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受害者:我一次也沒有恨過美國人

1945年,“小男孩”奪走數十萬人命

1945年8月6日上午8點15分,名為“小男孩”的原子彈在廣島上空爆炸,攝氏上千度的高溫瞬間奪走數十萬人命。一名倖存者回憶到,當時年幼的她在住家附近找到母親焦黑的遺體,才伸手輕輕一碰,母親就裂解為黑色的粉塵,隨風而去。

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受害者:我一次也沒有恨過美國人

來不及感覺到痛就死去,或許算是幸福了。原子彈爆炸之後天空降下黑雨,人們哭喊著:“請給我水!”,卻在飲用被輻射汙染的黑水以後痛苦而死,或長出怪異的腫瘤。

因為原爆而罹患白血病,她用1000只紙鶴祈禱能活下去

即使走過這樣的地獄、活了下來,原子彈的夢魘還沒過去。原子彈爆炸倖存者之一,佐佐木禎子,在原爆時才2歲,距離爆炸中心1.7公里,10年後被醫生告知得了白血病、最多隻能再活1年。

禎子想要活下去,她想起了折1000只紙鶴就能實現願望的傳說。當時日本還處於戰後的物資貧乏,禎子買不起色紙,只好將包藥的玻璃紙做成小小的紙鶴。在夏天的尾聲,禎子終於折出了1000只,但秋天來臨後,病魔還是帶走了禎子。

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受害者:我一次也沒有恨過美國人

禎子的同學募資建造了“原爆之子”紀念塑像,不只是紀念禎子,也紀念那些因原子彈爆炸得病帶走的孩子們。

原爆受害者與杜魯門之孫,由紙鶴串起的友誼

原子彈的噩夢糾纏廣島人數十年,他們恨美國人嗎?禎子的哥哥,佐佐木雅弘,與其他被爆者,或許可以回答這個答案。

杜魯門之孫丹尼爾,和兒子一起讀了佐佐木禎子的故事後被她的求生意志深深感動,也開始反思祖父當年投下原子彈的決定,並在接受採訪時提起禎子。之後佐佐木雅弘聯絡上他,希望他有朝一日能造訪廣島。

在禎子過世以後,她的家人並沒有獨佔她的遺物。2010年,佐佐木雅弘將最後僅存的5只紙鶴分送到世界各地的和平紀念設施,第一個收到紙鶴的正是美國911事件紀念館。當丹尼爾看到這隻紙鶴,也下定決心造訪那個曾被祖父傷害過的城市。

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受害者:我一次也沒有恨過美國人

2012年,丹尼爾懷著被痛罵的覺悟來到廣島,迎接他的卻是市民們盛大的歡迎。根據報導,雅弘曾說過:“日本人提起廣島時,美國人也會提起珍珠港事變,他們憎恨著彼此;但是,我和丹尼爾共同的心願是人類能克服這一段過去。”

2015年4月,76歲的被爆者山下泰昭,在紐約的演講說:“戰爭這種事,雙方都各有各的理由,我一次也沒有恨過美國人。”

原子彈是必要之惡?它是必定要消失的惡

許多美國人認為,原子彈是快速終結戰爭、避免更多生命犧牲的必要之惡,並提出精確的數據佐證這個論點。然而,被原子彈拯救的生命,真的比被原子彈奪走的生命寶貴嗎?任何人都沒有權力這麼說。

日本廣島原子彈爆炸的受害者:我一次也沒有恨過美國人

“我試著不再去思考投下原子彈的決定到底是正確還是錯誤的,在戰爭中不會有正確的事……我的目標是傾聽那些受害者的聲音,並盡我一切的努力保證不再讓悲劇發生,讓核武器永遠從世界上消失。”

丹尼爾與佐佐木雅弘,一個是決定丟下原子彈者的孫子,一個是原爆受害者的兄長,他們會繼續一起為了不再有核武器與戰爭的世界而努力。唯有永不遺忘,才能避免悲劇再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