶一路顛簸運到蘭州後,全部入鞏昌的茶庫,補交完成剩餘的稅額後,就可以憑引銷售茶葉了。在銷售時,各茶號都不設門市部,不作零售。清末時期,一封茯茶售價約為銀一兩二、三錢。銷往少數民族地區的茯茶批發給經營毛皮、牲畜的商人和畜戶,由這些人將茶葉運到少數民族地區,再換取牛、羊、馬匹和皮毛。銷往其他地區的茯茶,則批發給當地的其他商店。這樣茯茶就遍佈西北的各個地區,甚至走出了國門,成為俄羅斯居民的主要消費品。

2. 茶商的組織。

當時在蘭州的茶商組織稱為茶櫃。並分成東、西二櫃。東櫃的商人是陝西、山西和甘肅的漢民,西櫃的商人則全部是回民。按照當時的規矩,每一個茶櫃要有一個“總商”。“總商”推舉出來後需要報官登記,一般三年一任,可以連任。本櫃的商人稱其為“總商老爺”,其掌管審核散商的姓名、地址、保結的虛實,然後造冊領票,並繳納稅款。這一規矩不僅有利於保護茶商的利益,還有利於政府的稅收收入。


李剛:茯茶史話|採購地安化,加工地涇陽,銷售地蘭州

圖:沒有左宗棠,就沒有湖南茶的今天。



四.左宗棠與茯茶。


咸豐同治年間,陝甘爆發的回民抗清起義和太平天國起義,西北地區的茶葉貿易受到很大影響。茯茶的原材料地與陝甘地區道路受阻,“茶引”出現無人承領的現象。

在這種情況下,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陝甘總督左宗棠在結束西北軍務後,著手整頓陝甘茶務。主要措施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下令“豁免積欠課銀,停止應徵雜課”[13]。消除了茶商顧慮,大大調動了各地商人從事茶業運銷的積極性。許多其它行業的商人也紛紛轉營茶葉。

第二,恢復東西二櫃經營,同時另組新櫃。組建的新櫃稱為南櫃,由左家鄉的湖南茶商組成。

第三,改引為票,嚴格稅制。在茶務整頓之前,茶商靠“茶引”購茶,一引80斤,茶商可以不拘數額,隨意領取,有些多達百引。缺乏嚴格的管理,偷漏稅課的現象不斷出現。左宗棠針對這一問題,改“引”為“票”。規定一票為50引,約合5000斤。承領的商人至少要領一票,且必須在陝甘一代有房屋產做擔保,還要有同行三家連環擔保。每票徵稅銀258兩,初交100兩,茶入庫後再交158兩。[14]

第四,鼓勵茶商運銷,與外商爭利。針對外國商人在各口岸購銷茶葉的現象,左宗棠與湖南政府協商,規定湖南官府對於領有陝甘茶票的茶商只徵收兩成稅金,其餘八成由陝甘總督府補貼,以此激發茶商的積極性。

經過左宗棠的整頓,西北茶葉市場又恢復了昔日的繁榮。久負盛名的茯茶又一次出現在了西北的茶葉市場上。不僅增加了陝甘的經濟,也帶動了湖南茶區的經濟發展。

可惜的是,這樣繁榮的景象僅僅維持了60餘年,隨著中國政治格局的不斷改變和社會的動盪,茯茶市場也就漸漸走向了衰落。


李剛:茯茶史話|採購地安化,加工地涇陽,銷售地蘭州

圖:涇陽陝商博物館中當地有名的商號



五.著名字號介紹。


馬合盛 由山西移居陝西,明代中期在陝西建茶葉加工廠加工茯茶。清初遷甘肅,總棧茶店設蘭州,在涇陽有製茶分號。由於馬合盛的茯茶質量好,葉多、梗少、味美,又因其講究商風,使得“老馬家茯茶”很受甘肅、寧夏、內蒙等地的居民的喜愛,在西北享受盛名。為方便經營,他在家鄉大量飼養駱駝,僅運茶的白駱駝就達三百峰之多。庚子年間慈禧攜光緒逃亡來陝,他們的幾百頭駱駝參與轉運官米,被慈禧誇獎為“真不愧為一個大引商人”。從此以“大引商馬合盛”自居。


李剛:茯茶史話|採購地安化,加工地涇陽,銷售地蘭州

圖:裕興重老字號




裕興重 東家是涇陽安樂吳家,曾在四川、淮南經營鹽業,在西北營運茶業。庚子年間慈禧西逃陝西,捐銀五十萬兩,慈禧封吳家的管事之人為一品夫人,人稱“安吳寡婦”,其堂號曰“吳式儀堂”。裕興隆在涇陽設總號,在安化、蘭州有分號。經營作風是穩紮穩打,注重質量,長期與馬合盛齊名。[15]

魁泰通 創於何時已不可考,只知東家是陝西回民畢家。畢家無後,要了一個姓鎖的外孫起名畢務本,繼承家業。由於資金少,與天泰運、裕亨昌合夥經營十幾年後才興盛起來。在涇陽生產[16]的磚茶“天泰”牌成為西北的名牌,最為蒙人信任。後進行獨立經營,在河州開設“魁泰和”,在涇陽也有分號,成為當地富戶。

李剛:茯茶史話|採購地安化,加工地涇陽,銷售地蘭州

圖:民國時期陝西關中一個普通的茶館。




六. 茯茶銷售的歷史啟示。


伴隨著“茶馬互市”的茯茶貿易,從安化的採購,到涇陽的加工再到蘭州的銷售,不僅增加了歷代政府的馬匹和財政收入,還促進了中央政府與少數民族間的管理,鞏固了邊防。同時,茯茶的銷售也促進了西部社會經濟的發展,一方面有利於西北地區畜牧業的發展,還有利於推動南方茶葉的種植,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當時商品經濟的發展。 茯茶的產、供、銷之路更使得絲綢之路重放異彩,促進了內地與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聯繫與交流,也有利於我國與西亞等地的經濟貿易。

在清代“茶馬互市”漸漸消失,使得茯茶貿易更商品化。陝西商人發揮其聰明才智,創造和積累了大量的經營經驗,對今天仍有借鑑作用。

一是用名人效應打造名牌產品。經營茶葉的商號不計其數,誰能迎合民眾的購買需求,誰就獲得了市場。茶商馬合盛是成功的例證。慈禧的一句“真不愧為一個大引商人”,他便利用其慈禧太后巨大的名人效應和當時人們的皇權思想,借風揚幡,在茯茶封面印上“大引商人馬合盛”的字樣,不同於一般茶商在其產品上只印“官商”二字。使得馬合盛在民眾中樹立了良好的信譽,增加了產品銷量。

二是“駐中間,拴兩頭”的經營模式。商品經濟最重要的是對於信息的掌握。“駐中間,拴兩頭”的經營模式,可以使得陝西茶商快速獲得商品信息。從原材料的採購到產品的銷售都能及時獲得市場信息,做到及時應對。節約生產成本的同時達到獲利的效果。

三是靈活的採購方式。茶葉的時令性很強,使得其供應集中,但需求不斷。陝西茶商運用“避其鋒芒,出其不備”的避實擊虛經營手法,取得了經營的主動性。在領到引票後,如果進山採購的人多,產地茶葉價格必然上漲,他們便少買或不買。在茶葉銷售上他們也講究“貴極反賤,賤極則復貴”的方式。如裕興重“有一時期茶價暴跌,別家都賠累不堪,裕興重二年多淨吃淨坐沒有賣過一封茶。到後來茶價猛漲,大獲其利”。

四是用質量保品牌。如馬合盛字號,專營茯茶,不事別業。業務發達後,不求數量的增多,不增加票數,一直保持了原有的質量水平。並嚴格要求店員按照規則辦事,買茶必須在春天,收購產於高山的頭茶七八成,子茶不過兩三成。在涇陽製茶也必須在春秋季節,製作是從不摻雜次茶。所以在民眾中的口碑很好,儘管價格略高於其他字號的茯茶,仍然暢銷不滯。商品經濟的時代,創建品牌容易,保持品牌更難,陝商在這方面闖出了經驗。

李剛:茯茶史話|採購地安化,加工地涇陽,銷售地蘭州



李剛:茯茶史話|採購地安化,加工地涇陽,銷售地蘭州

李剛教授


李剛教授西北大學社會科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北大學陝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從事陝西商幫史、陝西經濟史以及西北市場史研究。李剛教授從事陝商研究30年,30年裡共寫作出版了17本陝商研究叢書,其中《陝西商幫史》一書和《徽商研究》、《晉商興衰史》一併被稱為中國學界商幫研究的三大代表作之一。


李剛:茯茶史話|採購地安化,加工地涇陽,銷售地蘭州

這是一本特別的#詩詞# 書。詩詞是一扇門戶,穿過這道門,可以看到茶背後的人,以及人的精神。茶、器、人三者構架了一個地方的茶文化。最重要的,它古為今用,能給今人以資源,能給今人以力量,能給今人以自信,幫助今人找到精神支柱和發展之魂。茶始於翠山,人類也是,陝茶僅是一個座標和立場。《始翠山,詩詞發現陝茶之美》,點擊左下”瞭解更多“查看詳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